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怀瑾先生对''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别解,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万水千山总是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句话过去的人解释为一个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如果照此解释问题就大了,难道一个智者就不能喜欢山吗?

南先生对这段话有自己独到的断句方式和见解,他认为孔子的意思应当是这样的:'智者乐水',智者的性情会像水一样,有流动性,有灵气,气质应当是飘逸灵动的;'仁者乐山',山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一般是稳健的,具有一种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度。结合生活的经验看,一般聪明的人多半是性格开朗、乐观活泼的,具有水的气质,仁者的性格多半是像大山一样沉静内敛。

水给人的印象是柔弱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可你知道它的韧性吗?水滴石穿呀!多么勇敢的斗士也只能适应它,和它斗气的结果总是不太好。它没有自己的形状,别人的形状就是它的形状。把它放进河里,它就成为飘带;把它注入坑里,它就成为平镜;把它灌入大海,它就成为浪花。它总是没有苦恼,太阳蒸发它,它就变成白云;高山阻隔它,它就成为瀑布。风吹它,它就舞蹈;雨打它,它就弹琴。关键是它'行险不失其信',泥泞能够荡平,顽石能够推倒,关隘能够闯过,大山能够绕行,悬崖能够跳下,高处成瀑,低处成湖,深处成渊可藏龙,浅处为塘可养虾。最不怕的就是陷阱,它填满了一个又一个,最终还不得意,依然平静如常。

再说山。你见过山在飓风中的姿态吗?它的皮毛在风中飘摇,可它的躯干动摇过吗?你见过山在雷电霹雳中的样子吗?霹雳不但没有削减它的高度,反而更加衬托了它的巍峨。你见过山在冰霜中的气质吗?它把冰霜作为自己最美的盛装。阳光下,它没有高傲,它让人站在自己的头顶上,找寻英雄的感觉;风霜雨雪中,它承载着它们,美化自己的环境,让人们欣赏另类的风景。有了山的特点,能浮躁吗?

照此解释我们才能和接下来的两句连起来,正是因为智慧的人活跃,什么事都看得开,有水灵动和随形的特点;仁德的人沉静,能坚守自己,有山肃穆稳重的特点。所以,智慧的人永远是快乐着的,而仁德的人善养气能够长寿。

进一步说,一个聪明人他灵活通透,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因为他已经把这些看透了,看透了一切也就清楚了,所以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想不开,因此他才会'乐'。仁者的性格因为像大山一样宁静安详,也像大山一样具有很博大的胸怀。一个人胸怀博大就会仁慈,对许多事不会吹毛求疵,很宽容。生活中那些长寿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很豁达的人,没有事情是他需要斤斤计较,长久放于心头的,所以'仁者寿'。

在南先生的解读下,我们终于明白孔子的真实意思,其实无关山水情,只不过要借助山水的秉性来表达人的区别。这样的解读才不会断章取义,更不会出现彼此解释不通、互为矛盾的现象。现在看来,通篇都是孔子在知人论世,这需要有很高的人生修为,还要有独具匠心的慧眼才能归纳出众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雍也篇》6.23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如何理解这段话?
长寿者有什么秘密?
6.23 知、仁、山、水,动、静、乐、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