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懂高考变革,孩子早期教育建议这样做!

高考关系到每个孩子的人生,牵动着无数父母的心。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释放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消息: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高中教育的改革也必将影响基础教育的变革。站在高中教育看幼儿园教育,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可以让我们及时地掌握教育的风向,更早谋划孩子的未来。高中教育将会迎来哪些变化,又将带给我们哪些启发呢?小编这就帮你圈重点!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强化体育锻炼,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

*加强美育工作,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

*重视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划重点:

教育改革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均衡培养,鼓励学生发展艺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要注意强化体育锻炼,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完善学校课程管理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

*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

*严格学分认定管理,对未按课程方案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不得颁发高中毕业证书。

划重点:

侧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支持学生的特色发展,更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支持多样性发展的自由,也设定了休完学分才能毕业的“约束”。

有序推进选课走班

*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加强走班教学班级管理和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

划重点:

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和学习方式,让其由过去的被动适应变为适度的自主选择。当把学习和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也更加锻炼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与选择能力。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划重点: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探究、好奇心将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品质,作业设计也将更突出个人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拥有创新、思辩能力的学生将更能适应未来社会。

加强学生发展指导

*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

划重点:

生涯教育规划日益重要,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所说:“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诉孩子怎么了解自己,怎么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前对将来的学习和人生进行规划。”学校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做教育,学生要站在更远的未来看现在。

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

*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划重点:

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不再制定高考大纲,防止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机械教育”。从“招分”转向“招人”,学生将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喜欢哪个方向,适合哪个方向,想做哪些方面的工作,都可以匹配到对应的高等教育。

营造良好环境

*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关心孩子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解读相关政策,深入宣传正确教育观念和各地典型经验。

划重点:

父母要读懂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不失偏颇,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及时关注和掌握教育变化与发展方向,坚持正确的教养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这意味着中国“高考指挥棒”将开始真正指向素质教育,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接受这些新挑战呢?

从课内到课外: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科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孩子只拘泥于课堂,听话照做,死记硬背,那么他的源头活水会非常少,思路枯竭,又如何应对新教育中所提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呢?

鼓励孩子参与到生活中来,也许是和你一起打扫卫生,也许是一次长途的旅行,也许是和你来一次超市购物体验,也许是心血来潮时想把玩具拆开看个究竟......只要你做有心人,孩子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教育契机,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这一教育思想很好地揭示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题海到书海:用阅读丰富孩子的人生

孩子写错了一个字,你让他写上一百次,以为那样就会记住。

孩子做错一道算术题,你让他抄写一百次,以为就不会再错。

家长习惯用“多做几遍就记住了”这样的魔性刷题“惩罚”孩子,机械记忆短时间内也许有效,,但文化、艺术、科学更强调的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和日积月累的坚持。阅读就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最好的养料,贯穿孩子整个教育过程,甚至一生。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拿起书,和孩子一起拥抱阅读吧!

从主角到配角: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想帮你洗碗的时候,你怕他洗不干净,还会把碗打碎。

孩子刚拿起画笔画画时,你开始指指点点,说画得这里不像那里不像。

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挑战。父母长期以来越位和包办让很多孩子成为了一个只会拼命考试的“鸡娃”。孩子的独立意识需要从小培养,父母要学着让孩子做决定,鼓励孩子大胆的尝试,给孩子更多试错的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创精神的人。

教育让生命更丰富,让生活更美好。

教育改革的宗旨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的教育给了孩子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做为父母,同步的学习和长久的陪伴,也许是我们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养料,陪伴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成为更好自己的过程呢?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懂教育,支持孩子,给孩子适宜的爱与支持!

爱玩具官V

给小朋友一个玩具世界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立忠校长:元旦致辞
家长必读!“读懂孩子”重在读懂成长规律
【成长私语】学习笔记:20201220关于高考复习备考2
未来教师的六种身份、三种能力和三条发展路径
孩子中、考高成绩家长能知道,日常却不行,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作为老师,只是想教好你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