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伦理含义

伦理含义

       什么是伦理?广义地说它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狭义地讲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是类,人与人在一起,这是一类;理是道理,人跟人相处要有道理。从人的伦常来讲,不外乎五种关系:父母和子女关系、领导被领导关系(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长幼兄弟姊妹关系、朋友关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常就是不能变更的,这是人的基本德行。五伦五常是社会的秩序,这是中国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圣人制定的,谁制定的?没有人制定,这是天然的关系,完全与自然相应的关系,我们称为「天道」,天然之道!自然之道!圣人有智慧,他们为我们说出来而已。


       人与人的关系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有亲。父母和子女关系讲求亲仁,父慈子孝。父教子弟要以仁德,子事父母,要以孝心,父母教儿训女,不可偏大想小,儿子事亲不分父母叔伯,为人父止於孝,自然父子有亲也。父慈悲子孝顺人伦大道,子盘古到如今不差分豪,做父母无偏向一理训教,或是子或是侄一样观瞧,为子弟当爱亲竭力尽孝,或父母或伯叔一样扶劳,父慈子子事父各尽其道,自然的家和顺万福来朝。看看现在我们父母有没有尽到教育爱护子女的责任?做子女有没有做到孝道?

       君臣有义。君臣关系其实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或是上下级关系。君使臣以礼,臣奉君以忠,臣有小过,君当将过指明,不可残害良臣,君有错,臣当劝谇,不可背地恨君,国中有事,君臣同仪,制度合理,为仁君不学殷纣,臣不学曹秦,君则敬,臣则忠,自然君臣有义也。君以礼臣以忠君臣相敬,君臣和上下安国家兴,臣奉君如心腹君必重用,君爱臣如收足臣必尽忠,臣有过君当赦不饿过提醒,君有错臣诉劝,尽心而行,国有事君臣仪制度仁政,君不昏臣不奸江山太平。通俗点讲就是要讲求仁义,就是领导者仁爱被领导者,被领导者要忠心于领导者,上级与下级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忠于自己的职责,同心协力经营好共同的事业。

       夫妇有别。夫待妻如朋友,妻如宾客,家有大小事情,夫妇商议而行,夫妇生儿育女,以礼教训,儿女长大成人,立起祖先香烟,丈夫修身,妻子立命,自然夫妇有别也。夫妻之间在家庭中有不同的分工角色,讲求各尽其职,有夫妻才会有父子、兄弟、朋友等关系,它是五伦的开端。

       长幼有序。长者为兄,幼者为弟,兄要爱弟,弟要敬兄,在家一团和气,出外和睦乡邻,户下若有继续,莫分贵贱,凡处事情,以让为先,同席要分上下,同行要分先后,如此之行,四海之内,皆有兄弟,兄忍弟宽,自然长幼有序也。长幼兄弟姊妹关系讲求有序,指老少之间有先后尊卑之序,序就是亲,要尊老爱幼,推广开来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讲求有信,信是指信用、信义和诚信,朋友相交往要有道义,信除了信用之外,还含有本分的含义在里面。“人无信而不立”指一个人没有信用,在家里就不能立足,在社会上更难立足。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若有过错,劝而改正,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以朋阐道,以友補仁,依食共用,生死不离,不论富贵、贫贱,以德来往朋宜友实,自然朋友有信也。有朋自远方来道德谈讲,亲师友习礼义才算贤良,交朋友不物正劝归正向,如不改早绝交免受他伤,益三友损三友个人思想,要明白好合歹免招祸殃,交益友互相劝改过为上,交损友引诱坏白费米粮,不论富不论贫仁义来往,友富贵莫若人话不虚扬。

       仁、义、礼、智、信中,仁是仁慈。义是指道义、义务,义务就是不讲报酬,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应当帮助,尽义务。礼是指为人处事要有礼貌、礼节和礼敬,不能无礼。智是理智,不是用感情,处事待人要用理智。信是指诚信,言而有信,为人做事讲信用。

      我们今天人跟人的关系处不好,家庭里父子不和、夫妻不和、兄弟不和,什么原因?不懂得这个关系,没有受过这个教育。现在随便到各类媒体上去看看,凶杀、暴力几乎每天都有,甚至父子相杀、兄弟相杀、夫妻相杀也常常听到,问题之严重,历史绝无仅有。呈现的种种社会乱象,关键原因在哪里?伦理没有了!不懂得处理好这五种关系!看看社会上离婚率多高,为什么会离婚?还不是夫妻冲突吗?要深入观察这个问题,这是冲突的根源。伦理没有了,人跟人相处没有恩情,充满了怨恨,几句话听得不顺耳,就动刀动枪了,没有父子、夫妇、兄弟、领导与被领导、朋友的情谊,这个社会成什么样了?必然没有安全感。不懂得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什么叫父子有亲、什么叫朋友有信,为什么不懂?没有人教!是什么原因?没有受过伦理的教育,说老实话,不能怪他,是父母和师长、家庭和社会疏忽了这种教育。知道了这些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就懂得应该好好学学伦理。

       翻开中国的教育历史,教什么?就是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讲了五千年。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族群,能够安定,和睦相处,互助合作,靠什么?靠教育。五千年,一直在教这个。如果教这个不好,如果有问题,早就被淘汰掉了,为什么历朝历代都遵守著这个教学的纲领?必然有它的道理。   

       人与人的关系是伦理,人与大自然、宇宙的关系也是伦理。伦理教育就是教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宇宙相处的关系,伦理教育的中心就是说明人与人的关系。在家庭,这些关系如果懂得相处得很好,人和,古人常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才能真正解决一切问题,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如此,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朋友关系处得好国家才能兴旺,制度是其次,再好的制度如果人不和,好制度也发挥不好,也不能治理好国家,人是关键所在。中国祖先有智慧,自始至终就认定要把人教好,要教他懂得这些关系。中国人重视家,修身、齐家,然后国就治,国治就是今天所讲的和谐社会,天下平就是讲的和谐世界。

 

        中国教育的核心就是一个「爱」,爱的教育,五伦里面第一句「父子有亲」,这个亲就是亲爱。「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教这个。「亲」是亲爱,天性,什么时候看得出来?仔细观察几个月的小孩,就能够真正体会到「父子有亲」。看父母对这个婴儿的爱,出自於天性,这个婴儿对父母的爱,也是天性,没有人教,细心去观察,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教育就是从这个地方兴起来的,从这里建立的。教育的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这种亲爱,天性的亲爱,如何能保持到一生不会改变。这是教育的目的。第二个目的希望将父子有亲这个亲爱发扬光大,让每个人知道爱父母、爱兄弟、爱家族、爱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再扩充到爱全人类、爱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把这个爱扩大至整个宇宙。

       五伦五常这个纲领是我们可以骄世的国粹,特有的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在人类文明历史和社会生存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认为怎样才算做好了人?
常顺有话如是说:为人之本是孝道(二)(1一2一2,讲于2021年1月14日)
五伦观念的再认识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人生五伦孝为先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