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动了我们的“思维”?——寻找影响人类行为的根本因素

我青睐于那些永不过时的观点

 

思维认知、职场规则还是心理能量都是基于人存在的,我们所处的商业社会也是以人为本,是为造福于人的。所以我们的分享始终以人为核心和主体。那今天我们先从影响人的行为、人的思维的最底层因素入手。

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人类行为的基础。


以下为基础认知,清单如下:

1 | 人类解剖结构限制了我们的行为

我们大脑的解剖结构、生理和生化上的功能影响了我们的思考。大脑也与身体其他部分的解剖结构、生理和生化功能等进行着互动,这是因为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同属于人这个系统之下的分支机构。

一旦解剖结构发生变化,我们的行为也随之而变。

人类的感知和思维建立在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基础上。

神经元的连接以及连接方式由我们的遗传基因、生活经历、环境状况以及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因素来决定。

『人类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造成的。』

遗传基因:

基因控制着大脑化学反应,关于基因的作用打个比方说就是让人有两只眼睛、两条手臂、一个鼻子和一个具有固定结构的大脑。

基因表达——即基因何时何地被开启或者关闭以及维持时间长短是由环境决定。

人类生物功能的特征是互动性和灵活性。互动性是指从分子、基因、神经元、大脑区域、细胞、器官乃至于各个系统内部无不具有互动性,每个系统各司其职,但它们协调工作,产生了独特、功能性的个体。灵活性即能在情况发生变化后承担新的角色,同时还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取得同样的结果。

生活经历:

生活经历不断影响着大脑,这些经历影响神经间的连接,要么产生新的神经连接,要么产生新的神经元,大脑不断地发生着物理变化。因而生活经历的不同造就了个体的独特性。

心态同样影响人类行为。人所处的思维状态会影响人生化和免疫系统,思维状态和身体健康就紧密相连。

小结:基因以及生活经历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它们影响并限制了我们的行为。我们生来就具备了基本的生物功能。神经连接控制着我们的呼吸、心率和体温等。

我们大脑是如何选择有益于人类行为的连接呢?其实人类大脑是进化的产物。

 

2 | 进化偏爱于那些能提高生存和繁衍机会的神经连接

突变以及自然选择负责进化和人类大脑进化的工作。

突变造就了变异。

查尔斯·达尔文说,如果每一次有用的细微的变异都能够保留下来,那我把这个原则成为“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进化选择了那些有利于我们祖先生存和繁衍的行为。

那进化中又选择了什么样的导航系统,能让我们做出有利生存和繁殖的决策?

追求价值和后天的生活经历成为我们一切行为的指引。

我们的行为受趋利避害的影响——避免痛苦(和惩罚),希望得到愉悦(和奖励)。在进化过程中,那些有利于我们生存和繁衍的活动都让人感到愉悦或者有价值;对我们有害的活动则会让人感觉痛苦。

逃避痛苦就解释了以下行为:人类大脑对痛苦的记忆敏感度要高于其他情感,对导致痛苦的负面刺激物也刻骨铭心;我们害怕失去已拥有的东西;人类对外事万物都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在诠释自己的选择和诸事万物时,尽量从宽慰自己的角度出发;我们喜欢听到能支持自己想法的声音……

进化使得人类更偏爱于那些可以帮助我们趋利避害的东西,一旦这些价值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被满足,这些神经连接就会得到巩固和加强。某种经历越多,与此相关的相关连接就会日趋加强,我们也会对这些经历了解越多、记忆更深刻。可以说,我们今天的行为就是过去成功行为的经验反应。

大脑运行是一个选择性系统——把神经间所有的模式都结合成一个整体,运用的是模型识别,而不是按照逻辑原则来运行。

我们人类在进化史中,99%的时间都生活于狩猎采集的环境(人类进化约始于400-700万年前,人类“现代”的大脑大约在15-20万年前初步进化而成)。所以说狩猎采集的环境锻造了我们的本性。

小结:大脑由生活经历塑造成型,且个体将不断尝试先前成功的行为,进化强化了那些能有助于我们生存和繁衍的行为和价值。这些行为必定是能适应于环境的行为,人类大脑在狩猎采集的运行环境下进化过来。

那什么样的行为增强了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在人类历史99%的时间里,有哪些事本能行为?

3 | 生存和繁衍的适应性行为

个体需要摆在第一位。

人是利己主义的。虽然一些行为在某些情况下看来具有利他性,但常常可以用自我利益来解释。社会认同、威望、对社会否定的恐惧、羞耻心、压力疏解、避免内疚、追求更美满的来世生活或者社会期望等皆是利他行为后面的原因。

那既然如此,人类社会和道德品质是如何发展的呢?这种力量来自于其他人的赞美或批评。

合作常常是为了更好地自我服务。互相帮助具有极大的生存价值。

交谈会促进合作。但交谈有时候具有欺骗性。有些人会虚张声势、言过其实。交谈也是不完美的——经常会有失误,或者本意被曲解。

一个有效的长期策略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现代版。如果对手合作,我们同样采取合作策略,否则,就予以反击。然后彼此原谅,再进入下一个合作回合。前提是假设不断重复。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知道是否存在下一回合,是否会遭遇我们的对手,所以一般相互为善。

我们对待一类人会好过其他人——跟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这是亲缘选择。

人类天生有恐惧倾向。

恐惧感依赖于个人对危险的理解和自身的控制感。越是感觉无助和脆弱,恐惧感则会变得越强烈。

我们所恐惧的对象和对恐惧的反应程度是由我们的基因、生活经验以及特定情况决定的。

追根究底的天性。

我们不喜欢不确定或者未知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总结、归类、组织和构建整个世界。把思想和物体进行归类,有助于我们认知、区别和理解,它让生活简单化了。理解和控制我们的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未来。我们要知道事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才能在未来更好的预见它。

迅速地做出分类。

大脑在感知事物时常常处于兴奋状态,之后才开始思考——即从感性到理性的阶段。

男女择偶偏好不同

社会性动物。

在别人看的到的地方做好事。

好名声、地位、资源或被社会认可一般都有助于人类祖先生存、求偶和繁衍。

许多人类心理源于文化影响。文化创造了一种考验自然进化的环境。

有些决定并不是从我们的最高利益出发。这是因为人类大脑是在祖辈的世界中适应的,跟今天的世界有些脱节。基因进化和文化演变让我们具备天生的行为倾向,更能与环境互动。但有时,它们会把我们引入误区,作出错误判断。

以上就是对于人类本性和局限性的认知基础。基因、生活经历、当前环境以及随机因素共同影响和限制了我们决策的力量。这些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思维,基础性解释人的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具备独立意图的科技,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有没有一种永远不生病的办法?中国古老的养生术里,藏着准确答案
科学新发现,焦虑抑郁是遗传进化的结果
大脑居然不是用来思考的?| 今日有书
自私基因理论的秘密(下)
第四谜,大脑与智力:何必如此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