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笔记
静极生动
    为了使高级神经活动不受干扰,最大限度地摒除外界刺激的反应,集中于真气运行,对内环境进行诱导,这个功夫叫做内视,也叫精神内守。有的用观想法,就是假设一个美好的景象来维系思路;有的用数息法
    这种富有旺盛活力的抑制,可以使身体更加安静镇定。也就是静极生动之意。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一、呼气注意心窝部
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意念随每次呼气下达心窝部,数呼气之数,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

二、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气流向下延伸,趋向丹田(小腹内)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三、调息凝神守丹田
当每次呼吸皆有热流下沉丹田,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每日练功三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 40 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四、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 4 — 5 次,每次需 1 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通关后 ( 尾闾、夹脊、玉枕 ) 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

五、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 ( 脑中 ) ,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 3 次,每次一小时左右。


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
 第四步功是在第三步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通过会阴,绕过尾闾而开始的,但也有未经会阴即到命门,以后才有会阴气动的感觉,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
如初通关时气在头上乱窜,前额有重胀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中在百会(泥丸宫,此处为百脉之会),则百脉扳依,其它乱行乱窜的现象就减少了,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长守此窍还可以开发智慧,使人聪明。如果通关后反而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 不如以前好,那么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则下丹田真气也就更加旺盛起来。下丹田是长期意守之处,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 3、以静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只有能够深度入静,体内生理功能就恢复越好,这是静极生动的自然规律,过去叫做“道”,古人把这种功夫叫做修道。静字贯彻着修道的始终,开始都是不能入静,故必须有方法,渐进入门,慢慢达到入静。所以五步功以后就再不要求用这个方法,那种方法,实际上追求方法,反而成为杂念了。入静深了能体会到三田成一体,继而无物无我进入虚无境界,还有什么方法可追求呢?当然真法的高级境界也是分层次、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的,这些就属于真法提高班的内容,可以在以后深造、提高 三、高级功法内丹术的修光方法 元神蓄力育生机——李少波 自学真气运行法大部份人炼到“通督”,就以为完成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其实才完成了真气运行法初级阶段前四步功
将第五步功练功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境界作一简介,为深入修炼真气运行法者指点路径。 “元神蓄力育生机”的含义是,高度入静“恬淡虚无”的精神意识状态,即元神,可以使生命的物质和动力“精气神”蓄集化合,从而孕育出旺盛的生命机能。真法第五步是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进行的。以此,在炼第四步功时,学者对通督和气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督只是入门的标志。炼气功气感仅仅是初级阶段的产物,随这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力的增加,气感稳定而转入胎息到虚空,进入光的境界·····。这就要求在通督阶段,千万不要被变化不定的气感所缠绕而复生杂念,更不要在气感稳定时意念导引追求气感,一心在“静”上下功夫,就会自然出现以下四种层次的练功境界 一。因势利导运周天 方法;当通督以后,即可重按第一步功意守心窝部。当心窝部的气感在练功过程中自然向下丹田运动时,可因势利导按第二步功将真气推进下丹田,然后再按第三步功意守下丹田。当真气进入督脉时,可按第四步功修炼,当真气活跃于头部时,不要急于向下导引,静以待之,真气自然会通过印堂,沿鼻部向下运行,此时,可顺其自然复炼第一步。这样前四步功随真气的自然运行因势利导,动静互化,运转周天,完成于一次功中。通常一次功中可自然运转周天数周。 反应:随着真气的旺盛,经脉的调通,局部的反应渐趋稳定,而出现全身整体的暖,凉,大,小,轻,重等感觉。所谓暖,指练功入静时,全身如春日沐浴,温暖舒适,心情愉悦;所谓凉,指练功入静时,如漫步皎月下,心胸开阔,清爽宁静。所谓大,指练功时感觉到身躯高大无比;所谓下,指练功时感到形体缩小。 时机:在因势利导运转周天的修炼过程中,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有时在练功中出现呼吸极其细微缓慢的现象,此为胎息产生的征象,可保持此时入静之佳境,寂然处之。如果念头稍动,元神即化为识神,入静的佳境即受破坏。胎息是通督以后入静程度加深后的自然反应,产生胎息的时间,每个人不同,谁入静好,谁的胎息就来的快。 二、静守胎息化虚空 方法:当练功中自然产生胎息现象时,可以不再守丹田,顺其自然保持入静的佳境。 反应:初起出现胎息的时间短,次数少,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出现胎息的次数就增多,时间也会自然加长,随每次功中胎息时间的增长,练功时就会出现感到自身虚空不存在的现象。初时是局部的虚空,功力增加后就会出现整个身体不存在的感觉,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时机:进入“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 三、打破虚空现光明 方法:当练功中出现“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不可复求丹田,或产生追求的念头,破坏高度入静的佳境。 反应:随着虚空境界的稳定,此时,一般的慢性病可治愈,并已具备内气外放的能力,但最好不用。一心静定,直指上乘。 时机:当练功中出现印堂有明光闪现时,说明功力进入中等层次。初起明光闪现,一晃而过不稳定,随着静定纯熟,丹光自然稳定,就可于光明境中进行修炼 四。祥光深处觅真身 方法:当练功中印堂显现有明光稳定时,可定守于明光之中心。明光之中又会凸显出明光,继续定守明光之中心,又会凸现明光,再继续定守。或者,当印堂明光显现时,将明光送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定守明光中心;或者将明光定于中丹田位置。 反应:光是气功修炼的中高级层次。在修炼光的初级阶段,由于心念不纯静,明光易于幻化,或化山水草木,或化人物形态,种种幻景,随心念变化,干扰静定,总要见如不见,一心静定,守住明光,幻景就会消除,而现赤,白,绿,蓝,黄,紫等祥光。一心定守于祥光中心,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光中会有自身的形象显现出来,道家叫“赤子”,佛家谓“法身”,其实质是自身的生命信息高度集中的反应。 时机:光的修炼是气功修炼的中高层次,属性功范围。功力愈高,越讲究悟性,越讲修德,在修德中提高悟性,彻悟练功之机 四、真气运行法“周天歌”详解 周天歌是讲周天运行的过程,其中,也夹着方法。是从第三步丹田真气培养充足,有经过下鹊桥的趋势时开始说起。周天歌的内容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玉枕难过目视顶,行至天庭稍停息;眼前便是鹊桥路,十二重楼降下迟;华池神水频频咽,直入丹田海底虚。 第一、二句话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就是第三步的后阶段丹田真气充实,会阴已经跳动了,就将进入第四步的时候,可以微微提撮谷道,微微地,有个提肛的意念。。尾闾一转趋夹脊,所以那个脊背上皱吧吧的不舒服。夹脊一过再往上走就是玉枕关了。 第三句“玉枕难过目视顶”。到了玉枕这是第三关,一是玉枕本身就难过,二是路程远了到了这过不去怎么办?这时就给了你一个方法“目视顶”。目视顶不是翻上眼珠向上看,而是意识头顶,起个导引作用,因势利导。什么时候才能够导,得因时因势利导。就是这个气到了玉枕关,冲不过去,感觉头脑胀的不得了,有的这个头还卡吧卡吧地响,好像拿凿子剔一剔,有响声,说明真气到这个地方不好过去。到了这个时候力量很大,那么因势利导一意识就过去了。在这儿给了一个方法, “玉枕难过目视顶”。有的一听目视顶能行,气还没到就目视顶,视了两天还过不去,这是时机未到。时机一到,用这个方法,玉枕关就可以通过。 第四句话“行至天庭稍休息”。意思是到了天庭了到这儿停住又不动,停的时间会很长,这就不必要着急,着急也没用
到了这个地方真气就要停留,这个地方也是真气气流活跃、汇聚的一个地方,那就越来越聚的紧,越厉害,越来越难受。想拉也拉不下来,它就是不那么听话。你就不要管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有点难受,刚一通关,这个地方就有点不舒服,很重,好像揪住一样。你不管它,不要在意。我们这个功法,通了关以后,叫你守上丹田,就不会难受的现象。等功做到了一定的程度 ,真气运行的很好,经络通畅,就自然而然地下来了。什么叫通关,过了玉枕关就叫通关,再不要计较这个,说我这还没通,那还没通。 第五句话是“眼前便是鹊桥路”。鹊 桥在哪里,舌头屈上上去就叫鹊桥,是把督脉上来的真气,通过舌抵上腭搭桥的那个地方接引下来,回到丹田。 第六句“十二重楼降下迟”。十二重楼在那里,就是整个胸腔体,背后的十二胸骨。这十二个胸骨,一边附着一根肋骨,有十二对肋条,形成了胸腔,说十二重楼降下迟,不是说下降的迟慢,而是说你第一步就练通任脉了,这时就再没什么感觉了,通过了这个地方,就感觉不到了。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这里不通了,而是没有了感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着急了。 第七句是“华池神水频频咽”。什么叫华池神水?就是舌头底下口腔里的津液。舌头底下有金津、玉液,这时分泌的唾液多了,分泌了以后要咽津,把它咽下去。这个津液呢,能够平息五脏余热,帮助消化,这是很好的东西,有的练功感觉不自然,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那是你着急了,练的力量大了。练自然以后,津液来的很多,能帮助消化,能灌溉五脏,觉着心情愉快,很自然。这里下来的津液就叫华池神水。“频频咽”就是有了就咽下去,不要吐。换古人说“气是延年药,津是续命芝“,就说明津液真气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直入丹田海底虚“。咽到那里去,往下咽就感觉好象通到丹田的一样。其实咽下去的津液是到不了丹田的,咽到胃里去到肠子里去了。说到丹田里去,那就是说是这么一咽对任脉有一种刺激,通过食道到胃里有一个刺激,刺激了一条植物神经,这么一刺激好象丹田里也有了感觉,就好象到了丹田里一样。
从丹田下经督脉上去,又经任脉到丹田,这不是一个圈了吗,这一圈就是一个周天,所以叫周天歌。周天歌说明了这些问题,带上一些方法,讲清了周天道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练功练功就省事了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辅助功法:捻指通经法 因<真气运行学>一书中没有收录此法,其属辅助功法,用时短,方便易行,能起到保健作用,现将此法登出.以食各位道友!!! 人体十二经络是联系内外上下,沟通五脏六腑,运行真气的通路.健康的身体首先是真气的充足,其次还要求真气在经络中任何经络,任何部位的碍滞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或人体的疾病,给健康和长寿带来莫大的影响.捻指通经法旨在通过双手十指的自然捻摩,对经络起止端部穴位的刺激,激发.调动气机活动,促进真气在体内经络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目的. 操作方法:冥目静坐,两足平行着地(或两足背相叠如混元坐).两手自然置于两腿上(或自然放置于椅子两边的扶手上),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闭口,舌抵上腭,自然呼吸,注意呼气.先以拇指捻摩食指端螺面前缘(右手顺时针方向,左手逆时针方向),不快不慢,捻速适中,自然而然,以知为度;变拇指捻摩小指端螺面前缘,方向.速度如前;再变拇指捻摩中指,无名指端纹面前源;最后再变拇指捻摩另四指端.以体验真气在十二经络中顺畅运行,氤氲全体,酥酥融融,妙不可言.捻指暂停,两手互搓,浴面数遍后收功起坐活动 六、疑难解答: 1、真气运行法中的心窝部在哪里? 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真气到了会阴,就好像面临一个三岔路口,前面是前阴、后面是肛门,都是歧路,所以在第三步后教给大家《周天歌》,一开头就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就是提醒大家要有意识地提肛,不让真气往后面泄漏,从而保证气通往尾闾之“正途”。所以尾闾是一个“关”,等过了尾闾,问题就不大了。
“有欲望观窍,无欲观妙”,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有欲,说明你思想还不平静,还有想到这里,想到那里,这就叫有欲。这个时候还有杂念,那就用“观窍”的办法紧紧地守住丹田。窍指丹田,守住丹田,寄托你的思想,这样练得丹田活跃了,真气活动起来,头上也有了变化了,这是通关以后的现象。这个力量发挥出来后,你就守着这个力量,这就叫做妙,非常玄妙的意思。就是通关以后头上出来的活动现象,也有叫守上丹田的。这个是通关以后的现象 7、性命双修并非指动静兼修。 性命双修并非指动静兼修。至于如何理解性命双修可参考《真气运行学》一书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的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环境生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更加理想。
 张介宾《类经》说:“经即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也”。十二经中真气运行的盛衰要靠奇经八脉来平衡,其中尤以任督二脉为最重要。任脉在身前正中属阴,总领一身阴经;督脉在身后正中属阳总统一身之阳经。因此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就先后都通了。

真气运行法与传统丹道的衔接问题真法五步以后的“虚空现光明”的练法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性光出现,标志着身体的亏空初步补足,接下来的修炼可以直接与传统丹道衔接,下面先以流传最广的北派龙门丹法衔接说起。还有另外一种很好的丹道衔接途径,是直接从虚空不完全开始衔接的。至于很多丹道术语就不一一解释了,我尽量用现代语言对丹道流程次第关窍火候加以述说。 凡是踏踏实实练功的,性光出现的时候,虚空也都出现了,入静的程度也比较深。龙门派丹法到这个时候已经是第七步法决——“翕聚祖气”,龙门丹法的前六步火候繁多,搞不好容易出偏,《性命法决明指》里已经说的很清楚,在此不推荐大家通督以后去尝试。练真法出了性光以后直接从龙门派的第七法决修炼就可以了。到了这个时候,必须明白关窍的所在,就是两眼之间的祖窍,也叫玄关窍。 这时候性光的出现不圆满,不稳定,有时候象飘带,象星星,有时候大小变换,颜色不不怎么纯,出现的时候意念一追就跑掉消失不见。要跑掉的时候可以顺时针转眼球一周,从下开始转,转后闭眼,把口中津液往下丹田一送,有时候会听到肚子里很大的响声。这就是龙门派练性光的方法。练到圆满的时候收到下丹田以后,就开始了真正的丹道小周天,这个时候的气冲督脉感受很强烈。 收过性光以后,意守下丹田,真正的胎息出现,口鼻呼吸基本停止,精化气的感觉非常强烈,丹道小周天就从这里开始了,内气开始是一节一节的沿脊柱上升,通了小周天以后,内气流很强大,每天练功时都会自动运转(入静程度很高)。 接下来会出现踵息,强烈的内气流从脚上升运转周天。 另外一种衔接途径,从虚空和初层胎息出现的时期,每次练功意守两眼之间的祖窍,内息自然延伸,会在胸腹之间形成一个奇妙的虚无窟,形成胎息,内息在里面一上一下,一出一入,意识也随着呼吸的上下出入而紧密相随,坚持这样练下去,性光逐渐会显现,不用管它,只是专注与上下往来的胎息,性光自然圆满,可以不用转眼球的方法收光,圆满的时候直接降下来,降下来以后意守丹田,不再用胸腹间的呼吸,而是用丹田的胎息,开始丹道小周天。 上面的两种衔接方法,功效验证都是确凿无疑的,只要踏踏实实的实修,丹道次第会逐步出现,先后次序也确是如此。 无论任何门派的丹法,最关键的关窍就是两眼之间,丹道次第也是以性光的圆满为一个转折点,性光圆满以后就是元精化元气的丹道小周天,丹苗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 对丹道感兴趣的功友,一定要谨记,丹道的最重要关窍是两眼之间,产生性光的地方,但性光的显象是在印堂。三、打破虚空现光明 方法:当练功中出现“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不可复求丹田,或产生追求的念头,破坏高度入静的佳境。 反应:随着虚空境界的稳定,此时,一般的慢性病可治愈,并已具备内气外放的能力,但最好不用。一心静定,直指上乘。 时机:当练功中出现印堂有明光闪现时,说明功力进入中等层次。初起明光闪现,一晃而过不稳定,随着静定纯熟,丹光自然稳定,就可于光明境中进行修炼 四。祥光深处觅真身 方法:当练功中印堂显现有明光稳定时,可定守于明光之中心。明光之中又会凸显出明光,继续定守明光之中心,又会凸现明光,再继续定守。或者,当印堂明光显现时,将明光送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定守明光中心;或者将明光定于中丹田位置。 反应:光是气功修炼的中高级层次。在修炼光的初级阶段,由于心念不纯静,明光易于幻化,或化山水草木,或化人物形态,种种幻景,随心念变化,干扰静定,总要见如不见,一心静定,守住明光,幻景就会消除,而现赤,白,绿,蓝,黄,紫等祥光。一心定守于祥光中心,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光中会有自身的形象显现出来,道家叫“赤子”,佛家谓“法身”,其实质是自身的生命信息高度集中的反应。  如果真想下功夫练丹道,李教授的<真气运行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资料
真法五步的后续修炼关于真法后续的问题。 这么多年的涉猎,发现真法的5步以后已经合乎黄元吉的上乘丹法宗旨。清净为第一要务。可以这么说,真法是糟糕的丹道入门功夫,但是它通向上乘清净丹法。所谓的“活子时,正子时”完全可以不用管它,只管入虚空,在虚空的状态下,精自然化气,用不任何干扰就可以作到。万万千千的丹经中描述的火候,口诀,秘诀什么的都不用去管,下手,撒手,龙虎,光,幻象等等也不要理会。只清净二字就可解决一切。这是真法的最大秘诀,也是所有丹经的总纲所在。 通了周天以后,看你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我认为有这么以下几个方向可以考虑。第一个是继续练下去,朝丹道方向发展。这也是李少坡教授后来给大家指的明路。真法的诞生最初是用来治病的,所以并没有考虑到后续的问题,更是和丹道没什么关系,这点在《真气运行法》上可很明显的看出来。估计李教授本人是周天高手,所以才一再的告诉大家,“入静”是真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所有丹法的关键所在,“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到了后来,练真法的人很多,不仅身体不好的练,身体健康的也练。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真法的后续问题。所以李教授就顺势推出了《真气运行论》和《真气运行学》,这是很明显的要把练功者带向更高的层次。后来批露的“祥光觅真身”的练法已经属于赤裸裸的丹法高层境界。和所有的古典丹经都不一样的是,真法提供了一条特别的道路,很适合现代人的道路。它和所有的古典丹经入门道路都不一样。。不管它最初的目的是治病还是什么,真法确实提供了一条通向丹道高层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道路。真法的优点是:简单,见效快,实证效应(一步一步都是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很适合现代人的修炼需要。合乎清净丹法要旨,五步以后属于清净丹法的范畴。陈樱宁最推崇的就是黄元吉的上乘清净丹法。
 真法从一开是是修命,到了五步以后,就开始修性了。这个性也叫本性,天性,也是丹法里面的“性”。只要做到了一些要求,也就是把修性的工夫做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气运行法五步静功辅导 五
略谈通督后的锻炼要领
真气运行法与道家内练养生(一)
真气运行之三,入静入静入静!
性 命 法 诀 明 指 第 七 十 八 页(千峰老人丹功法诀注释)
(转)我练真气运行法的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