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astleman病临床病理特征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以病因不明的淋巴结血管滤泡特殊性增生为特点的淋巴结增生性病变,亦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组织学分透明血管型(hyaline-vascular type,HV)、浆细胞型(plasma cell type,PC)及混合型(mixed type)3型。 

         CD可根据临床淋巴结受累区域不同分为单中心型CD(unicentric CD,UCD)和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D,MCD)。UCD是指同一淋巴结区域内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受累;MCD是指有多个淋巴结区域受累(≥2个淋巴结区域,且淋巴结短径≥1cm),常伴发热、体重减轻、贫血、血沉上升、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症状。HV-CD主要表现为单中心型,预后较好;而PC-CD及混合型-CD主要表现为多中心型,预后较差。        

         临床特征:HV-CD者常常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纵隔和颈部好发,直径1.5~16cm,较大者可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症状。PC-CD及混合型-CD者常常伴有MCD中常见的全身症状。血清IL-6升高,部分病例与感染HHV-8有关。

        病理组织学特征:HV-CD:被膜增厚、玻变,淋巴窦消失。滤泡增生,散在分布,套区增宽,生发中心萎缩,可见一套区包绕多个生发中心结构。萎缩的生发中心主要由FDC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生发中心内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玻变。套区小淋巴细胞增宽,可呈“洋葱皮”样改变。滤泡间区可见小血管增生,伴透明变性。可见小血管垂直插入萎缩的生发中心,似“棒棒糖”样改变。淋巴结周围组织血管旁常见纤维化和硬化改变。

         PC-CD:与HV型相似,滤泡间区可见血管透明变,但该特点没有HV型明显,生发中心可见伊红物沉积,滤泡间及副皮质区明显浆细胞浸润。 

图1:低倍镜下见被膜下窦消失,淋巴滤泡增生,套区增生,部分生发中心萎缩。
图2:滤泡间区小血管增生,但血管内皮未见肿胀,血管周围未见异型细胞,生发中心萎缩,可见套细胞洋葱皮样(靶环样)排列。间区细胞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时浆细胞很多,多见于PC,浆细胞往往为多克隆性,偶见轻链或重链限制性表达。

图3:滤泡增生,散在分布,套区增宽,生发中心萎缩,可见一套区包绕多个生发中心结构。

图4:淋巴滤泡套区增生,包绕多个生发中心。

图5:滤泡套区增宽,生发中心萎缩,生发中心内及滤泡间区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玻变。

图6:滤泡间区血管增生明显,可见玻璃样变性,部分生发中心溶解,萎缩,嗜伊红物质沉积,小血管增生,个别插入生发中心。

图7:滤泡套区小淋巴细胞增宽,可呈“洋葱皮”样改变。

图8:滤泡间小血管明显增生,个别插入生发中心,生发中心萎缩,失去极性和星空现象,局部可见靶环样排列的套细胞。

图9:小血管垂直插入萎缩的生发中心,似“棒棒糖”样改变。

        免疫表型:CD增生滤泡免疫表型与反应性滤泡增生相似, CD21与CD35表达增生的FDC网。增生的血管表达CD31、CD34及ERG等血管相关表型。

图10:CD20显示淋巴滤泡数量增多,局部套区增生包绕多个生发中心,部分生发中心萎缩变小。

图11:BCL2显示套区明显增宽,生发中心萎缩。

图12:CD21显示生发中心增多,萎缩,但可见滤泡树突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1.早期AITL :滤泡间区增生的血管旁常可见异型透亮的细胞簇,这些异型细胞具有CD10、CXCl-13、PD-1等TFH表型。检测EBER,可见感染了EBV的B免疫母细胞。

        2.HL:滤泡间区可见散在大的异型的“RS”样细胞,Castleman偶见RS样细胞,但HL表达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

        3.FL:免疫表型可以鉴别,肿瘤性滤泡往往增生,可以融合,没有小血管增生及背景复杂细胞的改变,且弥漫一致表达CD20、CD10、Bcl-2等标记。

          4.套区生长模式的MCL:有其特殊的免疫表型,套区肿瘤细胞表达CD5、CyclinD1、CD20。

         5.免疫性相关疾病:类风湿关节炎(RA)和HIV感染。

         治疗与预后:应个体化治疗, 单中心型CD往往预后比较好,手术切除一般可治愈,多中心型往往需要治疗,siltuximab(IL-6 拮抗剂)或者  Tocilizumab (TNF拮抗剂)作为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与上述单抗联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并防止抗IL-6单抗的发生,非重症可低剂量强的松与以上单抗维持4-8周后逐步减量。利妥昔单抗也可供选择,尤其对于抗IL-6单抗治疗无效的患者,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剂。重症患者一线单抗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并维持生命体征,也可联合化疗方案类似于淋巴瘤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解析】病例读片(四)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s disease,CD)
Castleman病
看文献学“反应性淋巴结病变的诊断方法”(一)
揭秘:竟然是Castleman病!字数2500
[深度剖析]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