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阳市行政区划史,嵩县曾为嵩州,汝阳游离在外|汝阳县|宜阳县|偃师市|洛阳市|伊川县|嵩县

全文约2300字,配地图11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地理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洛阳市行政区划范围。

先秦时期,洛阳(时称洛邑)为东周国都。秦灭周后,在东周故地置三川郡,其地开始纳入秦国的行政区划中。

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六县,分属三川郡和河内郡。

洛(也作雒)阳县,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即今洛阳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时的县城位于今洛阳市东汉魏故城遗址,隋大业元年(605年)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河南县,秦置,位于今洛阳市西。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改宜迁县,北周复改河南县。隋大业二年(606年)与洛阳县同移治今洛阳市,金废,未延续下来。

平阴县,秦置,位于今孟津县东北。三国魏黄初改为平阴县,隋朝废,未延续下来。

宜阳县,战国韩置,位于今宜阳县韩城镇。这个宜阳县并不是如今宜阳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其后改名福昌县,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未延续下来。

新城县,秦置,位于今伊川县西南。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伊阙县,北宋废,未延续下来。

河雍县,秦置,即今孟州市行政建制的起源。西汉改名河阳县,隋朝移治今孟州市南,金移治今址,延续至今。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十县,分属河南郡和弘农郡。

偃师县,西汉置,即今偃师市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县城位于今偃师市东,1935年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谷成县,西汉置,位于今洛阳市西北。东汉改为谷城县,西晋废,未延续下来。

陆浑县,西汉置,位于今嵩县东北。五代废,未延续下来。

平县,西汉置,位于今孟津县东。东汉废,未延续下来。

上图为公元281年西晋时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九县,分属河南郡和弘农郡。此时的洛阳城为西晋国都。

黾(也作渑)池县,秦置,即今渑池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县城不在此处,三国魏徙治蠡城(今洛宁县境),南北朝又移回,延续至今。

上图为公元612年隋朝时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九县,分属河南郡和弘农郡。此时的洛阳城为隋朝国都,洛阳县和河南县都迁治洛阳城,共为河南郡治。

熊耳县,西魏置,即今洛宁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名北宜阳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名熊耳,隋义宁二年(618年)改名永宁,1914年改名洛宁,延续至今。

长渊县,北魏置,位于今洛宁县长水镇。初名南陕县,后改名长渊县,唐朝避讳李渊改名长水县。元朝废,未延续下来。

兴泰县,隋大业初置,位于今宜阳县西南。唐神龙元年(705年)废,未延续下来。

上图为公元741年唐朝时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二县,均属河南府。

缑氏县,秦置。最初位于今巩义市西南,隋唐时期移至今偃师市缑氏镇。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未延续下来。

新安县,秦置,即今新安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县城位于今义马市西,唐贞观元年(627年)移今治,延续至今。

寿安县,隋仁寿四年(604年)改甘棠县置,即今宜阳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历史上多次迁址,唐贞观七年(633年)移治今宜阳县。金改名宜阳县,延续至今。

伊阳县(前),唐先天二年(713年)置,即今嵩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位于今嵩县旧县镇,金为嵩州治并迁至今址。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嵩州为州城,明朝改为嵩县,延续至今。

上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一县,分属河南府和虢州。

栾川县,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置,县因鸾川(今作栾川)为名古代鸾、栾二字相通,故通写为栾川。金贞元二年(1154年)废,未延续下来。如今的栾川县则是1949年置。

河清县,唐先天元年(712年)改大基县置,即今孟津县行政建制的前身,大基县为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最初县城位于今孟州市西南,北宋开宝元年(968年)徙治今吉利区西南。金改名孟津,1959年迁至今址。

上图为公元1330年元朝时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一州六县,分属河南府路和南阳府。此时秦朝建制的河南县已并入洛阳县。

嵩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顺州置,治伊阳县,顺州则是南宋置。在这一段时间里,嵩州也是地级行政机构,只是辖区小存在时间也不长,明朝降级成嵩县。

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八县,分属河南府和汝州。

伊阳县(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汝州及嵩县、鲁山二县地置,即今汝阳县行政建制的起源。1959年改名汝阳县,延续至今。

清朝在这一带延续了明朝的行政区划,故不累述。

上图为公元1914年民国初期。此时洛阳等八县均属河洛道管辖,1927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上图为公元1960年建国初期。此时今洛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九县(含县级市),均属洛阳专区管辖。洛阳1948年建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58年改为洛阳专区代管,1964年再归省辖。

伊川县则是1932年改自由县置,自由县为1927年置。当时还有个平等县(今伊川县平等乡),不过1932年废。

1969年洛阳专区改置洛阳地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三县划归洛阳市。

随着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洛阳市行政区划史,秦朝时期境内存在六县,其中洛阳和河雍两县的行政建制延续至今,分别为今洛阳市区和孟州市。

虽然洛阳在汉朝便为国都,但如今洛阳市地级行政建制起源于隋朝置的豫州(后改河南郡),至今约一千四百多年。

最后说说汝阳县,和今洛阳市其他县级行政机构不同,汝阳县历史上并不属于洛阳的传统辖区,而是属于汝州(今汝州市),长期游离在外。建国后划归洛阳,方才成为洛阳的一份子。

已完结十一省、自治区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喜欢请多分享,感激不尽。

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洛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省一个县,总人口超70万,建县历史超2200年!
城市历史之洛阳市
洛阳市各县区的名字来历,历史及传说
洛阳市历史沿革
河南洛阳市最新行政区划6区8县1市
宜阳县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