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分钟了解你不知道的甲骨文!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纸张是在书法作品最主要载体。其实,中国书法绵延数千年,除了纸张之外,书法的载体还包括其他很多种自然或人工的材料。


这里,我们试着从“载体”这一视角,对我国书法进行一番观照。希望同读者朋友一道走近先民,了解他们怎样从当时的科技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将汉字、书法,将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精华,通过龟甲兽骨、青铜、碑石、竹简木牍、绢帛、纸张等不同的材料,精彩完整地保存下来,留给我们这一大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第一期——甲骨




甲骨  甲骨文


甲骨指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中国最早的甲骨发现于距今8600-7800年的舞阳贾湖遗址,在遗址内还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甲骨契刻符号。

部分甲骨契刻符号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大多是刀刻而成,也有极少数是书写的,每一片字数的多少,字体的大小、肥瘦、粗细,书写的风格等均不相同,呈现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



甲骨文字艺术


关于甲骨文字的艺术特色,1937年郭沫若在其《殷契粹编》的自序中做了精辟的阐述:“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上因人因世而异……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足以看出,现存的甲骨文,乃是一代书法,其作者乃是殷商时期的“钟王颜柳”。


祭祀狩猎

涂朱牛骨刻辞(正面)

祭祀狩猎

涂朱牛骨刻辞(背面)

刻有甲骨文的龟骨

有当代书法学者认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拥有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在笔画上,大多平直利索,遒健挺拔;在结体上,以方折为主,圭角分明;在章法上,强调对称,就一个字的形体来说,虽然增减移位,变化多端,但都是以对称的方式构成的。



甲骨四堂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的四位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和董作宾(字彦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著名文字学家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罗振玉(1866-1940),浙江上虞人。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即商朝之都殷)。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县人。晚年,他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

董作宾(1895-1963),河南南阳人。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被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甲骨断代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文化丨甲骨文知识在手,看懂展览不愁!
沈佳友|甲骨文书法欣赏(四字词语)
甲骨文欣赏
甲骨文
甲骨文百家姓
【中国艺术史话】商代书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