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廊桥寻梦】摄影之旅--泗溪姊妹桥

在这远山和近水的衬托下,溪东桥更显秀美、轻灵。



北涧桥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景宁、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

 

 我们一早从泰顺出发,乘车大约一小时后到达泗溪镇下桥村。外拍前三天一直在下雨,今天终于停了,虽是个半阴天我们还是非常知足的。

 

 上午主要拍摄溪东桥北涧桥;两座桥相隔不过一里地,所以又被合称作泗溪姊妹桥,然而姐姐溪东桥却比妹妹北涧桥大了100多岁,这是明朝隆庆四年即1570年修建的廊桥,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现在都修建了公路桥,我们仍然可以想象这里村户之间靠廊桥相连的场景。老人们也喜欢守着廊桥,廊桥是泰顺人的根。

 

从风景来说,溪东桥比北涧桥逊色不少,因为前者处于集镇的中心。建造廊桥的初衷本来就是一个服务大众的交通工具,至于诗情画意,那都是能工巧匠本职之外的即兴发挥了。

    

               溪东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廊桥中间的3个桥屋













林正绪,字统一,泗溪上宅人。乾隆十年(1745),为首重建溪东桥。




精致的古桥梁,感叹古人的智慧。




下桥村随拍













 北涧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桥长51.7米,宽5.37米,净跨29米。横跨北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青山绿水间,北涧桥显得异常绚丽,显然,与它的一身红妆是分不开的。



这座清朝康熙年间的廊桥,历尽百年风雨,丝毫不见褪色,桥梁的整体木质结构至今保持的相当完好。但是桥头的几间小配房还是留下了岁月沧桑的痕迹。


北涧桥屋檐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屋脊上的装饰,增加了桥梁的整体美感。



桥由二层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在拱内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拱骨和梁柱,防止风雨侵蚀,两侧都装有风板。两端拱趾各自支撑在桥台上,桥台用花岗岩块石磊筑于两岸山崖之上,两头通道均有石踏跺。




由远处沿小路向北涧桥走来,两株大树茂盛的树冠就像老翁的须发轻轻抚掩着古桥和周围古朴的民宅,若隐若现。



两株大樟树立于桥头,较粗的一株直径两米多,这两株树都有上千年的树龄。大树的虬根牢牢抓住桥基周围的土石,保其经受了数百年风雨的侵蚀而无大碍。



北涧桥附近很热闹,旅游团就有好几个,桥边还有一些店铺,固定的,流动的都有,卖各种旅游景点都会卖的特产,奇怪的是居然没有卖廊桥模型的。













最后上一张我的工作照,作为此行的结束片。(感谢董舒同学拍摄的这张:我的精彩瞬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廊桥文化
浙江廊桥杂记
看廊桥建筑风貌
由《廊桥遗梦》谈中国廊桥
遊泰顺廊桥
北涧桥·泰顺廊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