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饭时,别再犯这4大错了,只会让你“越吃越伤”!健康膳食,抓住这两点很重要!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最近朋友圈晒的吃饭图常会配上这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洗脑呢?

吃饭,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儿,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又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基础。但作为新时代的“干饭人”,还有哪些饮食问题要特别注意?

近日,美国也更新了居民膳食指南,由20位顶尖的营养科学家参与得出,极具科学性和权威性。今天可可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指南有哪些内容值得借鉴?再结合我们国人的饮食习惯,又存在哪些“饮食盲区”呢?

1

年轻时爱吃啥吃啥,

中年后再开始健康膳食?

很多人觉得年轻的时候,身体好,代谢快,想吃什么吃什么,饮食不用节制;等到中年的时候,身体机能变慢,再开始注意就好。

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新指南提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应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

因为从年轻到老年,每一个阶段的身体状况都受到饮食营养的影响。很多在中老年发生的慢性疾病,风险很可能是从青年开始潜伏下来的,只不过是后半生才表现出来罢了。

而且还要提醒大家,健康饮食要坚持。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维持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持续性地带来获益,但如果之后饮食不受控制,这些获益可能就会丢失。

2

不健康的食物一口都不能吃?

虽然大家都知道:薯片、奶油蛋糕、烧烤、炸鸡等都不健康,但总是忍不住想吃~到底能不能吃?

可以吃,但要控制量。新指南提出,其实这些不健康的食物你也不用完全戒掉,只是需要保证每天85%的能量来自健康食物就行,剩下的15%可以稍微吃点自己想吃的东西,满足味蕾享受。

具体是个什么概念?

大体来说,一位成年女性每日能量摄入值是1800千卡,15%即是270千卡,相当于每天可以吃两口薯片或者吃两串烤肉~

3

低脂或脱脂奶类更好

全脂奶不健康?

很多欧美营养学家都推荐摄入低脂或脱脂奶类,但这一原则并不太适合中国人

一方面,欧美人日常有吃奶酪、用奶酪烹调的习惯,而国人却没有,乳制品摄入量可以说是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牛奶中除了脂肪,还天然含有脂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如果去除牛奶中的脂肪,就会丢失85%以上的脂溶性维生素。

再加上,牛奶中的脂肪是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它表面膜上的磷脂、特殊蛋白质多糖等成分,有一定生物活性,有抑制某些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脱脂后这些好处也会丢失。

不过,如果您有超重肥胖、血脂异常问题,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问题,选择低脂、脱脂的奶类比较好。

4

这些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

多多益善?

食物中的营养除了维持日常活动,对于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改善都有辅助作用。因而有些人就觉得一些对人体有好处的东西就该多吃~但可可提醒大家,对别人好的不一定对你好,保持适量更关键。

1
水果,每天200-350g足以

水果摄入过少,早就被世卫组织列为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但长期摄入过多也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

①糖分超标,会转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增加肥胖、脂肪肝等的风险

②果糖过多,会促进炎症、紊乱代谢,进而可伤害免疫系统

所以水果的量还是要控制在200-350g/天,千万不要盲目用来代餐。

2
粗杂粮,占主食1/3即可

如今为追求口感,饮食都偏向于精细化,但如此一来,却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提倡适当吃点粗粮。但有些人餐餐都以粗粮为主食,就不合适了。

首先,五谷杂粮中含有一定的抗营养成分,会妨碍铁吸收的元素。长时间、大量的、单一的食用,容易引起

其次,五谷杂粮相对更难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所以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有胃肠疾病的人并不适合多吃。

建议粗细搭配,粗粮占主食的1/3-1/2即可。

3
菌类,每天控制在50g左右

菌类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其中的菌多糖,能抑制病毒细胞、增强好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力。所以有些人不论是煮面条还是做菜、煲汤,都喜欢加菌菇。

其实,菌菇虽好,但吃太多却容易导致磷摄入过量,因为日常吃的谷物中本就含有较多的磷元素,再过多食用菌菇,多余的磷就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增加高血压风险,甚至造成血管钙化

建议菌类每天的食用量最好在50克左右,把它纳入蔬菜的一部分。

4
茶叶,用量不超4g

国人都非常喜欢饮茶,几乎家家户户必备茶饮,每天泡一杯,心情舒畅,还有助健康。但不宜多喝,尤其是特殊时期。

茶叶中的茶多酚虽然能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但它也有利尿作用。当人体处于脱水状态时(腹泻或长时间未进食进水),大量饮用浓茶不仅难以补充水分,反而可能帮助排尿,增加血液粘稠度,加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不仅如此,浓茶会对胃粘膜造成刺激,增加胃癌的风险。建议每天茶叶用量不超过4g,少喝浓茶。

5

想要吃得更健康,抓住这两点

1
偏爱高营养密度的食物

营养密度是指一定量食品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数量与其所含热量(糖、脂肪、淀粉等)的比值,比值越大,营养素密度越高,营养价值越好

营养密度高的食物,既能帮助达到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同时保证总能量摄入适宜。

天然未加工的食物基本都属于高营养密度的,而以下几种则名列前茅:

①蛋黄:一颗小小的蛋黄里就含有磷、铁、胆碱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D、E、K脂溶性维生素,还有绝大部分B族维生素。

②小油菜:钙含量比牛奶还高,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铁元素。

③芥蓝: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K、维生素B6、钾、钙和镁等多种营养素。

④三文鱼:含丰富的ω-3脂肪酸,也是优质蛋白、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

2
饮食限制

这里的限制,一方面是指一些食物要少吃、不吃,另一方面是指总量减少。


①从出生开始控糖

2岁以下的宝宝尽量避免吃含糖的食物和饮料。从2岁开始,每天吃糖的热量不要超过每天总卡路里摄入量的10%

除了糖,的每日用量最好控制在5g以内

②少饱和脂肪

2岁开始,每天摄入饱和脂肪的热量不要超过总热量的10%,差不多就是意味着最好控制在20克以下

因为饱和脂肪具有促进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作用,其效力甚至超过了胆固醇本身,是造成肥胖和各种心血管病的元凶

所以像奶油、某些饼干、油炸食物等都要严格控制量。

③远离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比饱和脂肪更坏、更可怕,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调查发现:每天的膳食总热量中,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就会使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5%。也就是说,人体根本不需要它,摄入后反而损害健康。

注意植物油的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反式脂肪;加了起酥油、植物性奶油、人造黄油、沙拉酱、代可可脂的食物中也有反式脂肪。

④尽量避开带这些字的食物

带有以下字眼的食物多是不健康的,建议大家看一下配料表,尽量少吃或不吃。

*带“脆”:像果蔬脆片、脆皮花生、干脆面等,很多都是经过油炸的。

*带“味”:像核桃味瓜子、香草味饼干、草莓味饮料等,多是添加了香精,有的还加了大量的糖、盐。

*带“柳”:像牛柳、鸡柳、蟹柳等,一方面里面会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价值低;另一方面,这里面的肉不一定是新鲜的,所以还是少吃为好。

*带“水煮”:像水煮鱼、水煮肉片等,听起来是水煮,其实更像是油煮,大量的油反复加热,且还加入了大量的盐、味精等,可谓是油脂、盐量都超标。

*带“干煸”、“干锅”:像干煸四季豆、干锅花菜等,蔬菜虽健康,但一般油量非常大,还是少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胖人反而是营养不良?
可怕!胖人更容易营养不良!而且会越来越胖!
没想到,胖人的「营养不良」竟然更严重!
培养每一个孩子成为“知食分子”,食品科学妈妈说(父母必读杂志特约)
【邓宇虹】《2015—202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新观点介绍
《柳叶刀》15项风险饮食分析,这4种饮食,对健康寿命的危害更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