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中人为何钟爱仙鹤

相信大家肯定都看到过这样一副唯美的画景。清风徐来,白云轻飘,远山绵远,仙鹤轻飞,青翠茂盛的百年松柏树下,几位仙道长者或树下弈棋或怡然品茶,其淡定逍遥态令人堪羡。

在当时道家仙学文化盛行的时期,道家仙学的后人们把羽人升天的神往也都倾注到鹤的身上,仙鹤飘然飞去,人们也产生了飘飘欲仙之感。从而使仙鹤成了道教仙学的“图腾”也是自然而然的。

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

道教把仙鹤当作步履上苍的使者,将其由自然转向神灵是鹤文化的重大飞跃。

中国人对仙鹤的崇拜,既是超凡的又是兼有人性和人格烙印的。如民间传说《鹤仙子》中,讲述仙鹤守护了百鸟王国的和睦与平安;《扎龙湖与丹顶鹤》中,赞颂仙鹤舍羽化千鸟拯救了困龙并解除了人间的久旱之灾。民间故事《仙鹤斗三魔》、《白鹤与黑龙》、《趵突泉和仙鹤桥》等,都表现了仙鹤驱灾救民,与邪恶势力不懈抗争的品质。历代民间,都把丹顶鹤视为灵秀之物,可以给人类携来福祉瑞气,是顶礼膜拜的仙物。

在公元25—589年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期间,道家仙学更是视鹤为神仙的化身而神圣, 并渗透了道家仙学的文化之中.

黄老道学是在东汉兴盛起来,黄老道家已演变成偏重养生修仙的学论。道学逐渐兴盛进而发展为教团组织,由道家发展成为道教,成立教团组织,创始人是1900年前的张道陵(公元34~156年)。张天师自称学道的地方是鹤鸣山,那里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道教著作《云笈七签》记:张天师可以乘坐仙鹤任由往来。

道教中另有意喻——仙鹤与仙人相伴,且是仙人的坐骑。

《相鹤经》有云:“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故有“仙羽”、“仙客”、“仙骥”之谓,传说中的“三乔乘鹤”、“丁令威化鹤”尽与此说相关,而《拾遗记》中“群仙常驾龙乘鹤”的刻画则更为生动。唐代大诗人崔颢的名篇《黄鹤楼》引入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时的费文祎到辛氏的酒馆饮酒,辛氏待他宽厚。为了回报辛氏,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此后有客人来饮酒,这只黄鹤就从墙上下来舞蹈。为了欣赏黄鹤,来饮酒的人便多了起来,十年后辛氏“家资巨万矣”。一天,费文祎又来到酒馆,吹笛把黄鹤从墙上召下来,乘坐黄鹤飘然而去。辛氏怀念费文祎,遂修建了黄鹤楼……

历代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与画家创作了许多以鹤为题的作品。

常见鹤与祥云、朝阳、青山、翠柏、宫殿、道士等同时出现,苦心造境的意图就是“仙气弥足”。唐朝诗人描写丹顶鹤的句子尤其繁多,如薛能在《答贾支使寄鹤》中写道:“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青冥”。白居易在《池鹤》中说:“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张贲也有:“渥顶鲜毛品格驯,莎庭闲暇重难群。”的句子。一代“诗仙”李白终生热衷于以“鹤仙”抒怀。他在求仙访道中,写下“缅彼鹤上仙”、“娇女爱飞鹤”、“鹤舞来伊川”等名句,充溢着浪漫之义色彩,同时把仙与鹤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西华山陈抟高卧》“惊的那下三山梦鹤翱翔”;《咏龙吟·洞天》“结丹成九彩,飘然驾鹤,却游三岛”《鹤野为述律存道赋》“常为仙人驾,云上乘刚风。”这些佳句更是描写出鹤乃胎化之仙禽,鹤的行踪若梦若幻,鹤常与神者形影相随,鹤的出入环境都是仙境。

道教仙真乘鹤飞天

唐代的诗人杜甫在《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中说“王乔鹤不群”。而两位诗人所提及这个王乔, 其实就是道教中的一位仙人。传说王乔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列仙传》说,太子晋喜欢吹笙作凤凰鸣,仙人丘浮公接他上嵩山学道。30年后王乔见柏良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然乘鹤驻山头,挥手向众人招示,数日乘鹤飞天而去。

丁令威也是道教中的仙人。传说他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为白鹤飞回故乡,站立在华表上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旧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终南山鹤岭修道成仙,是鹤的化身,蓝采和成仙驾鹤升天。《云笈七签》说,许多道士成仙时,都会有许多群鹤在空中飞翔。钟离权、吕洞宾、丘处机等仙人道士的诗集名为《鸣鹤余音》。

道教主张修炼凭生,认为人生经过修行可达神仙境界,可升天和长生不死。即“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

道教把鹤认作仙的化身,因而道士也称为羽士,道士的服装称为“鹤氅”,连道士作法时行走的姿态也与鹤步十分相似,陈淏子(鹤)说“鹤雌雄相随,如道步斗”,“仙家召鹤,每焚真香即至。”称道士行走为“云行鹤游”,人们称赞道士为“仙风鹤骨”。在道观中供奉神仙的帐子上都绣着飞翔的鹤,名为“云龙鹤幡”。而道教的高功法师礼经拜时穿的法衣(忏衣)、道教的高功法师做法时穿的法衣(绛衣)都绣有丹顶鹤。道士得道成仙称为“羽化” “驾鹤西归”。

道教就是了抓住鹤的长寿和高飞这两个特性,并加以引申,认为鹤既是仙人的坐骑,又是仙人的化身,因而,称之为仙禽、仙骥、仙客、仙子、仙羽、蓬莱羽士。在道教传说中的一些神仙,也都与鹤密切相关,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道教的仙界是美丽而洁净的世界,道教的神仙是自由而长生的生灵。

道教的仙界和神仙表达了人类的永恒理想:永远地享有一个美好的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天下古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与仙鹤的不解之缘
【转】大师笔下的鹤,仙风道骨!
中华神禽志(一)鹤(上)仙人的化身,朱冠雪羽的东方神禽
青牛,毛驴,麋鹿,仙鹤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为什么道家文化中称道士为“羽客”?竟与“羽化登仙”有关 丨 别再强调鸿钧老祖、创始元灵了,他们...
白鹤与道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