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弱脉

弱脈ruò mài)。指沉細無力的脈象。脈來細軟而沉,柔弱無力。弱脈見于氣血不足的虛證。《四診抉微》:“弱脈陰虛陽氣衰,惡寒發熱筋痿,多驚多汗精神減。”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弱乃濡之干者。《脉诀》言:轻手乃得。黎氏譬如浮沤,皆是濡脉,非弱也。《素问》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病后老弱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

脉象  濒湖曰

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

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主病  濒湖曰

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

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急早医。

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

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弱主气虚之病。仲景曰:阳陷入阴,故恶寒发热。又云:弱主筋,沉主骨,阳浮阴弱,血虚筋急。柳氏曰: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关弱胃虚。

机理分析

因脉为血之府,阴血亏少,不能充其脉管,故脉形细小;阳气衰少,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脉气不能外鼓,则脉位深沉,脉势软弱。主阳气虚衰或气血俱衰,血虚则脉道不充,阳气虚则脉搏无力,多见于久病虚弱之体。

相兼脉  

《脉经》:小弱而涩胃反,微弱者有寒少气。尺寸俱孺弱,发热恶寒、汗出。《千金方》:寸口脉沉而弱者,日寒热及疝瘕,小腹痛;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四言举要》:“沉弱阴虚,弱小阳竭。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劳极诸虚,浮软微弱。”《诊家正眼》:“弱堪重按,阴犹未绝,弱兼涩象则气血交败,生理灭绝。”《医学人门》:“沉弱阳虚多惊悸,浮弱微散视渺茫,沉弱筋枯腰脉僵,沉弱惊汗、滑泻。”《医宗金鉴》:“劳倦伤脾,脉当虚弱;泄泻下利,沉小滑弱;火热之症,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鉴别诊断

弱则沉细软弱,举之如无,按之乃得,小弱分明。凡微濡细小,皆属弱类。不似微脉按之欲绝,濡脉按之若无,细脉之浮沉皆细也。(语出张璐。又濒湖体状诗曰。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尤可少年愁。)弱为阳气衰微。凡见是脉,必须用温补以固其阳,以补胃气。然必兼滑而和,可卜胃气之未艾。若弱更兼之以涩,并少壮暴病忽见是脉,则为气血交败,多致难治。(素问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病后老弱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仲景曰∶阳陷入阴故恶寒发热。又云∶弱主筋,沉主骨。阳浮阴弱,血虚筋急,柳氏曰∶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关弱胃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入门诊脉2
弱脉之相兼脉介绍
二十八脉[脉诀]
我的脉学笔记9:现代脉诊
《伤寒论》脉象概略类析
温阳类诸方(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