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辨析:孔子的“名份观”

         《论语》辨析:孔子的“名份观”

 

             
                         孔子画像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形成的尊卑和特权观念,可以说是中国的最大特色了。文革后期大批孔夫子的“尊卑观”,使人们一直以为其始作俑者是孔老二。其实这是冤枉了孔子。

翻遍论语,孔子并没有讲“尊卑”二字。有的只是: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给了他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名不正,则言不顺”等等。

据此,我们只能说,孔子比较重视名份,尊卑虽有联系,但不能等同。因此“名份观”才是孔子的又一个重要思想。这与他一贯推崇“周礼”相一致的。孔子认为大至国家小至家庭,只有君如君样,臣有臣样,父有父样,子有子样,各按名份,各处其位,各尽其职,这样的社会和家庭才符合“礼”制,才是完美和谐的。所以在孔子那里“名份”如同今天我们所说的上下、主次、长幼一样,在于强调一种客观秩序。就像由1排列到10的数列一样,这个数列总是以1开头依次排下去的,不可能任意抽一个其他数来代替一样。否则不就乱套了?孔子认为只有按照一定的名份秩序建立起的社会架构,才是稳定牢固否则没大没小肯定乱了套。正是孔子的这一思想不仅维系着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统治,而且对中国士大夫阶层和广大民众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这些思想只是到了汉代董仲舒那里,提出了“废除百家,独尊儒学”,才形成了“上尊下卑、男尊女卑”以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一系列政治纲领。于是才有千百年来统治者们总是把“上尊”,视为权位者必尊贵、而黎民老百姓都是卑贱的陋习。其实,这背离孔夫子的本意。统观整《论语》,实在找不出孔子是以人的不同居位来划分贵贱的。孔子划分人的标准只有一个——“君子”或“小人”。

细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特别何为“君子”作了多方面的释。孔子在论及“君子、小人是不论性别、长幼,也不论地位的。可见,无论哪类人群中,都不乏坦荡君子和卑鄙小人。而只有那些品高尚,受人尊敬和爱坐上高位的君子,才顺乎民心民意。这与孔子提倡的“名份”无关。

质言之,孔子的“名份观”,并非强调谁尊谁卑,而在于着力强调无论位居上下,都要知己“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子);辨言“正”(晓得自己所讲的话与名份是否相当)。因此,由名份引申出来的尊卑,只能看作是秩序关系,而不是褒贬关系。没有贵贱之别。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更强调了上下和睦相处才是最紧要的。然而正如“任何真理向前再迈一步便成为缪误”一样,孔子的“名份”观,具有相对的合理性,本质上是守,而不是革新的。夸大或弯曲它的合理性,只能是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压制被统治者发出的不同声音。一旦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便成为愚弄民众的说教,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少个性、多保守、不求进取、唯上是从等奴性特点。

    更为后人所垢病是孔子的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五四”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斥之为“男尊女卑”的典型,批判孔老夫子明是在歧视广大妇女同胞。

    今天,人们重新捡起《论语》来审读时又有了新的解读。有人便这样为孔子辩解:一位叫蒋沛昌的老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时说:“孔子从小父亲死得早,是母亲带着他过活的,孤儿寡母,他怎么可能轻视母亲呢?应该注意,女子不等于妇女,'女子’就是女孩子,'小人’就是男孩子,上海话中也是这么喊小男孩的。”

    笔者对这样的解释不敢苟同。在汉语中“妇女”是个大概念,“女子”当然包括其中,怎么叫女子“不等于”妇女?《论语》中“小人”和“君子”是一组对立关系,被孔子多次提及,怎么“小人”忽然变为“小男孩”了呢?如果真是像这位老先生所说,“女子就是女孩子,小人就是男孩子,那还用孔子虑其“逊”和“怨”吗?拿不谙世事的小孩子说事,不仅绝对不是孔子的本意,而且在修辞上也与孔子一贯崇尚简洁的文风不符。男孩、女孩还用得着分开来讲吗?

    理解“惟女子与小人难养”,重在如何理解“难养”二字。这句话拿到今天来讲,孔子是在说:“哎,就是女人和小人难弄啊!对他们太亲近了,他们则没大没小;疏离远了呢,他们又一个劲地抱怨。真是'难侍候啊!这是孔子在讲明一个实际:女人的心思有时真是猜不透,堪比“小人”的心思一样,捉摸孔子在这里多半带着一种调侃的口味。

    一部《论语》并非都是正襟危坐之词,孔老夫子偶尔也会开个玩笑。但这个玩笑开大了,孔子脑袋中或许少不了“大男子”主义。

 

                                     2006年10初稿、2013年11月定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解读"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说就说了》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各种解释
王启涛:从哲学、史学、文献学角度研究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真实的孔子
对“女子无才岂是德”的辩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