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月苏中自驾游(二)镇江三山之焦山
七哥
4小时前
阅读 46
关注
来自话题
#江南好风光
1.0万篇

焦山是国家5A级景区,是镇江三山名胜之一,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的一座四面环水的可供旅游的岛屿,山高70余米,周长2千余米,岛屿碧波环抱,岛上树林葱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苑如碧玉浮江。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称,被誉为“江中浮玉”。东汉末年焦光隐居在此,汉献帝曾三次下诏书请他出山做官,但他不愿和腐败朝廷同流合污,拒不应召,他在山上采药练丹,治病救人,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而改樵山为焦山。

在景区入口处远眺焦山万彿塔

从长江边上与焦山对峙的象山脚下的摆渡过江,不到五分钟就可踏上绿色的小岛~焦山。

码头广场

船到焦山码头,上岸即见石牌坊,一对石狮子镇守大门。坊额四个金色大字“焦山胜景”,系茗山法师所书。两旁两副楹联“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江音尽是广长舌;天色月光色塔色云树色山色无非清净身”和“云影山光天接地,风平浪静月沉江”也是茗山法师题写,楹联蕴含佛理禅机。

石牌坊后是一座照壁,上书“庄严国土”四个大字,这在佛教寺院是常见的。此“国土”是净土、净域之意,强调的是内心的净土。

“庄严国土”照壁两边是“吉祥”、和“如意”两座拱桥。过桥是山门殿,上有“定慧寺”匾,茗山法师题写。

定慧寺山门悬挂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是清代巴州人廖伦撰写。

定慧寺原名普济寺,宋朝时称普济禅院,元代改称焦山寺,清康熙皇帝南巡来焦山时,将寺改名为“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

定慧寺始建于东汉献帝兴平年(194),距今1800余年,是全国著名的寺庙之一。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宝寂和鉴真大师的弟子神岜在此创建了大雄宝殿和佛堂;宋代佛印、枯木、无门等高僧先后扩建了寺庙,谈禅说法,研讨佛事,使其声名大振;明清以来经历代主持的不断修茸形成了“一寺十三房”的大丛林和“禅净双修”的宗风;现今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有不少曾求学于此。

“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中对焦山定慧寺景观特点的描述。

寺内立有两亭,一是纪念焦光的焦公亭,楹联为:焦公隐居三诏不起,静老追远千里而来。

二是纪念定慧寺长老茗山法师的茗山亭,楹联为:积德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寺内大院内钟楼鼓楼分列两旁

“三诏坊”牌额和两边楹联“一心用功高卧山中修道业,三诏不起隐居洞里学无为”均为茗山法师所题,不用说是纪念焦光的。

后面的大殿是“财宝天王殿”,财宝天王就是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之一。

从寺院外向前观,呈现出一幅自然的山水画卷。

定慧寺银杏树

银杏树已经825年了

景区内连绵亭台立于桥上,座座拱桥横跨水间,清山绿水,亭台楼阁,置身于此,真是人如游在画中。

园内小桥流水,画舫穿梭;岸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处处春意盎然……

岛内公园是一座庞大的水上乐园,这里在郁郁葱葱的丰富植被,有鳞次栉比的古典建筑,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幽雅意境。

康熙皇帝南巡时的游船悠然而过……

阳光下的紫膝花开得绚丽灿烂

鹤隐浮玉长廊

焦山古炮台

位于焦山东麓,与南岸的象山炮台遥相呼应。八座暗堡式土堡呈扇形面对长江,每座炮台并配有小型弹药库及营房等附属设施,设计周到,声威煊赫。1842年英国侵略军溯江而上,遭到炮台守军迎头痛击,写下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入侵者的光辉一页。站在古炮台前,耳畔仿佛仍回响着隆隆的炮声和惊天动地的纳喊……

焦山古炮台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古炮台每个暗堡内的大炮

走过一排枫林,只见前面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一株四百多年前的古枫扬挺拔秀丽,这里便是乾隆南巡时逗留的行宫,行宫为两层建筑,五十多年前阁前还未形成沙滩,阁外惊涛拍岸,波阑起伏,故名观阑阁。楼上下东、南西三面都有透明大窗,于楼上长廊观赏江景,视野开阔,近看花木扶疏,远眺江潮汹涌,白云飘逸,群山整秀,真是一幅绝妙的图画。

行宫内的红枫招展迎客

焦山行宫现已改为江苏佛学院。此门不对外开放,有楹联为:度比江河细流愚纳,气如春夏韵物发生。

佛学院正门

焦山盆景园

走进盆景园,眼前又是一种别样的风情,开阔的院落里,几座古典建筑临水而建,掩映在绿意葱茏的园林空间,园中错落有趣的摆放着数百盆树桩盆景,这些各具风姿的盒景,把整个园林点缀得更加生机盎然。

郑板桥读书处

设于别峰庵内,系清雍正年间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读书之所在。别峰庵呈四合院形制,方花坛,数株桂花修竹,环境幽雅宜人,门上保留着郑氏当年手书对联;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对读书处的钟爱溢于言表。

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笔下之竹尤为世人称道,焦山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修竹,观察入微的郑板桥自是得心应手,有诗为证:

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

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

郑氏墨宝在此处琳琅满目,“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之类警句拓片里更是令南来北往的游人心向往之。

焦山碑林

与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焦山并不显得高大突出,但它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碑林一一焦山碑林。

由碑林由摩崖石刻和碑林阵列馆组成,珍藏着历代碑刻400余方,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江峭壁之上留有大量摩崖石刻,绵延200余米,鬼斧神工,气势磅礴。作为享誉中外的“书法之山”,其最为珍贵的《瘗鹤铭》更有“大字之祖”的盛名。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上的碑刻,真、草、隶、篆风采各异,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万佛塔

坐落于焦山东北峰,四周以塔院相围,设东西门厅,南北碑廊,塔名为赵朴初先生所题。万佛塔为仿明清风格古塔,高七层42米,七级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朱栏碧瓦,彩绘飞檐。白日如一柱擎天,入夜则从天宫射出八束灯柱,其势蔚为壮观。

佛塔墙上四个金色大字《中流砥柱》

焦山初无塔,元大德二年(1298年)江浙佥省周文英渡江时为大风所阻,遂祈祷发愿道:如能平安渡江将于此建塔。少顷,果然风止安然渡江,周即捐资建塔于西峰,历时九年而塔成。惜明初毁于倭乱,迄已500余载。

定慧寺方丈茗山长老为佛弟子礼佛之需,同时也基于方便长江航运及为家乡增添新景的考虑,于1995年发愿建塔。茗老不顾八旬高龄,奔波于海内外,四方化缘,筹集资金,终于1998年5月奠基,次年9月落成。塔内计共有一万零四百陆拾二尊佛菩萨。

吸江楼

始建于宋代,原名吸江亭。清同治年间翻建为楼。楼高二层,呈八角形,有回廊相通,八面有景,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遂名四面佛亭。吸江楼位于焦山东峰绝顶处,晨观日出,夜赏月色,目送碧空尽头的孤帆远影,别有一番情趣。

郑板桥登楼有感道:“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与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堪称异曲同工。

登塔远眺,视野更开阔。

古刹梵音,古碑荟萃,古刻纷呈,古树葱茏,给这座名山增添了无穷雅趣。焦山真是个修心养性,放飞心情的好地方。

来自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烟花三月下江南(十)——镇江三山之焦山
今天又去镇江了!去一次气一次,镇江太不会宣传了!
镇江焦山:碑林、摩崖石刻及炮台
印象镇江【原创】
〔镇江〕金山与焦山半日游
镇江—焦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