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样画好墨竹?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咏竹,画竹。留下了无数对竹的佳话。竹子,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竹子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人们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这首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明在人们生活中,没有竹可谓居无乐趣。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墨竹起源于唐朝吴道子,吴道子画竹,不加丹青,开创了笔,墨,水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竹。后来苏东坡把画竹写竹咏志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到晚清郑板桥更是把墨竹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部。

俗话说:胸有成竹,就是说提笔画竹之前要凝神聚气,胸中要有竹的形体,意在笔先才能一气呵成画下一幅墨竹。在长期画竹的过程中,历代画竹高手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都有不同的经验。如郑板桥却认为向古人学习,要'学一半,撇一半'。就是说学习古人的东西,要活学活用,不能死帮硬套。在创作方法上,他提出与苏东坡相反的观点,'胸无成竹'其内容就在创作中,要以实际竹子为写生目标,一笔一画边画边像,随意而去,随意而画,顺其自然达到天然自成的目的。

最近我认真地翻阅了流传已久的《芥子园画传》,发现我们前辈通过历代的归纳总结,通过口诀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画竹的程式化。如:写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金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同时还特别强调书法同源,中国书法与中国画是无法分开的联妹艺术。

我所认为的程式化手法,就是艺术家对世间事物的反映总是有选择的,他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大自然,而程式化就是把这大自然的现象汇聚排序,成为画家们描绘物象,表达情意的媒介。

怎么样画好墨竹呢?按照《芥子园画传》的程式化描述,用现代的语言来说:画竹之前要先定好位置,画竹先立杆,立杆有竹节,竹杆上下要相互呼应,用墨浓淡相宜,笔笔生意盎然。

画竹叶时,用笔要如放矢的箭,头重而轻起,一抹而过。在结构上要分字起,个字破,疏处疏,堕处堕,堕中切记莫糊涂,疏处须当枝补过的程式歌诀。

画好竹杆要点节,竹枝分左右,切莫一边偏,鹊瓜枝树叉,精神出笔端。当然要真把墨竹画好,处了学习古人的技法和精华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认真写生,多观察竹子的内在精神,才能前无古人,后无来人,随心所欲,借墨竹以诉心中情怀。

竹系列.李小俭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竹名家谈画竹(之七)
这才是正宗画墨竹的方法,7个要诀,让你水平提高不止一档!
竹林深处有高士
传统文化花园中两大景点:咏竹与画竹
【看展】古有不可居无竹,今有不可不看的竹画【知竹】林伟光竹画展(上海拍卖专场)”
郑板桥的这些竹子极简,但极有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