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一点了:刘邵武重整伤寒杂病论少阳少阴...
最后一点了:刘邵武重整伤寒杂病论


少阳少阴合病
205.少阳病,背恶寒,心下痞,按之濡而热痛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206.病人脚挛急,背恶寒者,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207.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208.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楼瞿麦丸主之。
太阴阳明合病
209.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210.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21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可与白散。
212.病者脉浮,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213.病人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脉滑者,瓜蒂散主之。
太阳少阳太阴合病
214.病人胸腹胀满,发热恶寒,心烦,咳喘,咽干,小便黄赤,或呕吐,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若不喘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215.病人发热恶寒,咳喘吐涎沫,胸腹满,脉浮,烦躁者,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太阳少阳少阴合病
216.产后发热,背恶寒,头项强痛,心烦悸,咽干,面赤而喘者,竹叶汤主之。
217.病人脉浮,咽干,心烦悸,口眼斜,或拘急不得转侧,或身体不能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者,《古今录验》续命汤主之。本汤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218.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219.病人胁下有癥瘕,往来寒热,咽干,小便黄赤,脉沉弦者,鳖甲煎丸主之。
少阳少阴太阴合病
220.风引汤,除热瘫。
221.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厥阴太阴少阳合病
222.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干呕烦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合病
223.病人面色黄肿,短气,心烦悸,脉迟缓,头眩,胸满,大便溏,小便黄赤,咽干,发热,背恶寒,四肢烦重,或身痒而瘾疹者,侯氏黑散主之。
少阴太阴合病
224.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近效方》术附汤主之。
225.病人脉沉弦,心动悸,少腹满,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者,天雄散主之。
226.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下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227.妇人腹满,少腹里急,干呕,腹痛,心烦悸,月经不调,或兼崩漏者,温经汤主之。
少阴太阴厥阴合病
228.妇人腹满,羸瘦,心悸,短气,手足逆寒,脉沉小迟,甚者溏泄,疾行则喘,薯蓣丸主之。
小青龙汤加减五方
229.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230.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231.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232.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
233.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胃承气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七)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1)
标本中气(九)六经气化
倪海厦注金匮要略
来!来!来!研究一下《桂枝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