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良品种

淀粉加工用

苏薯3号:原系号83-1-289,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1983年从徐薯18x群力2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1990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顶叶、叶均为绿色,叶形心脏形带齿,叶片大(12.5厘米x13.8厘米),叶脉浓紫,叶柄绿,柄基波紫,柄长30厘米,茎色绿带紫,茎端茸毛多,中蔓型,最长蔓长172厘米,茎粗9毫米,节间长4厘米,基部分枝8个。薯皮红色,薯肉白色,薯皮光滑,薯块纺锤形。薯块萌芽性好,出苗早,苗量多,栽插返苗快,茎叶生长势旺盛。株型疏散,中期生长快持续期长,后期下部叶片易黄衰。结薯迟,中后期膨大快,结薯整齐集中,上薯率较高,单株结薯5个-7个。春夏薯型,耐肥,耐渍,不耐旱,高抗根腐病,感茎线虫病,耐贮性中等。薯块烘干率29.6%,比徐薯18高1.26%,薯干淀粉含量68.7%-73.6%,鲜薯可溶性糖含量3.16%,粗蛋白质2.04%,粗纤维2.21%,熟食味中上等。分布地区及利用

价值:适于长江流域肥水较好条件的地区种植,目前已在江苏、安徽省北部及河南省部分地区推广种植。一般亩产1795千克-2173千克,平均较徐薯18增产10%,是工业原料用和饲料兼用型品种。
  栽培要点;稀排种,培育壮苗,排种密度15千克/平方米,每亩密度3000株-4000株,注意增施肥料,后期如较干旱应适当灌溉。

  
豫薯3号:原系号25-71,由河南省漯河农业科学研究所1980年从徐州941x新大紫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顶叶及叶绿色,叶心脏形,叶片大,叶脉微紫色;叶柄绿色,长17厘米,茎绿色,粗7毫米;短蔓型,最长蔓长110厘米.茎端茸毛少,节间长6厘米,基部分枝6个-9个,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薯块萌芽性优,幼苗和茎叶生长势强,结薯早而较集中;耐湿性强,耐早性中等,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耐贮藏。薯块烘干率27%-30%,薯干淀粉含量59.57%;粗纤维3.82%,还原糖23.5%,熟食味中等。分布地区及利用价值:已在河南省漯河、许昌、平顶山及河北省唐山等地区推广。产量较徐薯18产15%以上。
  栽培特点:春夏种植皆宜,更适于丘陵、山地春薯区和茎线虫病区种植。每亩密度春薯2500株一3000株,夏薯3000株-3500株,并要注意浅栽。
  
豫薯9号:原系号平2-25,是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所与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豫薯7号为母本,绵粉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1995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产量表现:平均亩产2300千克左右,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烘干率25%以上,稍低于徐薯18。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片浅复缺刻形,中长蔓,茎色绿;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薯肉白色。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耐早耐瘠薄。
  栽培要点:①春、夏薯均可种植,以春薯为好。②适宜不同地力水平,特别是丘陵早薄地种植。③起埂栽植,配方施肥。④密度以每亩3500株为宜。

  
苏薯7号(徐54—1):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济薯10号为母本,AIS0122-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1996年育成的。1992年-1996年33点次试验结果平均亩产2 181.4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18.2%,薯干增产15.5%。亩产鲜薯2300千克-2500千克。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心脏形,叶脉紫色,茎色绿带紫;蔓中长,分枝5个-7个,生长势强;薯皮红色,光滑,薯肉白色,薯块纺锤形,干率29.9%;结薯整齐,单株结薯数4块-5块,上薯率高,薯块膨大快,后劲大;萌芽性好,出苗快、多,薯苗健壮,采苗量大。高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耐早性强。
  栽培要点:培育适龄壮苗,排种量控制在18千克/平方米左右,及时将足龄苗栽入采苗圃;合理施肥,基肥氮、磷肥配合,控制追肥,防止旺长;适于山区及早地种植,平原洼地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以排涝除渍;适宜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地区种植。

  
鲁薯3号:原系号79—555与79—709,又名烟薯13号,系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从徐薯18x美国红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1989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地上部茎叶均为绿色,叶尖心脏形,叶片较大,叶柄长21厘米,茎端茸毛多,茎粗7毫米;中蔓型,最长蔓长213厘米,基部分枝10个;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薯块纺锤形;薯块萌芽性较优,出苗数量较多,苗粗壮,栽后返苗快,分枝封垄早,田间长势强,蔓叶增重快,T/R值较大,薯块后期膨大快;能抗多种病害,即抗茎线虫病、根腐病、黑斑病,根结线虫病,抗旱耐瘠性强,适应山地生长,但耐涝性差;耐贮藏;薯块烘干率25.9%,薯干淀粉含量63.39%,可溶性糖7.82%,粗蛋白质4.78%,粗纤维4.28%,茎、叶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89%和26.02%。分布地区及利用价值:本品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烟台、河南省洛阳市和河北省卢龙等地,适合在各种病害同时为害的地块种植,增产显著。另外,本品种茎叶产量高,较徐薯18高57.0%,茎叶蛋白质含量较高,茎叶增重快,具有饲用价值。
  栽培特点:适合山丘有一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发生的田地栽种,育苗宜采用高温催芽法,以利早萌芽,多出苗。

  
鲁薯7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南丰为母本,91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多抗性突出,抗根腐病、黑斑病和茎线虫病。全国北方2年区试结果,鲜薯亩产1499.7千克,比徐薯18减产0.02%;薯干亩产455.6千克,薯18增产4.07%;淀粉亩产294.3千克,比徐薯18增产5.49%。该品种叶片均为绿色,茎色绿带紫,叶心脏形;薯块纺锤形,薯皮色紫红,薯肉淡黄色,烘干率30.01%,淀粉率19.74,抗旱性、萌芽性好,适宜多病干旱地区种植。

 
 豫薯6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红2为母本,禺北白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1991年5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1994年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品种使用及淀粉加工用均可。其突出特点表现在:①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夏薯平均亩产2500千克,比徐薯18增产15%以上。②早熟。栽后100天亩产鲜薯达2000千克,比徐薯18增产18%,可早收15天。③多抗。抗黑斑病、茎线虫病,较抗根腐病,且抗旱、耐肥。④品质好,含多种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是良好的营养保健食品;烘干率27.6%;茎叶含蛋白质高,是较好的青饲料。⑤薯蔓短,株型紧凑,适于与玉米、小麦、烟叶等作物间作套种。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片心脏形,茎长1米-1.5米,茎色绿;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薯肉淡黄;熟食味中上等。
  栽培要点:①育苗时排薯宜稀,20千克/平方米左右。②生育期100天以上。③密度为:春薯每亩3500株-4000株,夏薯4000株-4500株。④春、夏薯均可种植。⑤不宜在重根腐病地区种植。

  
豫薯7号:系河南省泌阳县农科所与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共同以南丰为母本,以徐薯18选78-2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9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淀粉率高,淀粉增产明显,萌芽快,耐贮性好。产量表现:夏薯试验每亩鲜产1721.4千克,薯干570千克,淀粉389千克,分别比徐薯18增产4.4%、17.8%、22.8%;春薯产量可达3000千克。
  特征特性:顶叶紫色,叶心脏形,蔓长中等(平均1.5米),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淀粉率高、质量好,薯块纺锤形且整齐,大薯率高;较耐肥水,耐瘠薄,抗旱,适应性较广,中抗黑斑病及茎线虫病,不抗根腐病。烘干率30%-35%,淀粉率20%-25%。
  栽培要点:①适宜春夏薯无根腐病区种植。②起埂栽插。③每亩种植3000株-4000株。④适合无根腐病地区各种肥力条件的地块种植。

 
 豫薯8号:是由洛阳市农科所以蓬尾为母本,以小白藤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93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突出优点是:淀粉产量和薯干增产明显,高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耐旱耐瘠,而且食味好。产量表现:夏薯试验每亩鲜产1804千克,薯干529.5千克,淀粉400.7千克,分别比徐薯18增产4.6%、13.8%、11.3%;春薯产量更高。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浅复缺刻形,中长蔓(平均2米),薯皮紫红,薯肉白色,薯块呈纺锤形,耐贮藏;烘干率平均33.1%,淀粉率平均22.5%,薯干品质较好。
  栽培要点:①适宜中低产区种植。②栽植密度每亩3000-3500株。③选择无茎线虫病区种植。

  
豫薯12号:原系号宛89-13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以徐78-28作母本,以群力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特征特性:顶叶色绿,叶脉色紫,茎色绿带紫,叶形浅复缺刻,叶面有凸起,中长蔓;单株结薯2个-3个,薯块纺锤形,紫皮白肉,结薯集中整齐;大中薯率高,烘干率29.3%,淀粉含量高,相当于徐薯18,富含可溶性糖(5.36%)和蛋白质(5.68%),食味好;耐早、耐涝、耐瘠,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不抗黑斑病。产量表现:该品种于1993年-1995年连续3年参加省区试,199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鲜产、干产均居第一位。夏薯一般亩产2400千克,较对照种77-6增产20%左右;薯干一般亩产700千克,较对照种增产20%左右。
  栽培要点:起垄种植,单双行均宜。栽插密度:春薯每亩不低于3000株,夏薯每亩不低于3500株。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适于河南省各地春夏薯区种植。

  
绵粉1号:原系号82-1564,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2年从79-14x79—96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特征特性:顶叶紫色,叶浓绿色,叶形心脏带齿,叶片大、叶脉紫色,叶柄绿色,柄长15厘米,茎色绿带紫,茎粗0.8厘米,最长蔓长150厘米,茎端茸毛少,节间长6厘米,基部分枝8个-10个;薯皮黄色,薯肉黄白色,薯块下膨纺锤形;薯块萌芽性好,幼苗生长势中等,分枝多,株型疏散;长势中等,结薯早而集中,结薯位置浅,上薯率高;诱导开花性好;耐旱性较强,耐湿、耐瘠性差,较抗黑斑病,耐贮藏性中等;薯块烘干率37.7%,薯干淀粉含量71.3%,可溶性糖7.41%,粗蛋白质4.94%,粗纤维2.56%;熟食味差,味甜。可在四川省绵阳、河南省社旗县等地作淀粉品种开发利用。鲜薯亩产较徐薯18减产10%以上,淀粉亩产比徐薯18增产20%。
  栽培要点:耐瘠性较差,适宜无根腐病区、肥力较好的丘陵区和排水较好的平原区作春夏薯栽种。每亩密度3500株-4000株。施足底肥,薯块膨大期增施追肥。

  
遗字306: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83年从南丰x徐薯18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特征特性:叶绿色,叶片心脏形,叶脉紫色,叶柄绿色,柄长18厘米;茎色绿带紫,茎粗6毫米,茎端茸毛多,节间长6厘米,最长蔓长346厘米,基部分枝10个;薯皮紫红色,肉淡黄色,薯块长纺锤形,无条沟;薯块萌芽性好,栽后返苗快,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但在肥水充足条件下易徒长;耐旱性极强,抗黑斑病,耐贮藏;薯块烘于率33.O%,淀粉含量26.3%,可溶性糖3.34%,粗蛋白质1.84%,氨基酸总量为3.705%,粗纤维1.66%;熟食味甜面且带香味;产量比徐薯18增产8.2%,薯干增产22.8%,淀粉增产28.3%;已在安徽、河南等地引种推广,淀粉颗粒大而均匀,是食用和工业兼品种。
  栽培要点:在平原肥水条件较好的无根腐病地区种植,增产潜力大,每亩密度3000株-3500株。也适于山坡丘陵旱涝地,每亩密度4000株-5000株。

  郑02-21:
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济78066为母本,绵粉l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突出优点是抗多种病害(如抗茎线虫病、高抗根腐病),抗旱,淀粉增产明显,萌芽性好,适宜多病区淀粉加工和商品苗场需求。亩产鲜薯
2043.1千克,薯干亩产616.0千克,淀粉亩产406.0千克,分别比徐薯18增产11.5%、11.4%、11.5%。烘干率29.8%,淀粉率19.6%。薯干品质优良,熟食味较好。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脉绿带紫色,茎色绿,叶片深复缺刻,叶片较大,蔓长中等,地上部长势强。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耐贮藏;且萌芽性特好。
  栽培要点:①适宜河南省各地春夏薯多病混生区种植。②春薯密度3000株,夏薯密度3500株左右。③萌芽性好,适当稀排薯。

  
徐薯18:原系号73-2518,系徐州地区农科所1972年用新大紫为母本,52-4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
  特征特性:顶叶和叶色均为绿色,叶脉、叶基、叶柄均为紫色,叶心脏形带齿或裂单缺刻;中蔓型,茎绿带紫色;薯块长纺锤带条沟,皮色紫红,肉色白;切干率29%-32%,比胜利百号高2%-4%;食味和薯干质量中等,综合性状好,萌芽性好,出苗早而多,生长势强,结薯较早,中期膨大快,后期不早衰,抗旱,耐贮藏,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抗根腐病(烂根病),但不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产量表现:1978年引入河南省,经河南省农科院及商丘、许昌、新乡、南阳地区农科所试验,平均鲜薯较胜利百号增产25%,薯干增产40.6%。现在全省各地都大面积种植,目前仍是河南省当家品种。
  栽培要点:丘陵、山区、平原春夏薯均可种植。②春薯每亩3000株左右,夏薯每亩3500株左右。③注意防治黑斑病。④栽插时浇足窝水,地上部留3片叶。⑤茎线虫病地区不宜种植。

  
梅营1号
  品种来源:由正阳县新优良种研究繁育示范中心杂交育成。 
  品种特征: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片心脏形。茎绿色带紫,中蔓。薯块纺锤形,皮色紫红,肉白色。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大薯率高,萌芽性优。熟食味道面甜,食用与打粉兼用。耐旱、耐肥。
  产量表现:该品种突出优点是“两高一优”,即产量高、淀粉率高,品质优良。经驻马店、周口、平顶山、许昌及湖北、武汉等多地试种,该品种增产性能突出,平均每亩(666.7平方米)产春薯4000千克以上,夏薯3000千克以上,比徐薯18增产10%-20%以上。经过农业部测试中心分析化验,该品种淀粉率高达26.07%.比徐薯18提高5%-6%,是目前淀粉含量最高的甘薯新品种。另外,该品种鲜薯每100克含粗蛋白1.3496、粗纤维1.11%、维生素C27.8毫克,品质优良。
  栽培要点:适合丘陵、山区、平原春夏薯加工区种植。栽种时注意深耕足肥。高产田氮、磷、钾适宜比例为1:1:2;壮苗早栽;埂栽密植;适宜栽种密度每亩(666.7平方米)春薯 3500-4000株,夏薯每亩(666.7平方米)4000-4500株;促控结合,少施氮肥,多施钾肥、磷肥。一般情况下,每亩(6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硫酸钾 20-25千克。注意控制旺长,防旱排涝。

  
豫薯13号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济 78066为母本,绵粉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抗多种病害(如抗茎线虫病,高抗根腐病),抗旱,淀粉增产明显,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多,苗壮。适宜多病区淀粉加工和商品苗市场需求;每亩(666.7平方米)产鲜薯2043.1千克,薯干单产616.0千克,淀粉单产406.0千克,分别比徐薯18增产11.5%、11.4%、11.5%。烘干率29.8%,淀粉率19.6%。薯干品质优良,熟食味较好。 
  特征特性:该品种顶叶绿色,叶脉绿带紫,茎色绿,叶片深复缺刻形,叶片较大,蔓长中等;地上部长势强。薯块纺锤形,茎皮紫红色,薯肉白,且萌芽性特别好。
  栽培要点:适宜河南省各地春夏薯多病混生区种植。春薯密度每亩(666.7平方米)3000株,夏薯密度3500株左右。萌芽性好,适当稀排播。

  
皖薯3号
  该品种淀粉含量高,是以淀粉为原料的工业用夏薯新品种。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徐薯18和L4-5,通过有性杂交的实生苗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茎尖及叶片均为绿色,叶脉紫色,叶片为心脏形或带浅复缺刻,叶片较大。茎绿带紫色,较粗壮,分枝数 10-12个,长度中等,属匍匐型品种。薯皮红色,薯肉白色。结薯早,较集中紧凑,大、中薯块率80%以上,甘薯主要营养成分以薯干基平均值计算,蛋白质3.9%,淀粉77.35%,总糖量 5.27%。在1990年-1991年,全国北方大区甘薯新品种区试验中,夏薯两年平均薯干产量比徐薯18增产10.9%。1992年在全国北方大区夏薯生产试验中,鲜薯产量15.2吨/公顷,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15.2%。
  在田间生产中,耐旱耐湿性较强。耐贮藏,高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不抗茎线虫病。
  (3)栽培要点:以采用较高温度(32摄氏度-35摄氏度)育秧,稀排薯为宜。合理种植密度,夏薯5.25万株/公顷。基肥用优质有机肥掺过磷酸钙375千克/公顷,插秧后20天追复合肥225-300千克/公顷。生产过程中,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
  (4)适应范围:该品种在1992午安徽省和199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均通过审定。根据统计,1988年-1992年安徽省蚌埠市累计推广1.27万顷,1992年在宿县地区推广7000公顷,现在安徽省种植较多。

  
皖薯4号
  该品种淀粉含量及甜度较大,薯肉白色,适于食品加工及化工原料用,为工业及食用新良种,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安徽界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阜薯2号和农林11号有性杂交种实生苗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顶叶和叶片均为绿色,叶脉为紫色,茎绿带紫色,薯茎蔓生较长,粗度0.7厘米,每株分株数8个左右。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略带紫晕。结薯早,单株结薯4-5块,结薯较集中,薯块整齐,大薯率80%以上。品质以干基平均值计算,蛋白质2.98%,淀粉76.21%总糖量 6.0%。
  据1990年-1991年在全国北方薯区试验中,两年平均与徐薯18相比鲜薯增产20.8%,薯干增产23%。1992年在全国北方夏薯生产试验中,鲜薯和薯干的产量分别比徐薯18增产6.5%和12.71%。生长期:春薯150天左右,夏薯120天为宜。高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不抗茎线虫病。耐瘠力较差。
  (3)栽培要点:早育苗,适时早栽秧。春薯合理密度为 4.5万-5.25万/公顷,夏薯5.25万-6万株/公顷。该品种耐肥水;宜在耕作层深厚较肥沃的土壤中栽培。
  (4)适应范围:1992年和1994年,分别在安徽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合在肥水条件好的、无线虫病的黄淮春薯区种植。适应范围较广。

  
皖薯197
  该品种淀粉含量高、产量大、抗黑斑病,是工业原料用型优良品种,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32-12作母本,通过放任授粉的杂交种实生苗后代选育而成,原系80-197,1989年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
  (2)特征特性:该品种顶尖叶片绿色,叶脉和茎蔓为绿中带紫色,叶片形状为心脏形;茎蔓长度中等。薯块为短纺锤形,薯皮浅红色,薯肉白色或带紫晕。
  块根萌发性好,出苗多而且整齐,苗细,质量较差,但是栽后缓苗快;茎叶前、中期生长旺盛,后期不早衰。结薯早,每株结薯数3-5块;大、中薯率70%以上。薯块在前期膨大慢,但中、后期膨大较快,丰产性能好。 
  经过4年19个点的夏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为29.5吨/公顷,烘干率31%,淀粉含量为25.18%;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此徐薯18增产8.64%、12.8%和13.26%。每100千克薯干比杂薯干多出酒精3.13千克。熟食味甘面香甜,切片晒干易干,是一个良好的食用兼工业原料用型高产品种。但在干旱年份增产幅度下降。
  高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不抗茎线虫病。
  (3)栽培要点:育苗时,稀排薯,以20千克/平方米为宜,以促使秧苗健壮,量不要过大,否则秧苗细弱,影响生长。插秧前施足基肥,早追肥浇水,以促使前期地上部秧苗早长快发,促使其更好的发挥中、后期薯块增重快的优势。
  合理密度为春薯4.5万-5.25万株/公顷,夏薯5.25万-6万株/公顷。有根腐病的地块不能种植。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
  (4)适应范围:适宜在安徽省甘薯生产区广泛推广种植。

  
浙薯2号
  该品种结薯早,前期生长快,90天即有好收成;淀粉含量高,是一个工业用型良种。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78年用宁薯1号为母本,以近缘植物乌干达牵牛花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种实生苗选育而成。1988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特征特性:顶尖浅绿,叶片及茎绿色;叶片心脏形,茎短,中等粗度,属半直立型品种。薯块纺锤形或圆桶形,外形美观。薯皮红色,薯肉浅黄色。单株结薯2-3个。 
  种薯萌发性中等,秧苗粗壮,长势旺盛。结薯早而较集中,薯块前期膨大快,后期膨大增重缓慢。茎叶生长前期旺,中期稳定,后期有早衰现象。味道属中上等。大薯率高,鲜薯烘干率26%-30%,淀粉含量18%左右。抗黑斑病及耐旱耐瘠能力都比较差。不抗薯瘟病。适宜早收,供应市场。一般生长3个月,产量可达到22.5吨/公顷,比其他品种增产30.5%。该品种适宜同其他作物间作套种。
  (3)栽培要点:由于薯块萌发性较差,育苗需要较高温度催芽,以增加出苗率。据该品种前期生长快的特点,如能和其他作物兼作套种,因该品种收获早,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总效益。适宜种植在较好的土地上,合理种植密度6万株/公顷左右。夏薯耐贮藏力差,宜用秋薯留种。
  (4)适应范周:适宜在浙江省夏、秋薯区肥水好的土地上栽培,一般都能获得较好收成。
  

食用加工用


  豫薯11号:食蔬用兼型,原系号农大28—6,系河南农学院和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遗字138母本,“文革”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共同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全年平均亩产约2100千克,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
  特征特性:地上茎叶均为绿色,叶片心脏形,中长蔓;薯块锤形,薯皮白色,肉橘红色;耐贮藏,高抗茎线虫病、黑斑病,抗旱、耐寒;品质优良,可溶性糖含量5.0%,且每100克鲜薯素C 20.15毫克,胡萝卜素0.67毫克,地上茎叶可作蔬菜食用。

  
郑红11号:原系号8110-1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食物研究所1980年以红旗4号为母本,宁薯1号为父本,经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该品种突出优点是:烘烤熟食品质优,高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夏薯产量与徐薯18相当,春薯产量比较突出,一般地力水平亩产在2000千克以上。品质方面:可溶性糖含量达3%以上,且胡萝卜素、维生素含量较高;薯肉色橘红,薯块均匀好看。
  特征特性:顶叶色绿、叶形浅缺刻,叶片较大,茎色绿,蔓长中等,薯皮红黄色。
  栽培要点:适于春薯及麦垄套种;每亩3000株左右;重施基肥,补施磷、钾肥;适宜根腐病、茎线虫病区种植。

  
豫薯10号:原系号商52-7,系商丘地区农科所以红旗4号为母本,19-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1996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①特别高产。鲜薯平均产量,夏薯每亩4000千克以上,春薯达6000千克以上,鲜薯产量比徐薯18增产达1倍左右。②特别早熟。栽后80天,平均亩产可达3000千克以上,且每年可栽两季。即第一季为4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二季为7月下旬至10月下旬。第一季鲜薯早上市,第二季留种。③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④适宜油炸薯片加工兼蔬菜用。⑤蔓短(1米左右),适宜间套作。缺点是:烘干率太低(15%-20%),不适宜淀粉加工,熟食味淡,品质较差。
  
特征特性:地上部整个植株均为绿色,叶片浅绿色,特别耐肥水,较耐旱。
  栽培要点:①适合春、夏、秋薯种植。②春薯亩栽3500株,夏薯3500株-4000株。③双季薯密度头季3000株,二季4000株-4500株。④不翻秧。⑤遇早灌水。⑥后期脱肥时及时迫肥。⑦生育期90天以上。

  
冀薯4号:原系号冀18-1,是由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以鸡蛋黄为母本,宝石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1992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突出优点是熟食味好、细甜、纤维极少、薯皮光、外形好,是目前国内食用优质品种之一。鲜薯产量与徐薯18相当,春薯亩产2500千克以上,夏薯亩产平均在1500千克左右,烘干率27%左右。可溶性糖3%以上,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较高。 
  特征特性:顶叶绿带褐色,叶形浅缺刻,茎叶绿带紫,茎长中等;薯皮色红,薯肉橘红色,薯块纺锤形。缺点是萌芽性、耐早性较差,不抗根腐病。
  栽培要点:①适合中等地力、无根腐病地区种植。②育苗时所需苗床温度稍高。③栽时施足底肥,促前期早发棵。④密度每亩3500株。⑤夏薯生育期100天左右。

  
豫薯5号:原系号342-5,是由河南省南阳地区农科所以野生种为母本,以南203为父本进行杂交,与理化诱变相选育而成的。1990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产量表现:夏薯试验鲜薯产量平均亩产2250千克,比遗字138增产30%以上,比徐薯18增产15%以上。品质方面:可溶性糖含量3.77%,每100克鲜薯含胡萝卜素2.87毫克,维生素C 8.9毫克。薯肉橘红色,熟食软甜,高抗根腐病,抗旱性强。但不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 
  特征特性:顶叶绿带褐边,茎、叶绿色,叶片心脏形,中等薯块;薯块纺锤形,皮色红,烘干率25%左右;结薯集中,商品薯居多;种薯萌芽性及耐贮性不及徐薯18。 
  栽培要点;①种薯育苗采用高温催芽,提高出苗量。②春夏薯均可种植,以夏薯为好。③密度春薯每亩3500株,夏薯每亩4000株。④收获必须在霜降前后3天内进行,以防受冷害。 

  
苏薯4号: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73-51为母体,以百年薯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特征特性:苏薯4号的顶叶、叶均为绿色,叶形深复缺刻,短蔓形;薯皮红色,薯肉橘红色,薯块纺锤形,结薯集中。鲜薯产量,江苏省生产试验比徐薯18增产19.9%,长江流域区试比徐薯18增产23.6%。高抗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不抗根腐病;每100克鲜薯含胡萝卜素3.7毫克,可溶性糖含量4.22%,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也较高。
  栽培要点:栽插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适于在城郊种植,作食用或食品加工用。根腐病地区不宜种植。

  
苏薯8号:原系号南京88-10,是由江苏省南京市农科所以苏薯4号为母本,以苏薯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江苏省区域试验表现为增产突出,食味较好。1994鲜薯亩产2823千克,增产64.6%,薯干亩产664千克,增产25.4%;1995年鲜薯亩产3 516千克,比对照徐薯出增产56.3%,薯干亩产840千克,增产19.7%。鲜、干薯产量两均居首位,鲜、干薯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烘干率25%,比对照低4.2%。
  特征特性:短蔓,半直立型,分枝多,叶呈深复缺刻形,顶叶绿,叶脉紫,结薯早而集中;薯块纺锤形:薯块整齐,大薯率和商品薯率高,薯皮紫红,薯肉橘红,熟食味佳,抗旱性强,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不抗根腐病。

  
豫薯4号:原系号洛80-71,是由河南省洛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80年从济南红x宁薯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1990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顶叶淡绿色,叶绿色,叶片较小,心脏形,叶脉紫色,叶柄绿色,柄长25厘米,茎绿色,茎粗6厘米,中蔓半直立,最长蔓长154厘米,基部分枝8个-12个。薯皮土黄色,肉色黄带微红,薯块纺锤形,薯梗黄色。薯块萌芽性好,幼苗长势强,栽后返苗快,长势中等。结薯集中整齐,结薯部位浅,后期膨大快。诱导开花性差。耐早,较耐肥,耐贮藏。高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感茎线虫病。薯块烘干率27%,淀粉18.4%,粗蛋白质4.14%,粗纤维2.14%,每100克鲜薯含维生素C 50.34毫克。蒸煮后薯肉深橘黄色,熟食味面甜带香,适口性好。
  鲜薯亩产比徐薯18、遗字138分别增产10.6%和 26.7%。已在河南省洛阳、许昌、漯河、驻马店、郑州、开封、安阳等地市推广种植,适于食用和加工用。但不宜在茎线虫病区种植。每亩种植密度3000株-3500株。

  
北京553 
  品种来源:原系号50-553,系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0年从胜利百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特征特性:该脱毒薯顶叶褐色,叶浅缺刻,茎叶长势强,叶脉与茎均为紫色,薯皮黄褐,薯块长圆筒形,薯肉橘黄色,食味软甜;耐旱、耐肥,抗茎线虫病,不抗根腐病。单产一般20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4500千克。经脱去病毒培养出的北京553脱毒薯种比未脱毒薯种增产40%左右,薯块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多,苗壮,结薯早,薯块整齐而集中,薯皮光滑美观,生食甜脆,烤熟味极佳,适合城郊食用种植,每亩(666.7平方米)栽种3500-4000株。

 
 汝薯黄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河南省汝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1990-1994年对134个甘薯品种(系)进行抗病性、产量、品质、晒干率、耐旱性等项指标,综合鉴定、筛选、培育出来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脱毒后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栽后返苗快,分枝早,封垄早,株型半直立,叶片分布合理,光能利用率高,食味中等,出干率32.9%。经汝州市基点正规试验,每亩(666.7平方米)产鲜薯2997千克,比徐薯18单产1417.3千克增1579.7千克。
  主要特征:该品种顶叶绿色,叶脉、柄基紫色,叶心脏形,株型半直立,蔓较短,粗度中等,分枝多,薯块不典型纺锤形,薯块整齐而集中,大薯率高,薯皮肉黄色。 
  栽培要点:最好选种在沙性、通气好的土壤,黏土地应多施粗肥,并实行埂栽,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配方施肥在多施粗肥、埂栽的基础上,还应追施磷、钾肥和适量氮肥。早栽、密植、盖膜,4月底栽种,每亩(666.7平方米)4000株左右,并喷除草剂(每亩用杜尔10克,对水500克);科学管理,适时中耕、浇水,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并在8月中旬喷药防治虫害。

 
 泰薯2号
  (1)品种来源:由山东泰安市农科所利用母本徐薯18父本群力2号的杂交实生苗选育而成。原系号872062,定名为泰薯2号。
  (2)特征特性: 叶片为绿色,脏形或带锯齿;叶脉紫色。茎粗短,分枝多,长势强,茎叶疏散,属半直立型品种。块根形成较早,呈长纺锤形;结薯集中,大小块整齐。薯皮色淡红,薯肉色桔黄;蒸烤后,薯肉呈金黄色,甜度大,口感细腻;可口性好,且有栗子香味。
  鲜薯切片,晒干率达40%;春、夏薯烘干率,分别为 34.5%、32.5%。因含有淀粉等干物质多,切片晒干后平整、色白,为一级产品,经济价值较高在田间生育期,只要达到天左右,有好收成。在山东泰安鲜春薯每公顷最高产量57吨,夏薯达39吨。1988年-1991年,在多点生产示范试验中,鲜薯合计产量分别为37.5-52.5吨/公顷。
  1992年山东省新品种,联合试验,在各地区、市表现均比较好,比北京553增产33.6%,比徐薯增产10%左右。比我国目前各地当家品种增产较显著。
  (3)栽培要点:育苗排薯密度为25千克/平方米,温度以 27摄氏度-30摄氏度为宜。种植密度,春薯5.25万株/公顷左右,夏薯 6万株/公顷左右。育苗时必须严格采用多菌灵浸种;田间栽培时还应采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4)适应范围:有高抗根腐病、干旱、耐涝能力,易感染黑斑病。现在山东一些市、地区生产应用。

  
南薯88
  该品种品质好,口感干面,味甜美,经济价值较高,是一个食用兼饲用良种。
  (1)品种来源:由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1980年用普专7号作母本,美国红作父本的杂交种实生苗选育而成。原系号名81-88,1998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南薯88。 
  (2)特征特性:叶绿色,叶脉、脉基及叶柄基部均为紫色,茎绿色,长度170厘米-250厘米,节尖较长,分枝3-5个,属匍匐型品种。薯块下膨纺锤形,皮薄为淡红色,薯肉黄中带有红色,薯块大小较整齐,无条沟,外形美观;大薯率达80%以上,产量高。千般产量为30吨/公顷,烘干率平均为29.53%,薯干平均产量8.5吨/公顷,不论在四川省或长江流域,经多点试验结果,均比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增产20%以上。单块薯出苗数10-15株,秧苗壮实,栽秧后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一般生长期100天左右即有好收成,该品种耐肥、耐湿,也较能抗干旱。耐瘠薄土壤,具有高抗黑斑病,并有耐贮藏特性。
  (3)栽培要点:该品种出苗率较少,育苗时排薯不可过稀。出苗早而较整齐。栽秧时应在适期内尽早完成插秧任务。平均单位面积合理密度6万株/公顷。适宜单作或兼作套种。田间管理应注意多施基肥,早追肥浇水。因生长期较短,在长江流域可作秋作。雨季注意防旱排涝。
  (4)适应范围:是四川省现在重点推广品种。1991年种植面积已达66.7万公顷。邻近省市正在引种推广。

 
 秦薯1号 
  该品种是综合用途广的良种之一。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西北农业大学采用西农50-1作母本、徐州栗子作父本的杂交种实生苗选育而成,原代号名74-209。 
  (2)特征特性:茎蔓粗壮,长势健壮,属匍匐型品种。结薯集中,薯块短纺锤形或圆球形。块根块大,薯皮紫红色,品质及可口性好,切干率高,一般在35%-40%;丰产性能好,喜欢肥水,在有灌溉及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一般鲜薯产量37.5吨-45吨/公顷。块根育苗时萌发性好,不抗根腐病,轻度感染黑斑病。
  (3)栽培要点:在陕西为春、夏薯栽培。种植合理密度,为春薯4.5万株/公顷左右,夏薯6万株/公顷左右。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尤其在育苗时种薯处理这一环,要特别抓好。
  (4)适应范围:适宜在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及灌区推广种植。

  福薯87
  (1)品种来源: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轮作研究所用潮薯1号作母本,采用多父本放任授粉杂交种的实生苗选育而成。原名A87,1986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福薯87。 
  (2)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片浅绿色,叶片边缘深绿带,叶片形状为点齿深缺刻;叶面积中等大小,叶脉及茎为绿色,茎粗度约4.5毫米,长度最高不过1.5米;分枝数10-12个,属短粗茎半直立型品种。薯块为长纺锤形,薯皮及薯肉均为淡黄色,食味好。
  块根育苗时萌发性好,出苗快,数目多,长势强壮。单株结薯块数较多,薯块大小均匀;大薯率高,一般早薯产量45吨/公顷左右,高产的达75吨/公顷;晚薯产量45吨-60吨,高的的达71.4吨/公顷。比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新花种(农民育种家陈罗庚54年育成的良种)增产20%以上。该品种出干率较低,一般晒干率26.4%。 
  福薯87不耐肥,对氮肥特别敏感,防止偏施氮肥,以免造成徒长。结薯较迟,耐旱,耐渍涝。抗蔓割病,不抗薯瘟病。
  (3)栽培要点:要求早栽秧,延长后期的生长,充分发挥其高产优势。栽种合理密度,早薯为6万-7.5万株/公顷,晚薯为7.5万-8.25万株/公顷。
  (4)适应范围:适合在福建省大面积种植。

 
 湘薯12号
  湘薯12号能抗甘薯小象甲虫危害,是我国育种工作的又一创新,该品种淀粉含量高,熟食味道好,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会同湖南省娄底地区农科所用徐薯18作母本,湛73-165作父本的后代杂种实生苗共同培育而成。1988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中会审定命名。
  (2)特征特性:顶端叶浅绿色,一般叶片为绿色;叶脉和叶柄基部为紫色。叶片形状为浅裂复缺刻,叶面积较大,茎长度约1米,颜色为绿带紫色,分枝数4-5个;单株结薯数2-3个,大薯率高。薯块纺锤形,皮红色,表面光滑,薯肉乳白色有紫晕。熟食味较香甜。
  熟块根萌发性好,出苗多,块根入土较深,薯块质地较硬,可较好地避免小象甲虫危害,所以它是抗小象甲虫的优良品种。该品种抗旱、耐瘠,也较抗薯瘟病。不耐盐碱,耐贮藏。
  在三年17个点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2.2吨/公顷;鲜薯烘干率30%-32%,淀粉含量16%-18%鲜薯和薯干分别比湘薯6号增产8.2%和15%。
  (3)栽培要点:适时早育苗、早栽秧,以5月中下旬栽秧产量最高。合理密度为夏薯6万株/公顷左右,秋薯7.5万株/公顷左右。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适当追施速效混合肥料。
  (4)适应范围:该品种适宜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栽种。

  
一窝红
  该品种在我国种植面积仅次于徐薯88,是我国第二大种植品种。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1959年用母本南瑞苕,父本胜利100号杂交实生苗选育而成。原系号为59-541。
  (2)特征特性:顶叶绿色,一般叶片浓绿;叶脉和叶柄基部为紫色,叶心脏形带浅齿。茎紫色较粗,茎长度及分枝数为中等。薯块为下膨纺锤形,皮红色,薯肉淡黄有轻微紫晕,品质较好。
  薯块萌发性好,出苗早,多而整齐。栽秧时发根早,缓苗快,生长势强。结薯早且集中,结薯块数和薯块大小适中。耐肥水、耐涝性强;但抗旱、耐瘠性都较差。较抗根腐病,易感染黑斑病和切茎线虫病。
  一般鲜薯产量为每公顷22.5吨,高产可达45-52.5吨/公顷。春薯比胜利10O号增产15%-20%,薯干增产26%-38%。 
  (3)栽培要点:春、夏薯适宜种植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地上,丘陵和平原地区都适宜种植;该品种栽培应以夏薯为主,夏薯增产显著。合理密度,春薯每公顷5.25万-6.75万株,夏薯为6万-7.5万株;在肥水充足条件下增幅大,生产过程中,注意综合防治黑斑病和切茎线虫病等病虫害。
  (4)适应范围:主要在河北省北部及江苏省北部地区,现在推广种植面积较大。

 
 52—45
  该品种是我国觯放后,于1950年培育出来的良种,有食用兼工业用价值,品质好,在一定地区仍有栽培价值。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40年以母本胜利100号、父本南瑞苕的杂交种实生苗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顶尖和叶片均为绿色,叶脉、脉基和叶柄均为紫色,叶柄绿带紫色。叶形以浅缺刻为主;少数叶片为中心脏形带齿。茎蔓绿带紫色,分枝多,短粗。茎叶疏散为半直立型。薯块为下膨纺锤形,薯皮粉红带黄斑,薯肉浅红,生长前期带紫晕,结薯特别早,单株结薯数较多而集中,薯块大小均匀,外形光滑整齐。食味甜甘面。
  这种薯萌发性好。茎分枝数较多,但茎叶数量少:再生力和生长势中等,一般鲜薯每公顷产量约22.5吨-30吨,高产地块可达60吨;薯干率32%以上,鲜薯比胜利100号增产20%-40%左右,薯干率增产25%-30%。夏薯增产20%-40%。该种喜肥水,不耐旱及瘠薄土壤,对低温抗性差;较抗病芦中抗根腐病,较易感染于腐病、耐贮藏。
  (3)适应范围:在河北省、山东省城近郊种植较多,因品质好,增产较稳定,目前仍不失为一个良种。但因为该品种对土壤、水肥、温度等条件要求高,限制了它的发展。

 
 遗字138
   
该品种食味好,含糖量高,粘软度好,是城乡人民喜欢食用的品种之一,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60年用胜利100号和南瑞苕杂交种实生苗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顶尖、叶片、叶脉及叶柄基部均为黄绿色,脉基带紫色,叶形为浅复缺刻;茎长度和粗细度及分枝数均为中等,属匍匐型品种。适宜作为春、夏薯栽培,耐肥、耐渍性较好。块数较多,薯块大小较均匀适中。晒干率27%左右,含糖量较高,蒸烤时口感好,人们喜食用,耐贮藏性中等。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比胜利100号增产33.2%在北京郊区推广中测定一般比胜利100号增产30%。
  (3)栽培要点:在北京郊区,春薯合理密度每公顷为4.5万株左右,夏薯为4.25-6万株。氮肥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引起徒长。
  (4)适应范围:主要在北京市、河北省等地推广种植。

 
 湘农黄
  
  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于1957年用母本胜利 100号与父本南瑞苕杂交选育。 
  特征特性 顶叶绿色,叶片浓绿,叶脉紫,脉基绿带紫色。叶片心脏形带齿,叶较大。蔓短粗,中下部分绿带紫色,薯块下膨纺锤形,薯皮光滑,皮黄色略带淡红,肉色橘红。
  薯块萌芽性中等,出苗数不多。幼苗期生长较慢。生长后期有早衰现象;适合作秋薯或间套作栽培。不耐旱而较耐肥。抗黑斑病、甘薯瘟病、疮痂病的性能较强。结薯早而集中,单株薯数多,薯块较大,晒干率33%左右。食味好,适于烘烤;耐贮藏。
  产量表观 一般比胜利100号增产25%以上。高产田块亩产可达4000千克。
  栽培要点 夏薯密度每亩4000-5000株,秋薯可以增加到5000-6000株。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应增施追肥。 

 
 禺北白  是广东、广西一带的地方品种,种植历史较久,又名无忧饥、禺北白皮白心、广东白皮、黎佬薯、港头白等。
  特征特性 顶叶、叶脉、脉基和叶柄基部都为淡紫色,叶形变化很多,以浅缺刻为主,叶片较大。蔓长中等,粗壮,绿中带紫。薯块长纺锤形或圆筒形,白皮白肉。
  薯块发芽慢,幼苗生长快,分枝性和再生力强,长势旺。属秋薯型。适应性广,不择土质,较耐旱瘠,耐寒、耐盐碱,但不耐水肥,不抗薯瘟病和蚁象。结薯较早,单株薯数少但大薯率高。晒干率为24-26%,食味中等。
  产量表现本品种高产稳产,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高产田可达5000千克,曾是我国南方薯区的主要栽培品种,现逐渐由新品种所取代。
  栽培要点 春栽较易徒长,不宜多施氮素肥料。不抗薯瘟病,不宜在疫区种植。 

 
 湘薯75-55
  湖南省农业科举院作物研究所于1974年用新大紫为母本,河北67-89-41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抗薯瘟病品种。 1990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特征特性 顶叶淡绿色,叶片绿色,叶浅裂单缺刻,叶脉紫色。蔓长1米左右,粗约5毫米。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4个,上薯率85%左右。薯长纺锤形,皮色姜黄,肉白色。薯块干物率26.4-33%,淀粉含量13.6-14%。
  薯块萌芽性好,结薯较迟,生长后期膨大快。熟食味较香甜。抗薯瘟病,较抗蔓割病,耐涝渍,较耐盐碱,耐贮藏。该品种抗薯瘟病的性能超过华北48和闽抗329。
  产量表现 适于薯瘟病和蔓割病地区种植。在粉砂土壤和盐碱地种植都能获得较高产量,早薯平均亩产鲜薯3000千克左右,晚薯2000-2500千克,在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的地块,产量更高。
  栽培要点 用晚薯留种,培育无病壮苗,忌用老蔓做种苗。栽插密度,早薯每亩4000株左右,晚薯4500株左右。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施好包心肥,增施磷钾肥。适时早栽,延迟收获,使生长期达到140余天,可获高产。 
  

 茎叶饲料用


  广薯62
  该品种茎叶再生力强,薯块产量也比较高,是广东省的一个饲用良种。简介如下:
  (1)品种来源: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旱作所以湖南138作母本,利用集团杂交方法(用很多品种的花粉混合在一起授粉),获得杂交种子的实生苗选育而成1996年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特征特性:顶尖叶片及叶脉均为绿色,叶片为深复缺刻。茎较短,绿色,茎叶疏散,属半直立型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熟食口感较面,微甜。
  块根萌发性好,茎叶生长旺盛,再生力强。适宜生长期110天左右。在广东省种植,该品种不择土壤,不择季节,能满足生长期需要的地区,都可种植。
  一般产量鲜薯为37.5-45吨/公顷;干物率23%左右,淀粉率13%左右;丰产田鲜薯产量可达60-75吨/公顷。具有高抗薯瘟病性能,耐肥水,在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也不徒长,是一个良好的饲用品种。
  (3)栽培要点:培育茁壮秧苗。夏、秋薯的种植合理密度为4.5万-5万株/公顷。早追肥,重施结薯肥。要求适时收获,过早影响产量,过晚易引起薯块开裂,影响品质。
  (4)适应范围:1989年在广东遂溪县种植秋薯,面积10余公顷,曾获得平均每公顷87.6吨的产量。适宜在广东省广大地区种植。 

  
丰收白 
  种源 原系号为71-218。徐州地区农科所于1971年以蓬尾为母本,栗子香为父本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 顶叶和叶片为绿色,叶脉和叶柄、柄基绿色,叶脉基部绿至淡褐色,叶心脏形带浅齿,叶片大。蔓较长,色绿,分枝性强,长势旺。薯块为上膨纺锤形至长圆筒形,白皮白肉。
  薯块萌芽性中等,春、夏都可种植。适应性广,不择土壤,耐旱、耐瘠,也耐涝,不抗根腐病。结薯较晚,薯块大,单株结薯数中等。晒干率25%左右,烘干率23%左右,食味一般;但贮藏以后略转粉面,在山区旱坡地生长的食味显著好转,耐贮藏。
  产量表现:该品种的鲜薯和薯干产量比胜利100号增产30%以上,一般亩产2000-2500千克,小面积高产可达5000千克以上。很受丘陵山区的农民欢迎。
  栽培要焦 在山坡旱地早栽;上薯率高,能够高产稳产,并能提高干物率。追肥要早,生长中后期如施用氮肥过多,容易徒长。在有根腐病的地区,不要种植。鲜薯产量高,茎叶多汁,是养猪的好饲料。 

  华北48

  种源 由广东省高州农校从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杂种后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顶叶绿色,叶浓绿色,叶脉、脉基及叶柄基均为紫色,叶心脏形,蔓较粗且长,带紫色,分枝多。薯块长纺锤形,皮色红,白肉,稍带紫晕。
  薯块萌芽性中等,长势旺,属于春、夏薯型。耐胆、耐旱,抗甘薯瘟病。结薯较晚,单株薯数少,薯块中等,晒干率28%-33%。食味较淡,是食、饲兼用品种。耐贮藏。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高的可达3000千克。曾在湖南、浙江省甘薯瘟疫区推广,近年发现抗病性有所减退。
  栽培要点 适于早栽,在水肥较好的条件下,栽插密度不要超过每亩4000株。在繁育中应运注意提纯选优,选择抗薯瘟性强的单株加速繁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个甘薯优良品种介绍
北方地区部分甘薯品种简介
高淀粉型红薯品种怎么选?高淀粉型红薯品种介绍
红薯品种介绍
红薯优良品种
只觉得紫薯好吃,没想到它居然还有这么多品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