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书五经里面为什么没有道德经?

《道德经》是集中华古文化之大成者,是老子独特的经历,卓越的修道实践,才最后达到了具有大智慧圣者的程度,并在归隐的途中机缘巧合的遇见了修道的知音者尹喜,才会将满腹的哲思化成一部不朽的具有人类最高境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哲学著作。有了这部著作,中华文化哲学才会会当凌绝顶,向上继承了三皇五帝以来的实践和理论精华,向下为后世留下了中华文化哲学永远也不会丢失的精神和灵魂,为人类的智慧之树万古长青,深深的扎下了不朽的不可断绝的根脉。

《道德经》所论述的中华文化哲学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学,自古以来就是高智慧之学,对于“道”的学问,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从儒学的发源和典籍来看,其理论高度都没有达到《道德经》的高度,况且,孔子问道于老子,都说明孔子的学问水平只达到了破解《易经》的程度,还没有达到通晓“大道”的水平,因而也无法很好的阐释和理解《道德经》,可以说孔子在“道学”的理论和实践上连门都没有进;孔子对于易经的学问自己也说是五十而学易,并深深的爱上了这门充满哲学智慧的辩证与感知事物发展趋势变化之学,但是“阴阳”之学为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虽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作用和方法工具,但阴阳的作用范围仅仅在于有限的范围内,还无法解释阴阳作用的根源和动力来源;向上必有一个统领的根源,《道德经》则提供了这个理论的根源和最终依据。虽然“一阴一阳之为道”,但此道非彼之恒常之“大道”,一阴一阳仅仅是“大道”的演化过程而已。

儒学无根本性的义理,为弥补这一缺陷,历世学子苦苦追求,所以倡导“格物、致知……”,但终因没有修道的具体实践,又囿于学派之见,而流于理论形式上的千说百说,终无大的建树;而历史上有大成就的儒者无不与“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儒学以孔子的学识为起点为高点,后来者也没有飞跃性的超越者,故而儒学不可能含括“道学”的理论成就;另外老子和孔子并没有最终的深厚的师承关系,所以《道德经》也就不可能成为儒家的经典之学。

但是道学与儒学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彩部分,只不过是层次不同而已,“道学”可以含括儒学,把它们称为中华文化哲学整部史诗的不同部分则十分的合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
张载的“太虚即气”理论在讲什么呢?
于丹讲《论语》 典型的快餐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何郁〡陌上书房
【闲人免进】中国哲学与科学的承诺和推定
从龙飞凤舞到儒道互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大流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