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唐习律33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 官员出京如没有2人赠诗会被鄙视

前言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曾经把郎士元和郎世宁搞错。郎世宁是清康熙年间的外国来华传教士,后来成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而郎士元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据说当年离开京城外出作官的人,如果得不到钱起或者郎士元的送别诗,就会被人鄙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人物呢?

一、郎士元被刘长卿瞧不起

唐朝高仲武编选过一本诗集,叫做《中兴间气集》。他选录了肃宗至德初年(756)到代宗大历末年(779)的诗人作品,共计26人、诗130多首。

高仲武的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开篇是钱起,下卷开篇是郎士元,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当时钱郎齐名。

在《中兴间气集》中介绍钱起时,高仲武的评语写到:

士林语曰: “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据网上常有人说,钱起非常不开心,曾经发话: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

不过老街没有找到出处。倒是在唐代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中看到这么一段话:

刘长卿郎中,皆谓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刘君曰:「李嘉祐、郎士元,焉得与予齐称也!

每题诗,不言其姓,但"长卿"而已,以海内合知之乎?士林或之讥也。

这一段是讽刺刘长卿的狂傲,说他题诗从不屑写上全名,自认为天下人都知道“长卿”就是他。

原来,看不上郎士元的不是钱起而是刘长卿。沈、宋、王、杜应该是沈佺期、宋之问、王维、杜甫;钱、郎、刘、李是钱起、郎士元、刘长卿、李嘉祐。

四个人中,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首,刘长卿很看不上另外两位:李嘉祐和郎士元。

李嘉祐与王维有个搞不清的官司,关于“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有人说王偷李,有人说李偷王。除此以外,李嘉祐也是一个不太有存在感的诗人。

不过据高仲武说,当时的人却很看重郎士元,《中兴间气集》中写到:

自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

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他当年如此知名,其生卒年却是个谜,有人说大约在727年—780年之间。

二、郎士元诗的3个特点

估计盛名之下应酬太多吧,郎士元传下来的多是投赠送别之作,内容比较贫乏。这可能是刘长卿不屑与其为伍的原因。

这很像今天的一些流量明星,粉丝不少演技一般。自然被刘长卿这样的“老艺术家”所藐视。

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评价其诗:

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如“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古谓谢朓工于发端,比之于今,有惭沮矣。

1、闲雅

和钱起相比,郎士元更加闲雅,像康乐公谢灵运。这里举了几个例子,其中“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出自五言律诗《盩厔zhōu zhì 县郑礒yǐ宅送钱大》: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出自五言古风《题刘相公三湘图》:

昔别醉衡霍,迩来忆南州。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

稍辨郢门树,依然芳杜洲。微明三巴峡,咫尺万里流。

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涔阳指天末,北渚空悠悠。

枕上见渔父,坐中常狎鸥。谁言魏阙下,自有东山幽。

2、齐衡古人

齐衡古人,掩映时辈的“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出自《塞下曲》:

宝刀塞下儿,

身经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

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

萧条夜静边风吹, 独倚营门望秋月。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的诗,前三句押“知”与“儿”韵,后四句押没、发、月入声韵。

3、工于发端

高仲武评诗常被后人不以为然,陆游指责他“评品多妄”﹑“议论凡鄙”,郑谷也说他不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公允。

例如,他评论郎士元的”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像谢朓,工于发端,但是闻、听合掌,这是明显的诗病。

不知道高仲武是不是也和自媒体一样赶稿子,来不及仔细审阅就发表了。

三、郎士元 《送李将军赴定州》的3个注意之处

这首诗我们看3个方面,其一是题目中的“送”;其二看发端;其三看化用;

《送李将军赴定州 / 送彭将军》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1、送

《中兴间气集》曾经说:“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当时的人出京作官,如果没有钱、郎诗送别会很没有面子。郎士元传下来的诗中,题目中最多见的就是一个“送”字。看上去朋友很多的样子。

郎士元写赠别诗估计和韩愈写墓志铭差不多状况,未必和被送之人有什么深情厚谊。不过这位李将军地位显赫,又是去自己的家乡定州,于是郎士元把对方大大地褒扬chuipeng和鼓励了一番。

2、发端

高仲武说郎士元工于发端,却举了一个不太恰当的合掌的例子。倒不如以这首诗为例: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郎士元把李将军比作汉飞将李广,希望他能像"汉家飞将军"一样,横戈立马,纵横瀚海。这首诗的题目有两个(李将军或者彭将军),古人用典常常用姓氏一样的人物,所以诗中人物和李广同姓的可能性更大。

双旌不是一般的旌旗。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这是节度使才拥有的特权:

节度使辞日,赐双旌双节。

姓李的又要去定州的节度使只有一个:成德节度使李宝臣。

李宝臣管辖着河北六州之地,包括恒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州)、易州(今河北易县)、赵州(今河北赵县)、深州(今河北深州)、冀州(今河北冀州) 。

不知道郎士元送的是不是这个割据一方的李宝臣。

3、化用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颔联承接首联,将军离开长安远赴定州,诗人接着描写定州的景色。这里不是写实景,而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

另外,所以说不是实景,还因为颔联化用了王维的“黄云断春色”。这句出自于《送平澹然判官》: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说:

极警拔语,右丞则以“黄云断春色”五字尽之(“春色”一联下)。

沈德潜说这十个字是“ 极警拔语“,但是沈德潜又说,人家王维用五个字就说明白了。王维的十个字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比郎士元多了一重意思。

对于沈德潜的评语,纪晓岚有不同意见,认为郎士元拆为两句,自有其妙处:

纪昀:右丞“黄云断春色”句以苍莽取神,此诗衍为二句,又以对照见意,繁简各有其妙。三、四警策。归愚(沈德潜)谓不及右丞“黄云断春色”句,未免好为高论。言各有当,此正以内外截然见意。《瀛奎律髓汇评》

这首诗的第三联仍旧是写景: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第四联是对于李将军的寄语: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意思是说不要把敌人打得太惨,给人家留一条后路,他们来归降大唐的时候方便些。

4、李将军的结局

假设郎士元送的真是李宝臣,郎士元地下(有人说郎士元可能生活于727年—780年之间)有知,估计会吓出一身冷汗。

诗中的期望很好,但是现实却很丑陋。

李宝臣不是什么好人,他曾为安禄山的养子,原名张忠志,安史之乱时看到时局不妙投降了唐朝,被赐名李宝臣。后来拜成德节度使,统辖六州割据地方,自置官吏,不纳赋税 。

建中二年(781年),李宝臣去世后,朝廷不同意他儿子袭父位,其子遂举兵反叛。第二年就被平定,身死族灭。

结束语

郎士元有点像常建,郎士元在《中兴间气集》中是下卷的榜首,常建在《河岳英灵集》中压过李白处于第一位置。这两本书都是唐人选唐诗,可见二人在当时名声显赫,但是在整个唐朝的诗人中,算不上一流。

郎士元和钱起齐名,却没有入选大历十才子。施蜇存在《唐诗百话·48》中分析,郎士元和刘长卿、韦应物类似,可能是他们得名较早,或年齿较长的原因。

结束时,老街按惯例用《送钱大》原韵,作五律一首, 《送别》:

莫唱阳关曲,声声不可闻。长亭一杯酒,驿路万重云。乌帽出还没,青山聚又分。秋风摇百草,飞叶欲随君。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32 边塞诗人岑参七律并非所长 这次为何胜过了杜甫王维

观唐习律31 杜甫被尊为诗圣 为何在以诗赋取士的时代却屡屡落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郁氏文化】格律诗六首(文/沉默)
〖诗词常识〗诗词格律知识五十二篇:(42) 杂体诗
【诗词文化】格律诗基本规则(不含变律)
关于诗词创作中的诗法
文艺理论家:武亦姝只是诗词记忆力超强 书法未入门
学习格律诗笔记(连载之二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