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农村初三班主任的家访实录


转载自二丫陪你来唠嗑微信号(ID:erya6165)

作者 二丫

本文转载已获原作者授权

  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二丫说

1

首先声明,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不存在沽名钓誉或者图谋不轨或者邀功请赏,既然接下了这个摊子,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家长的期盼而已。

因为每一个孩子在学校可能是几十分之一的期望,但在家确实百分之百的期望。我尽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四个月后的今天,成败真的不是我能左右的,但至少我扪心自问的同时,不感到愧疚或者遗憾就行。

一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二所谓在其位,谋其职。

2

我班一共三十七个孩子,农村初中,没有什么学区房不学区房之分,全镇就一所初中,辖12个自然村。

另外因为近些年学校总体呈上升趋势,所以有部分邻镇的孩子也过来就读。平时上学的时候有路途遥远的孩子,家长会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我班一共13个孩子住出租房。其他24个孩子散落学校周边各村。

3

因为毕业班,每天白天正常上课,晚上五点半左右散学。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晚上没有晚自习,双休休息。

农村的家长大多数自由职业或者在工厂工作,乡镇企业上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作息时间很难和孩子做到同步。这就造成了孩子离校后的管理断层。

那么晚上或者双休日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出其不意家访,失控的孩子多走几次,家长管理严格到位的次数相对少一点。

9月份刚开学我曾在家长会上表态,不出意外,我尽力保证每个孩子都到。截止寒假结束,37个孩子全部走访到。当然平时调皮的、家长无法管理的次数更多些。

我单就开学第一周这个双休日为例记录一下家访过程。再次声明,作此实录真的只是下下策,也算是发泄自己工作中的小情绪,愤懑和心痛同在,毕竟离中考四个月不到了。四个月后的今天中考就出分数了,但仍然有这么多孩子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学习目的完全不明确。

4

周六下午三点五十四:A村:第一站。王女孩:因为熟门熟路,电动车直接开到她家院子里。奶奶在小厢房里,没打招呼,径直上二楼女孩的卧室兼书房。

门一推开,王女孩和另一个女孩在被窝里,一个人手上是平板,另一个孩子手上是手机。王女孩妈妈上班,奶奶在楼下。至周六下午,初三七门功课一门都没完成。

另一陈女孩是别村的,至少相距四、五公里。那个女孩姐姐已经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爸爸妈妈去了市内打工,早出晚归。陈女孩也在我们校,但不同班。强忍怒火教育,但言辞又不敢太激烈。我得学会保护自己。

5

第二站,A村:四点零六左右。沈男孩。和王女孩一个村的。同样也是直达院子。

上楼,我到楼梯口的时候听见房间踢踢踏踏的声音,到达楼上,沈男孩坐在床边作业,但神色不自然。但苦于我无凭无据,只能检查一下作业,问一下情况离开。到楼下,跟他奶奶打过招呼,佯装离开。

但是到了院外突然又杀了一个回马枪,蹑手蹑脚上楼,上楼的时候看见沈男孩从三楼楼梯下来。(农村住房宽敞,三层楼房的人家大有人在)不好!有猫腻,立即严查逼供。

原来谭男孩从另外一个村来他家,说是拿作业复印(当时没查到手机。)听见楼下我关电动车的声音,沈从窗口看见我,立即让谭躲上三楼。两个人作业均完成七分之一不到。

6

第三站:B村:四点四十左右。张男孩,爸爸一个人在家,学习的房间空无一人。说孩子和妈妈去了市内。妈妈不带他去,他便吵架、摔东西。爸爸无奈地跟我说从正月初一下午就开始为手机吵架,一直吵到正月十三,什么辙都没有。

第四站:B村:马男孩,奶奶一个人在家,爸爸妈妈出去做工。中规中矩在桌旁作业,作业做了差不多一半左右。

第五站:B村:刘女孩。爸爸妈妈奶奶都在楼下,女孩在楼上作业。家长微信群也好,平时家长会也好,配合较好,而且成绩有进步。

第六站:B村:刘男孩。五点十分左右到的。等到喊开院门,奶奶开门已经差不多五点二十。男孩已经骑着电动车独自去外婆家吃饭。未果。据说一直在做作业。

7

第七站:B村:肖女孩。从后门口喊门,家中大人不在。妈妈带着弟弟去工厂上班,奶奶去忙家政。肖女孩下楼开门。

询问作业情况。周六上午一个人在家睡到十点左右,起来做了一会作业。下午去镇上洗澡,因为浴室没有热水,等浴室烧水,直到三点半后才回来。我到的时候五点半左右,女孩周六一整天在家,一份语文试卷仅仅一张纸都没完成。周六下午家访结束。

8

周日下午继续。

第一站:B村:昨天未能遇见的张男孩。因为他陪同妈妈去了市内,没遇着人,而且爸爸反映管理失控。今天第一站仍然去他家。

仍然是四点十分左右到的。张男孩坐在书桌前。没有开台灯,手里拿着袋装的鸡腿还是什么零食,旁边有一瓶饮料。另一只手正在手机上酣战。

奶奶在院子里。当场打电话给他爸爸,手机我带走。6月17号完璧归赵。父亲大谢。当然没忘记叫他把台灯打开做作业。

9

第二站:C村。唐男孩。到院门外。那种老式的挂锁,挂在院门上,没锁。从里面开不了,但是从外面可以拿开。

我把锁拧开,直接上楼。一二楼之间楼梯口有一道门关着。刚进大门在一楼便听得楼上歌声嘹亮,很是诧异,以为是家里人在唱歌,还在想着怎么收拾家长,孩子在二楼作业,怎么可以在家K歌。是电视连着音箱的那种。

推开楼梯门,惊呆了。是唐孩子本人在忘情K歌。其实唱歌真无所谓,至少相对玩游戏来说是比较健康的。既然来了,当然要询问一下作业情况,结果语数外物化政治历史没有一门功课完成。

我告诉他离周一上课连睡觉剩下14个小时,问他怎么补,他说现在就做。

10

第三站:学校附近出租房:徐女孩,坐在床上,伏在简易电脑桌上在做作业,旁边有手机,耳朵里有耳机,面前有试卷。

很是慌张,但强调是妈妈同意把手机留下的,只可以听音乐。别的功能妈妈设置了密码。至周日下午作业完成了大概七分之四。现在先不管质量,只管数量。

第四站:学校附近出租房:李女孩。妈妈在楼下做晚饭,女孩一个人在楼上做作业。作业做了大概十分之九。女孩基础稍显薄弱,但是妈妈比较负责,因为初二生物会考不过关,除夕初一都在跟孩子背生物。没办法,生物不过关,普高不能录取。既要学习初三的,又要弥补初二生物会考的遗憾,很是艰难。但目前的势态努力一下可以走普高。

第五站:学校附近出租房:杨男孩。在作业。妈妈相当负责。也很配合老师的任何要求。作业有望晚饭前完成。所有作业都已经上传。晚上可以查漏补缺。

11

第六站:D村:宗男孩。到他家的时候已经近晚饭时间,五点半之后。爷爷奶奶在楼下厢房,孩子一个人在楼上。

面前有一张作文纸。作文纸上有五个字,是题目。见我进去,很是慌张。一看,手上有一部手机。

照例当面他爷爷逼供。说是妈妈留给他的,妈妈设置了密码,只让他查小猿搜题,查作文题目。

但是把手机拿过来的时候,手机屏幕发烫,包括后盖的塑料壳都是热的。如果搜题应该不会这样。苦口婆心当然少不了。我当然不能信口雌黄,让孩子的爷爷也摸一下手机,老人家也证实我没有说谎。

12

这是一份很真实的家访实录。其实我们很多初三老师都做了,只是我有空愿意涂鸦而已。

部分孩子姓名做了处理。我据实反应这些,作为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仍然扎根于农村的二丫来说,我当然理解部分家长搬了砖就不能陪孩子的道理,我也知道生计艰难,众生皆苦,尤其农村的家长更苦。

我也曾在家长会上大声疾呼,叫家长自己算一笔账:双休日不要上班甚至整个初三都不要上班在家认真陪孩子,如果换来孩子顺利考取心仪的高中,从长远受益来说,远远超出他们这一年挣的几万块钱。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部分家长是确实不能协调好工作和陪读的关系。

但更多的是家长对孩子管理的严重失控。因为从小一而再再而三的无原则的妥协,导致现在无法管教。更多的人说成是叛逆。

其实我是一向推崇责罚教育的,这种责罚应该是从小开始,凡是原则问题一步不让,违反规则必须适当责罚。

那孩子从小就有了畏惧心,是非感,至少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作为学生,作业肯定是第一位,不能沉湎游戏,玩物一定丧志等等。因为规则在那儿,家长的原则在那儿,必须无条件服从。

当然不能一味粗暴责罚,责罚过后道理要跟上。让他明白为何要受责罚,犯错的后果是什么。那孩子至少对家长是有畏惧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软硬兼施,恩威并济,用心陪伴。尤其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是非观形成的时期,必须有严格的是非界定。

因为三观很正的孩子,在以后的求学、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只要适时指引、陪伴、点拨就行。说到底,其实小时候的管应该是为了长大后的撒手。说到底,管教要趁早。那即使孩子因为天赋或智商的问题成不了才,成不了材,但成人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各位家长,尤其农村家长,你们不能走出农门是因为时代的原因,但你们必须要有眼界。孩子的未来就在你们的眼界与格局之中。不然农村孩子怎么跃龙门?寒门怎么出贵子?

一气呵成,字字走心。

共勉。

作者:二丫,公众号:二丫陪你来唠嗑(erya6165)。专职英语老师,闲时喜欢装文青。若干豆腐块散见于网络、报刊、杂志。心若快乐,日子就不辛苦,随时记录生活中的小惊喜,小点滴,小温馨,小确幸,然后默默地心生欢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小学的吃力,小月龄的排第一
访一个学生,促一次成长
教师家访手记(二)
“老师,我可以冬眠到上大学吗?”
中国父母,就是在自讨苦吃!
你把孩子丢垃圾堆里,就没资格怪孩子不成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