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小龙截拳道vs传统拳法 孰高孰低PK一下就知道

截拳道vs传统拳法

前手直拳是由警戒式打出的。拳的运行轨迹应在自己的鼻前成一条直 线,如图7-1、7-2和7-3所示,可以用鼻尖作为准星(指向点)。

截拳道出拳的一大优点是,既能打出前手直拳,又能得到良好的防护。 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在一拳击空的情况下迅速恢复成原先的姿势。

图7-1 图7-2 图7-3 图7-4 图7-5 图7-6

相比之下,传统武术(指套路一译者)的拳法是从髋侧出拳的,这样 就使这一部位暴露出来,易遭打击,如图74、7-5和7-6所示(其实传统武 术的实战技法中也是反对这样出拳的——译者)。拳头打出后,终止于身体的 一侧,而另一侧,尤其是面部,在拳收回至髋部时则暴露了,如图7-4所示。

从图7_77_10中,可看到截拳道与传统拳法出拳的差异。就截拳道 的拳法而言,手既能保护面部,也能保护身体的左右两侧。而传统拳法,仅

图7-8 图7-9 图7-10

图7-11 图7-12

图7-13 图7-14

使身体的右侧受到保护,见图7-7。在图7-8和7-9中,可看到采用截拳道 的拳手已完全将拳打出,而采用传统拳的拳手却仍处于出拳过程中。在图 7-10中,显示了两种拳法的落拳位置。

图7-11表示出,李小龙示范截拳道警戒式的出拳的距离比传统拳法的 出拳距离要短。显而易见,这正是他的拳头之所以打击目标快得多的原因, 就像在图7-8和7-9中所看到的那样。

出拳时,拳应保持竖立(即拳眼向上),而不应像传统拳法那样保持横 向(拳心向下),见图7-12,这将使出拳打得更远,如图7-13和7-14所示。 从图7-14的俯视图可以看出,李小龙的拳已击中对手,而对手的拳却未能 触及李小龙。

截拳道的前手直拳的优势是,它比传统拳法的出拳可多打出7~8厘米或 更多一些。在截拳道中,前短直拳(如图7-15所示)和前长直拳(如图7-16 所示)都是要运用的。短拳用于近身格斗,长拳用于中距离格斗。在图7-15 中,李小龙将左手放在右臂上,以示意长拳能多打出多远,见图7-16。

后手或“防御”之手应该一直高抬,以保护上身免遭对手的反击。后 手主要用于防御,并进行补充打击。如果一只手在出拳,则另一只手应收 回保护身体,或使对手的两臂不能做动作,以防他反击。后手应始终处于 对暴露的路线或缺乏保护的部位负责的位置,它还必须处于能跟随出击的 战术位置。

图7-15 图7-16 图7-17 图7-18

7.2 直拳

从图 7-17、7-18、7-19、7-20和7-21中,可俯视李小龙是怎样示范连 续出拳的:他先出右拳,接着出左拳,最后止于右拳。请注意,他两手的 密切配合以及双手所能做出的防御。然而无论是前手击打,还是后手击打, 落拳点都应该是一致的,可用鼻子尖作为指向点。

拳从鼻子前径直地打出并保持后手不动,是肯定优于传统拳法的,请 详见李小龙在图7-22、7-23和7-24中的示范动作。当前手向前打出去时, 后手要随时准备阻止或挡开打向自己的拳头,还要准备反击。在图7-22中, 李小龙的出拳虽然遭到局部的阻挡,但并未被挡住,而是击向了对手的脸。

在图7-25、7-26和7-27中,当李小龙的前拳遭受阻挡时,他便从自己 鼻子的正前方进行直接戳击,这个动作在径直戳向对手眼部的同时,也挡 开了对手打来的拳。当两只拳头几乎同时从同样的路线打向对手时,保持“中 线”出拳将占很大优势。

图7-19 图7-20 图7-21 图7-24

前手的位置,应是能让出拳容易,同时又使自己较为安全,如图7-28 和7-29 (俯视)所示,手应处于将来拳挡向一侧的位置。在图7-30中,当 拳向下方打去时,防御者几乎无法改变他的拳路了。

如同在“黐手”中所学的那样,肘部必须坚强有力,否则防御就会是 软弱无力的。若遭到拳打时,肘部可向左右两侧往返运动,切不可折向自 己的身体。一拳打出后,收拳至预备式时不要将手垂下。拳应当总是按照 出拳的同一平面或路线收回,以防反击,如图7-31、7-32和7-33。

图7-27 图7-28 图7-29 图7-30

图7-3 1 图7-32 图7-33

图7-34 图7-35 图7-36

7.3坏习惯

即便是一个好拳手也会有些坏习惯,但是这通常会因为他的速度快,对 时机和距离判断得好而得到弥补。如在图7-34、7-35和7-36中,李小龙猛 然向后,闪过了对手的一记直拳,并在对手垂手收拳给他造成可攻之机时,

打出了左拳反击。

在另一组图中,李小龙的进攻遭到了对手的阻挡,但当对手收回手准 备再出拳时,他则一变打了一个翻背拳,见图7-37、7-38和7-39。如果对 手抵住李小龙的右手使其无法做动作,见图7-37,且用另外一只手进行攻击, 那将会迫使李小龙以身体的冲击来进行防御。但是传统的拳法是将手收至 肋部,这样就给了李小龙一个变受阻为攻击的机会,见图7-38。当对手再 次出拳时,李小龙用后手轻而易举地截住了他,见图7-39。

有些拳手还有另一个坏习惯:在对打中把后手垂下,见图7-40和7-41。 在图7-40中,李小龙利用对手这点,在侧闪其拳的同时,用标指猛铲对手 的咽喉进行反击。

与一位优柔寡断的对手对垒时,你也能夺取优势。例如对手本打算发 出前手,但当手伸出一半时却又收成预备式,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便可 利用其动作,发出一个直拳而夺取优势。尤其是当他已向前迈出了一步时, 就更为有利。

还有一种拳手,虽然不时地挑斗,却又随意地撤离。在他即将触及对 方的手或交手时,手却没有保持这一位置,而是降低或放下了。结果给对 方快速、直接的拳击造成了可乘之机。 ^

在重击中,凭手腕的功夫可使手臂成为一件武器,好似一根实心的棍 棒锤。前臂是手柄,拳头就如同是锤头,见图7-42,拳要和前臂结为一体, 腕关节不可弯曲。在整个击拳过程中,要握紧拇指。拳头不得拧动,指关 节指向你身体运动的方向。

用前手击拳时,要不断地变换头部的位置,以防对手反击时挨打。要 使对手捉摸不透你。向前运动时,一开始头要挺直,尔后要根据情况变换。

另一个战术是,在出拳之前先做个假动作,以减少对手的反击。但是 每个动作都要做得简洁,切忌过多地做假动作或头部活动。可经常以前拳

双刺,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手,因为第二拳也许能打乱对手的时间节奏,为 尔后的连攻扫清障碍。

拳手有时过多地把重量或“身体”用到他的猛击上去,结果变成了推拳, 缺乏强大的爆发力。为使击拳有力,出拳时手臂和肩关节应始终放松。拳

头仅仅是在击中前的一瞬间攥紧,而且绝不能依靠挥动手臂去打击。

虽然有些拳手的预备姿势不错,但进攻时就把自己的空当暴露给对方 了,如图7-43。这种坏习惯,是由不正确的训练姿势造成的,如图7-44。 当用重沙袋练习时,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如图7-45。

还有些武术家用慢动作来练习拳术。然而他们却宣称,必要时他们可 以快速、有效地避开任何攻击,而不需要经过什么速度训练。

李小龙一贯强调:要想提高速度,必须练习快速运动。他说:“我不认 为在这世界上有一位短跑运动员,能只靠每天绕着跑道慢跑来打破纪录。”

7.4封手与撒手

指导肌肉收缩的是神经系统,没有得到其指令,肌肉是不会收缩的。一 个协调、默契的动作,是平时为增强神经和肌肉协调一致而进行训练的结果。 肌肉瞬间收缩和放松的精确程度,都依靠神经系统的指令。

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协调一致,是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和促进 的。每一个努力不仅增强了技巧,也使动作变得轻巧、果断和准确。反之, 将破坏或影响动作的协调性。

咏春拳注重封手和攛手的技术,图7-46和7-47表示出了做“黐手”练

图7-46 图7-47 图7-52 图7-53

习的情景。在图7-48中,当李小龙在“黐手”中不断旋转两手时,他可以 感到对手的劲力在不断地流动和化解。在某一瞬间,即当有空隙时,李小龙 便在旋转中用其左手重叠于对手的两手之上,如图7-49。随后,李小龙一 旦封住对手的两手或使其不能活动,他便向对手的面部发出一记直拳,见 图 7-50。

“黐手”是截拳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咏春拳中得来的。首先“黐 手”可以提高手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尤其在手对手的近战中,更具有价值, 它能挫败不具备这种技巧的对手。因为一旦提高了这种敏感性,对手的每 一个动作都能被轻而易举地破坏掉。关于“黐手”的更多的讨论,请见本 书67~71页。

在图7_57_527_53中,李小龙演示了“黐手”中的攛手技术。在图7_5

图7-54 图7-55 图7-56

图7-58

中,李小龙有意加大旋转,以收缩他两手间的空隙。当他两手间的距离最 近时,便用左手抓住对手的左臂,如图7-52中所示,在这一瞬间,他的两 手是互相交叉的。然后李小龙猛地将对手的手臂向自己怀中一带,同时用 翻背拳击其面部(见图7-53 )。

要了解更多关于封手与攛手的技术,可阅读严静海所写的咏春功夫,李 在后几年大量简化了他的“黐手”。他愿控制对手的能量中心,而且不脱手 地击打或擒拿。他愿从内侧攻击,如果他的对手一脱开,他就从内线进攻。

在贴身近战中,要学会用移动摆脱对手,并继续运用手法的技术。在 图7-54、7-55、7-56中,李小龙的对手试图利用中心线发出标指。他首先 试图将李小龙的手推向一侧,从而形成一个空隙,如图7-54。然后他试图 以标指突破李小龙的防御,但是在图7-55中,李小龙的反抗是强而有力的。 在图7-56中,随着李小龙采取的攻势,整个局势得到了转变。

虽然李小龙总是采用截拳道的警戒式站立姿势,如图7-57,为了显示 截拳道对咏春拳技术的演变,他故意站了一个经过改变的咏春拳姿势,如 图7-58。当他的臀部下沉时,身体略有后倾,不像标准的咏春拳手那样面 向对手端正地站着。李小龙采用的是右前式。

当对手以前手向李小龙的面部击拳时,如同7-59,李小龙以快速的反

应和戳击做了回击。李小龙利用中心线原理,使攻击穿透了防线直奔对手 的眼睛,同时也破坏了对手的进攻路线,如图7-60。

在前面的技术中,李小龙的对手在抢占中路的攻击方式中失败了,而 李小龙却获得了成功。其原因是这种技术不完全依赖于技巧和手法,也要 看各自的劲力如何。

在图7_587_61和7-62中,对手截住了李小龙的右手,而李小龙迅速 地顺手向逆时针方向划了一个小圈而得以摆脱,如图7-61。继而他以腰为 轴向左拧腰合髋,同时向对手的面部发出了一记右拳,如图7-62。

对付发起攻击却不够警惕的对手,李小龙采用旋转和刁抓的策略,如 图7-63、7-66、7-67。在图7-64中,对手用其前臂击打,并想迫使李小龙 的右手向下。李小龙为了确保安全,保持后手占据高位,并迅速转动手臂以 摆脱对手,见图7-65。当李小龙向前脚移动身体重心时,他不断地使出力量, 并始终保持肘的位置不动,然后迅速地用后手卡住对手的前手,如图7-66。 当对方的手不能动时,如图7-67,李小龙便迅速地发出一记翻背拳。

在图7-68、7-69、7-70和图7-68、7-71、7-72中,李小龙演示了遭 受攻击时的防御策略,以及当对手撤拳回去时如何进行追击和反攻。例如, 当对手向他的身体发出一拳时,李小龙稍微后撤,并用前手压住对手的拳头, 以阻止对手向纵深攻击,见图7-69和7-70。

当对手撤回手而要发出另一拳时,如图7-71所示,李小龙迅速地以标 指发起进攻,如图7-72所示,同时用左手截住了对手发出的第二拳。

眨眼,是当一物体向眼睛投来时的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但是在技击 和格斗中,这种反应必须加以控制,否则将影响防御和反攻。因为在眨眼 的瞬间,是来不及做出反应、发出反击的。而这样就会使你不知道难以捉 摸的对手此刻在哪里,相反对手却可以利用你的不足,借助进攻的假动作 而取得优势。他可以虚晃一拳,当你眨眼时,便发出攻击。

在任何形式的技击训练中,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养成任何 坏习惯,因为这将对自己十分不利。初学者最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在交战 中喜欢张着嘴,这可能是他在学习武术之前就养成的习惯,或者是因为他 身体不适而不得不通过嘴来呼吸。

当你张着嘴,就很容易被直接的一拳打破,如图7-73。

就是把舌头伸在外面,如图7-74。可以通过咬紧牙关,来习惯在进击、防 守和格斗中闭住嘴。在技击训练中,要紧紧咬住橡皮护齿套,以防止牙齿 脱落。

正确的击拳方法,是能够保护手和腕关节的方法。要以握紧的拳头去 击拳,拇指要紧贴在食指和中指之上,这样就不会受到挫伤。掌指关节是 拳头最坚硬的部分,因此要用这部分发出攻击,而不是用指头。

击拳时,腕关节要伸直并稳固,以防止扭伤。可以通过在稻草捆、帆 布袋或重沙袋上的练习来掌握出拳技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小龙日常截拳道步法移动 技法训练
▶李小龙截拳道中,像鞭子一样抽打对手的拳法!
咏春拳脚法图解教学及踢击原理
一拳定乾坤!格斗界的超级重拳揭秘 ~
职业拳手的组合拳为何这么厉害?解析十大能效组合拳的奥义
拳击干货丨关于前手直拳,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拳手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