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媛 | 思维导图在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单厘清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以教学实例说明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如何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引领,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思维品质。

■ 关键词:英语阅读;思维导图;英语学习活动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为学习活动服务?

思维导图作为开展英语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要为主题意义服务,即在设计活动之初,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语篇赋予语言学习的主题、情境和内容,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解读,并画出思维导图,以此判断学生的难点所在。在阅读中什么环节使用思维导图、如何使用思维导图主要取决于材料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1

利用思维导图

促进对语言的应用和实践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利用阅读中形成的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描述与阐释

实际上,阅读前期整理信息形成的思维导图是学生在围绕主题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通过不断阅读、思考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以及搭建的语言支架,是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实现的语言输入。


因此,学生在初步绘制思维导图后,教师要给学生时间,围绕主题完成讲述文本的故事、复述文本内容等活动,在与同伴分享、交流、互助的过程中提升与主题相关的新语言的吸收和内化,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互相介绍节日的庆祝方式,描绘地震发生的情形等。再如,针对人教版《英语》必修二 Unit 5 课文 The Band That Wasn’t,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以下两个问题用思维导图分别整理信息,并描述一般的乐队和门基乐队形成的过程。


① How can a band get formed up or started?

② Do all bands start or develop in the same way? How did the Monkees form up and develop their band?


下图是学生结合第二个问题手绘的思维导图。



该学生把各级信息的关系用相关的层级图表现了出来,厘清了文本重点内容的脉络,体现了整个思维过程。因此学生在和同伴或者全班同学分享描述时,可多次使用自己已构建的思维导图作为支架,这无疑会帮助学生大大提升表达的准确性、流畅度和逻辑性。


(2)建构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分析与判断,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

除了结合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描述与阐释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基于语篇表层信息的分析和判断任务,实现对文本的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理完后,教师可以再提出以下的思考问题:


① What really helps the Monkees become successful?

② Is there anything similar or different between most bands and the Monkees? What are they?


问题①和②指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即学生首先要观察语言和文化的各种现象,根据所获得的多种信息,通过比较、识别各种信息的异同,客观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同时归纳共同要素,提出自己的看法。那么学生在交流分享时,会再次借助之前通过思维导图整理的表层信息来表达。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语言实践活动会促进学生自主运用所学语言,进一步促进语言的内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围绕一个单一现象进行分析时,生成的是思维导图,而在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时,生成的是思维图


例如下图是北京市第二中学焦世强老师绘制的关于整篇文章的思维图。



这包括了表层信息(左侧思维导图梳理的是大多数乐队形成的过程,右侧是门基乐队的信息),也包括了基于文本的分析与判断的结果(即中间部分总结的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共性因素)。教师期待学生最后能基于语篇拓展对音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认识音乐和乐队。


2

以思维导图促进迁移创新能力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实现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在读后环节的语言输出部分,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再次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领会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可以说学生所建构的整个思维导图就是一个文章的结构图,反映了不同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及不同的意义建构,体现了学习者自己的思维特征和对作者写作思路的不同理解,反映思维的个性、开放、多维性等特征”(柴绍明、丁美荣,2006)。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学生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离中心节点近的为主要信息或想法,离中心节点远的为对主要信息或想法的进一步发散(赵国庆、陆志坚,2004)。


例如,下图是学生基于外研版《英语》(新标准)选修七模块1 Dizzy Heights of School Basketball 所梳理的信息而做出的对于作者写作目的的判断。



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该学生画的不是标准的思维导图,但是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梳理表层信息,得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Playing basket ball can be a dangerous thing.)。同时,该生还顺利分析出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对比和举例。


下表是笔者结合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 2 An Interview 所梳理的对于阅读各环节使用思维导图的完整课例(该教学设计为笔者参与指导的北京市第二中学李冬老师的区级公开课)。这个完整的过程可以呈现师生以逐渐生成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层层递进完成梳理、思考并进行创新迁移等活动。


(点击表格可放大)


下图是学生在课堂逐步生成的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与读写共生视野的群文阅读教学
师说 |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设计转向
[转载]“练熟还生”:一个语文教学现象
基于思维型的读写结合校本课程的探索
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以议论文写作视角观课文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