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心健康胜过日进斗金


  养性之道……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有中和,能中和者久必寿也。

  ——摘自南梁-陶弘景《养生延寿录》

  踏入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仍在人们眼前挥之不去,郁闷、感伤、情绪低落甚至愁出病来的人越来越多。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引用南梁医家陶弘景《养生延寿录》中的论述提醒诸位:“养性之道……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有中和,能中和者久必寿也。”

  周教授指出,对于眼下深陷危机“风暴”的人群来说,践行“中和养生观”,可令身心受损的亚健康人群逐渐回归和谐,少生气,少忧愁,无病和气胜生财。

  身心健康

  胜过日进斗金

  中庸之道可助调节身心状态

  “许多人都对孔子之孙子思的《中庸》早有所闻,其中颇精髓的一句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过犹不及,这种不偏不倚的儒家哲学思想,强调的是道德层面的修养,而从养生角度来说,中和强调的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身心状态。”周教授说,《内经》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是人身的根本,阴平阳秘就是中和的状态,所以自古以来的有名医家都提倡“中和以养生”,并从饮食起居、身心调节等各方面论述这种“有节、有度”、恰到好处的养生观念。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陶弘景之后又于《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明确地提出了 “中和养生观”,他认为: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仍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上蹿下跳的样子),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固执)于所欲,勿急躁怀忿恨。另外还应“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若能不犯,则可得长生、享高寿。

  无病和气胜生财

  “上述孙思邈所提出的‘莫’和‘少’覆盖面很广。”周教授分析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一做到不易,但应该根据自己的状况对照相关的细节而引以为戒。对于那些曾经于“股海”中日进斗金、如今又被套得“一清二白”,甚至气出一身病的股民来说,要让他们不生气几乎不可能。但许多人不明白,在家庭的资产健康严重受损的同时,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开始出现“负资产”了。

  “因为对曾经拥有、如今看来却是昙花一现的财富无法释怀,不少人气出或愁出病来。”周教授特别提醒这种人,要摆正心态,不妨学一学古人的“中和养生观”, “勿汲汲于所欲”,同时“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或者尽量做到“少欲、少愁、少怒”,尽快调节好自己,先“扳”回一副健康的身心。民谚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青山”就是健康,有了健康才有事业和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可养人亦可杀人
自古名医多长寿,四大名医自用的养生秘籍赶紧收藏!|| 听我给你讲养生
中国古代 6 大神医的养生秘籍,只要学会一个,必定长寿!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医学养生思想探微
陆游、苏轼、陶弘景等:6人“养生小秘诀”,各自有妙招
【道家养生讲座】第六讲 动功——强身健体的各种功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