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的人品不行?把格局打开,你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userphoto

2023.05.28 浙江

关注

苏东坡无疑是最受国人喜爱的古人之一。但是,在网上总有一些人,喜欢对苏东坡提出质疑,千方百计要证明苏东坡的人品不行。

而对苏轼人品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件事情,一件是 “小妾换马”,另一件则是苏氏兄弟对待章惇的态度。

所谓 “小妾换马”的故事,其实是“婢女换马”的讹传,究其源头,系出自冯梦龙《情史类略》。故事是这样的: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谪黄州,临行,有蒋运使者饯公,公命春娘劝酒,蒋问:“春娘去否?”公曰:“欲还母家。”蒋曰:“我以白马易春娘可乎?”公诺之。蒋为诗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分付赎蛾眉。虽无金勒嘶明月,却有佳人捧玉卮。”公答诗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叹懊恨中。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春娘敛衽而前曰:“妾闻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夫子厩焚而不问马,皆贵人贱畜也。学士以人换马,则贵畜贱人矣!”遂口占一绝辞谢,曰:“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下阶触槐而死。公甚惜之。

然而,《情史类略》并非史书,而是一本小说集,书中甚至还有许多人鬼恋、人妖恋之类的故事,其内容根本当不得真。冯梦龙作为古代最会编故事蹭流量的自媒体,编了不少苏东坡的段子,“苏小妹”就是他编出来的虚假人物。

事实上,苏东坡入狱期间,家眷都在南都苏辙家里寄住。出狱后第二天,他就和长子苏迈一起,被御史台派来的差役押解着去黄州了,并没有人来为他饯行,身边更没有一个叫做“春娘”的婢女。至于故事里的这个蒋运使,史料中也完全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所谓“婢女换马”之事,完全是冯梦龙瞎编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字是事实。用一个假故事去质疑苏东坡的人品,无疑是极其无知极其可笑的。

但苏氏兄弟和章惇的事情,并非虚构。苏轼和章惇曾是最亲密的友人,两人的交情始于同在陕西为官。当时章惇任商洛令,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两地相邻,皆为陕西路辖地。

嘉祐七年(1062)秋天,陕西路在长安举行解试,章惇与苏轼皆参加试务,“二人相得欢甚”,就此成了好朋友,曾多次一同出游,并有不少诗文来往。

后来,章惇成了王安石变法阵营的得力干将,而苏轼站到了对立面。尽管两人立场不同,但友情不变。“乌台诗案”发生后,有不少人想趁机置苏轼于死地。但作为“政敌”的章惇,却在神宗皇帝面前仗义执言,为苏轼的最终获救做出了贡献。

神宗去世后,反对变法的司马光进入中枢,新法不断被废除,变法派人士纷纷被贬黜离京。还在枢密院任职的章惇,就成了被旧党围攻、弹劾的主要目标。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十八日,右司谏苏辙上《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

……臣窃见知枢密院章惇,始与三省同议司马光论差役事,明知光所言事节有疏略差误,而不推公心即加详议,待修完成法然后施行。而乃雷同众人,连书札子,一切依奏。及其既已行下,然后论列可否,至纷争殿上,无复君臣之礼。然使惇因此究穷利害,立成条约,使州县推行,更无疑阻,则惇之情状犹或可恕。今乃不候修完,便乞再行指挥,使诸路一依前件札子施行,却令被差人户具利害实封闻奏。臣不知陛下谓惇此举,其意安在?惇不过欲使被差之人有所不便,人人与司马光为敌,但得光言不效,则朝廷利害更不复顾。用心如此而陛下置之枢府,臣窃惑矣。尚赖陛下明圣,觉其深意,中止不行,若其不然,必害良法。且差役之利,天下所愿,贤愚共知。行未逾月,四方鼓舞。惇犹巧加智数,力欲破坏。臣窃恐朝廷急有边防之事,战守之机,人命所存,社稷所系,使惇用心一一如此,岂不深误国计?故臣乞陛下早赐裁断,特行罢免,无使惇得行巧智,以害国事。

批评者认为,以苏氏兄弟的亲密关系,苏辙在弹劾章惇前,苏轼理应是知情的。但苏轼并没有拦着苏辙,在苏辙上章后也没有任何回护章惇的言行。所以,苏辙的这一奏章,被认是苏家对章惇恩将仇报,也是苏氏兄弟人品不好的“有力佐证”。

果真如此吗?

我们现在无法得知,苏辙上奏章之前,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兄弟俩又有过什么样的对话;但我们知道,苏氏兄弟特别是苏轼,行事的出发点从来不是个人得失,而是为国为民。所以,王安石当权变法时,苏轼反对变法;司马光当权废除新法时,他又反对全盘废除新法,主张有一些已经产生效果的新法应该予以保留。结果苏东坡既不容于新党,也不容于旧党。

这样的人,会为了一己私利弹劾章惇吗?绝无可能!苏氏兄弟之所以这样做,唯一的解释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最利国利民。国家利益在前,个人私交在后,这是品格低劣吗?不,这是人格高尚!

但苏氏兄弟完全没有考虑个人交情吗?非也。苏辙的奏章虽然对章惇进行了抨击,但最终只是要求罢免章惇的枢密院一把手职务而已,并没有要求把他贬为庶人,更没有想要他的命。

章惇出知汝州后,苏轼上《缴进沈起词头状》,也被认为是对章惇补刀。因为该状中有这样的句子:“臣伏见熙宁以来,王安石用事,始求边功,构隙四夷。王韶以熙河进,章惇以五溪用,熊本以泸夷奋,沈起、刘彝闻而效之,结怨交蛮,兵连祸结,死者数十万人……”

然而,苏轼上此状的目的,是反对朝廷再次起用沈起,出发点还是为了国家,并非针对章惇。从行文来看,尽管苏轼并不待见“边功”,但也认为王韶、章惇、熊本等人是真有边功而获得晋升,沈起、刘彝等人则是拙劣效仿而兵连祸结,造成“死者数十万人”,所以,“元丰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圣旨,沈起所犯深重,永不叙用。”因此,苏轼认为这个口子不能开,先帝圣旨不可改,反对再启用沈起,即使授予闲职也不行,拒绝写任命告词。

之所以提到章惇,无非是为了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已,归根结底还是为国家好。那么,可以不提到章惇吗?还真不可以,因为章惇的边功真的很大,说到熙宁以来的边功,章惇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

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说,从私交来看,苏氏兄弟的确是愧对章惇的。但终其一生,苏轼都是认这个朋友的。所以,无论章惇后来如何对苏轼进行打击迫害,苏轼都没有对章惇心怀怨恨。

1101年初,刚刚获赦北归的苏轼听闻章惇被贬雷州,遂给章惇的外甥黄寔写信道:“子厚得雷,闻之惊叹弥日。海康地虽远。无瘴疠。舍弟居之一年。甚安稳。望以此开譬太夫人也。”目的是为了宽慰黄寔的母亲,也就是章惇的姐姐。

六月,苏轼抵达京口,收到章惇之子章援来信,请求苏轼放过他父亲。苏轼在回信中说:“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故无所增损也。”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啊!苏轼甚至还在信纸的背后,写了一个药方,要给章惇补身子用。可惜的是,一个半月之后,苏轼因病离世,终究没有机会再与老朋友把臂言欢、一笑泯恩仇了。

而从大局来看,如前文所述,苏氏兄弟完全是无私地为国为民。所以,他们对待章惇的态度,是先大局后私交,不但不能证明苏轼为人不堪,反而更加证明他人格的伟大!这一点,没有家国情怀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也只有那些从来没有想过为国为民的人,才会揪住所谓的“私德”不放,还自以为抓住流量密码了。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

没想到,苏轼的外号,竟然来自于白居易

治水名人就不淡定了?是时候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苏东坡了

一篇文章说清楚,《满江红》的作者究竟是谁

《红楼梦考证》:百年新红学的开山之作,竟然漏洞百出

《诗经》里的这首诗我们都用错了?不,是你们想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拜谒三苏祠
苏东坡:《东风破》不是我写的,苏小妹也不是我妹妹
苏轼——伟人的“成才之方”
苏轼与苏辙
"祸不单行"苏东坡又被贬居海南岛(东坡故事七十)
苏粉儿行迹——河南郏县三苏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