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沉丹田要旨
userphoto

2023.03.25 四川

关注

在学习过《气沉丹田心解》和“气”的拳意后,我们知道了“气沉丹田”之丹田是指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处;“气沉丹田”之“气”是指通过拳术锻炼感知的、可随人的意识在人体内运行的能量。因此,太极拳学练中“气沉丹田”的功法,是在经过熟练套路、明确姿势学习训练的基础上,身知体内已有内气流动的感觉,进一步开始气沉丹田的功法修炼。

从拳术理论和练拳实践的结合上,颐拳斋认为气沉丹田修炼的重要意旨是:

1、身法上要立身中正

太极拳套路架势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本。不但在定式时,头部、躯干和四肢的位置中正、不偏不倚,适时保持头部虚领,尾闾松垂,含胸拔背,松垮屈膝如坐高凳。而且在运动中,也须保持身体的相对平衡。陈鑫讲:“身虽有时歪斜,是亦中正之偏,偏中有正不可拘泥。”正如杨澄甫所云:“气归丹田,身与气不偏倚。如偏倚,犹磁瓶盛水瓶歪倒,则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则气不能归聚矣。”

2、意念上要中正放松

气沉丹田的修炼仅有身法上的立身中正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意念上的中正放松。陈鑫说:“不偏不倚,非行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其意思是指神气自然不偏不倚,而不是身体上的不偏不倚。当神气不偏不倚的时候,身体随着神气在不断调整,这是真正意义的不偏不倚。太极拳教育家许禹生云:“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拳术者沉气于此,则屹然不动,不易憾倒,但沉者徐徐而下,在有意无意之间,非若外家之用力下沉,外鼓小腹也。倘或不慎,每致肠疝诸症。”这个“有意无意之间”是中,“沉者徐徐而下,在有意无意之间”说的就是意念上的中正放松。表现为思想上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内气徐徐沉下归于丹田。

3、呼吸上要逆腹呼吸

呼吸之气非人体内经络中运行的内气,但用逆腹式呼吸之气对诱导、强化和运行内气起关键性作用。武氏太极拳名家郝为真讲:“若涵胸松腰,使横膈膜下压,则气蓄于此……且横膈膜下压,则肺部往下伸张,呼吸和顺,气血自然流畅于全体,大有裨益也。”这里的“横膈膜下压,则肺部往下伸张,”指的就是逆腹式呼吸。

太极拳修炼时的逆腹式呼吸,指吸气时收小腹丹田闭合,内气由督脉上升,过百会至舌尖,内气有待充实;呼气时鼓小腹丹田开启,即横隔肌气机打开,内气沿任脉动下降至丹田,称气沉丹田。逆腹式呼吸不仅使胸腔的扩张和收缩更充分,肺气泡充气率提高,而且使腹腔和胸腔内的脏腑、肌肉纤维等各组织、结构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互相轻柔挤压和按摩,这就是所谓的“丹田鼓荡”。

4、气沉丹田不是气总聚于丹田、僵死不动,而是形气结合、如环无端。一势既成,气沉丹田,随之而来的是气降于涌泉,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梢节。周身之劲往外发者,皆发于丹田;向里收者,皆收于丹田。

5、气沉丹田之说,不必拘泥,不过略言大意而已,平素练拳但使气降于脐下小腹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
艺术发声训练方法
多种===练功时呼吸法
孙禄堂与薛颠“丹田呼吸法”绝技浅探
怎样做到气沉丹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