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脉诊的操作规范(一)
userphoto

2023.05.16 四川

关注

中医脉诊的操作过程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脉诊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科班出身的中医,很少能扎实的掌握脉诊技术了。脉学不仅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扎实的掌握其实际的操作技术。

中医脉诊是一门实践技能,是硬功夫。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触觉始能获得细微感觉,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正规培训才能基本掌握。

脉诊是中医诊断技术中一种难以掌握的技术,按照一个中医医师每天认真诊察15个病人以上,且经常能接触到时病、危重病人,又可以静下心来细致入微的体会脉诊时指下感觉,且能受到高人指点,一般3-5个月即可掌握脉诊的基本技能。

不过,要想达到高手的境界,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操作过程必须严格而规范……

首先,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比较安静的科室,准备脉枕备用。

脉枕要求:要柔软,有一定的弹性。外包布类织物或者皮革。脉枕的内填物可用木棉、弹力棉或者羊绒高度约2.5厘米,压下去的高度应当不超过2厘米,同时不低于1.6厘米。

诊脉前,医生必须让病人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下休息片刻,以减少各种因素的干扰。

诊脉时,患者应采取坐位或者仰卧位,正坐时,身体不要倾斜或者扭转,手足、臂、躯干、腿应该保持舒展。

医生应当侧对着病人。诊脉时注意调匀自己的呼吸,清心宁神。某些比较烦躁的,话多的患者(这两天那个失眠焦虑的患者就是,每当我行针的时候就一直和我聊她在手机里看的养生视频,令我头疼得很),必须待其平心静气后再行诊脉,诊脉时患者不宜讲话。

患者的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微微旋内30度左右,前臂和腕部应当与心脏位置基本保持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自然向侧上方,手指自然放松,腕关节轻松的放置在脉枕上。寸口部位充分伸展和凸显,局部气血畅通。

医生的左手诊患者的右手寸口;右手诊患者左手寸口。

医生的指法:………未完待续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诊操作、辨证详解表格
【图文版】脉诊操作规范
单手诊脉是脉诊的最大误区
我们 中医 怎样 诊病
中医脉诊[中医脉诊]
中医脉诊的寸关尺对应脏腑 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