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的“末世”“避讳”否定了创作于乾隆朝

作者:王华东

蔡元培先生早就断言:“《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蔡元培)

土默热先生说:“明末清初的文人士大夫言必称‘末世’。……毛先舒在《与洪昇书》中感叹:‘末世风气险薄,笔舌专取刻薄自快,且借之为名高。’……书中累累提及的末世,指的并非仅仅是家族末世,而是全社会的末世;与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所说的末世,指的应是同一时代。”

台湾杜世杰先生在《红楼梦考释》中说:“天塌了才需要补,第一回说女娲补天,又说地陷东南,暗示天塌地陷,是亡国的写照。《桃花扇》对明朝灭亡多次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可见作者是经过亡国境遇。”

还有一些描述值得关注。

《红楼梦》书中批语都是用干支纪年,而不用顺治、康熙纪年,这是明末清初文人的纪年特色,显示了对清廷的不合作态度。乾隆朝以后才逐渐改变。

书中的避讳问题特别值得关注。康熙朝的文化管制相对宽松,而雍乾两朝却非常严厉。

台湾红学家潘重规在《红楼血泪史》一书中对此有明确的论述。如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看到二月月令内有“玄鸟至”的“玄”字,犯了康熙玄烨的讳,纵然缺一笔,仍是触目惊心,不觉感痛,所以命令将所有“玄”字,都写作“元”。今天千字文的“天地玄黄”,都变成了“天地元黄”,就是这个原因。还有乾隆朝,举人王锡侯编一部名叫《字贯》的字书,凡例中列举清帝玄烨、胤祯、弘历等名字,仅仅缺写每字的末笔,未将字样拆开分写,虽然照避讳例缺写末笔一划,还是兴起了一件大大的文字狱。当时谕旨云:“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律问拟,以申国法,而快人心。”

在这样严刑峻法管制的时期,《红楼梦》却处处有不避国讳、公讳的文字出现:

1、有的抄本不避“玄”字。康熙名玄烨,甲戌本不避,庚辰本有几个玄字也不避,如“玄墓山”。有几个缺末笔,还有弦、眩、炫等字,有避有不避。

2、不避“琏”字。乾隆次子名永琏,乾隆即位后,即密旨定永琏为皇太子,不料乾隆三年逝世,谥皇太子永琏为端慧皇太子。按理,这个公开的皇太子的讳也需要避的。乾隆九年的谕旨还规定,宗室命名不得僭用内廷拟定字。《红楼梦》里贾琏的琏字却偏偏与皇太子永琏的琏字相同,竟像是故意冒犯似的。这是极其耐人寻昧的事情,很难想象乾隆朝的曹雪芹会这样写!

3、不避亲王名讳。清廷规定,凡内外小臣,名与诸王大臣同者,酌量改易(见《永宪录》)。这就是说,遇到亲王、郡王的名字,是要敬避的。无独有偶,《红楼梦》第二回介绍贾府祖宗时出现了一个贾代善。这代善二字,恰恰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的名字。这种安排,也是令人惊愕的。

4、不避乾隆即位前的封号。乾隆在即位之前,原封为“宝亲王”;即位之后,也可以说是“宝皇帝”了。《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借鸳鸯之口写道:“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我横竖不嫁人就完了。”严格地说,这宝皇帝三字也是有风险的。

5、不避皇帝专用字。乾隆年间,有一个文墨不通的廪生名叫韦玉振,他在刊刻他父亲的行述里有“于佃户之贫者,赦不加息,并赦屡年积欠”等语,被地方告发“殊属狂妄”,兴狱严讯。原来在专制时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用这个赦字,所谓“皇恩大赦”是也。奇怪的是,《红楼梦》里竟有一个贾赦,字恩侯,这个名字也是起得胆大妄为,很有不敬的味道。

6、书中有很明显的颂明贬清,甚至骂清的语句。清代文字狱中,在“明”“清”两字上遭杀身之祸的比比皆是。清朝统治者害怕汉族知识分子追念“先朝”,诋毁“圣朝”,因此强迫要求把清朝的国号抬写,对“明”字更不许与颂扬的字联在一起。例如李驎《虬峰集》有“杞人惊转切,翘首待重明”之句,戴昆《约亭遗诗》里有“长明宁易得”之句,徐述夔《一柱楼诗稿》里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之句,还有吕留良“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之句,都被认为是“反清复明”,罪大恶极。《红楼梦》里赫然出现了“大明宫”。黛玉掣的签是“风露清愁”。《红楼梦曲》的主题就是“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其“怀金悼玉”的表面意思是“拥有金悼念玉”,而“怀”字古汉语还有“怀恨”的意思,结合《红楼梦》主旨把“怀金悼玉”理解成“恨金悼玉”也完全可以。闹学堂茗烟骂金荣:“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骂“金”跟骂“后金”、“大清”、“爱新觉罗”没啥区别,在满语中“爱新”为金的意思。

书中“大明”二字触犯忌讳,程、高付刻前还删改不尽,到百二十回刻本时才将“大明”二字全部删去。此外,还有湘云的酒令词“双悬日月照乾坤”,“日”与“月”合起来就是个“明”字,在明遗民诗词中常见,如抗清名将张煌言的诗句:“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抗清名将陈子龙的诗句:“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张煌言)

7、不避胡虏、夷狄、膻腥。《红楼梦》庚辰本第六十三回,写芳官番装,宝玉给她起个番名叫“耶律雄奴”后来索性叫“野驴子”。接着,发了一番议论,以“大舜之正裔”自居,大谈其匈奴、犬戎,“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 《红楼梦曲-世难容》有“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膻腥”一词在古代有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习或其所建立的政权蔑称的意思。例如,(明)梁伯龙《拟出塞》曲:“音书难倩。况万里膻腥,更谁访红颜薄命?”清代的很多文字狱,都因为牵涉到“夷夏之防”,对北方少数民族,包括满族用了一些贬低性侮辱性的称号,结果大狱迭起,株连无算。雍正十一年,清廷为此重申禁令,凡刊写书籍,一律避胡虏夷狄等字,再犯者照“大不敬”律治罪。到乾隆年间,甚至连宋人骂辽、金,明人骂元的书籍都要一律焚毁。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是旗人曹寅之孙曹雪芹,他为什么要不顾性命写这类犯忌讳的文字呢?!

从以上不避讳的例子很容易使人想见,《红楼梦》一书应该产生于雍正朝之前,更可能是清初,不可能是文字狱特别惨烈的乾隆朝,更不可能是旗人曹雪芹所写。孔尚任的《桃花扇》,悲悼明亡,结尾《哀江南》便唱出“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的哀音。洪昇的《长生殿传奇》也有“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的弹词。

《红楼梦》书中反复提到“末世”,已暗示是改朝换代的明末清初。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说道“《桃花扇》一剧,……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中的“末世”,中国文坛公认是明末清初的末世,而《红楼梦》里的“末世”,为什么要把它限定在乾隆年间,甚至说成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末世呢?这是受胡适的错误影响,怕否定乾隆朝的曹雪芹而有意回避真相!这不是科学的学术态度,是欺骗红学爱好者,必须尽快拨乱反正!

———————————————————

校对: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石头记》作者问题的辩论(下)
论 ''琏'' 字非国讳
《红楼梦》可能使用了大量剪切粘贴技术,所以广泛共鸣
“闻香识果”------兼答读者的问题
如果老子是乾隆,汝等瓜娃子连《红楼梦》都没的睇
《如懿传》中九岁就夭折的男孩,却让嘉庆在继位前下跪磕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