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和七次下西洋 | 明代宦官

1405年至1433年间,明廷派郑和七次远航,走访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约30个国家,最远到达忽鲁谟斯(荷姆兹)和非洲的索马里兰。每次远航都动用数万部队和百艘以上远洋船只,航行数千公里。

郑和舰队规模是达·伽马所率葡萄牙船队的90倍,能运送的水手人数是后者的150倍之多。由于这几次远航,爪哇与波斯湾间超过16个国家向明廷进贡,许多外邦遣使到中国向明朝皇帝致敬。舰队指挥官郑和自此被昵称为三宝太监。

但与这些远航同样令人好奇的乃是在《明史》卷332中,编修者竟只用寥寥约700字,描写这一旷世功绩。或许敌视宦官的文人把郑和纳入“贪婪宦官”之列,《明史》编修者因而只用了30个字来介绍宦官郑和下西洋前的经历。事实上,若非他的下属写了3本小书,他本人和他在海洋探险上的最重大贡献,说不定就此湮没于世。这3本著作分别是马欢于1433年写成的《瀛涯胜览》,费信于1436年写成的《星槎胜览》,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根据这3本书,加上许多新近发现的纪念碑、手工艺品和其他相关史料,晚近的学者(其中许多是欧洲、日本学者)得以为15世纪最了不起但又最不为西方人所知的这些海上活动,赋予更为清晰的全貌。

当下亟须解决的一个疑问乃郑和是何许人,为何中选、主掌当时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这些远航壮举?根据稀少的史料,我们知道郑和于1371年生于云南的昆阳。云南为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毗邻缅甸、寮国,昆阳南邻月山,距中国著名湖泊滇池不远。他父亲姓马,因曾赴麦加朝觐,被族人尊称为“哈只”。郑和与一个哥哥、四个姊妹一起长大,童年就和典型的穆斯林权贵家庭子弟没有两样。事实上,他家境似乎颇富裕,因为他的祖父也是哈只,在云南当过大官。根据中国史料,他的祖先来自今日新疆,甚至可能来自中亚。在广大的中国西部,住有从人数较多的蒙古族人、维吾尔族人以及哈萨克斯坦人,到人数较少的吉尔吉斯斯坦人、乌兹别克斯坦人、塔吉克斯坦人等多种族裔,其中大部分讲突厥语,使用阿拉伯文,已有数百年时间。成吉思汗称雄之前许久,这些民族就陆续皈依伊斯兰教。今人普遍认为,郑和的祖先若非来自其中某个民族,就是其中某些民族的混血。他们不只会说数种语言,还个性勤奋、勇敢、爱冒险,郑和就继承了这些了不起的特质。

13世纪初,郑和的祖先积极协助成吉思汗建造帝国。据某份蒙古文献记载,1274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汗任命郑和的六世祖赛典赤·赡思丁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即云南省行政长官)。在云南任职的6年间,赛典赤平定土著部落,带给该地区繁荣,与安南、缅甸建立和睦关系。赛典赤显然赢得忽必烈的信任,且得到治下人民的肯定。接下来百年,赛典赤家族为元朝效命,忠心耿耿且卓有功绩,得到奖赏。

但到了郑和父亲马哈只和母亲温氏长大成人时,云南已不再洋溢迷人歌舞,已不再拥有传统氛围,因为这时候的元朝统治者已被富足生活腐化,变得软弱。当郑和仍穿着短裤、身边围绕着高官叔伯、丰满姑婶、瘦长而手脚笨拙的堂兄弟时,他父亲的元朝主子已失去游牧民族一贯的英勇和活力。不过几年,民乱浪潮就席卷全中国,1368年夏,寻欢作乐的元朝末代皇帝逃离北京。元朝统治云南的日子结束,郑和家族家道中落。1382年,郑和11岁时,明军拿下云南。一名前朝亲王及其家人,连同约380名前朝官员被俘,送到新王朝的首都南京。年仅39岁的郑和父亲死于百姓的报复,年幼的郑和成为傅友德将军的战俘。

对郑和和明朝辉煌的海上探险成就感兴趣的史学家,一直困扰于一个大问题,即从1382年郑和被明军俘虏,到1404年永乐帝指派他统领远航舰队这一期间,他是如何度过的。1404年时,永乐帝不只郑重赐予他郑姓,还提拔他为内官监太监。在帝制时代的中国,皇上赐姓给宠爱的官员并不罕见;事实上,1404年另有5 位宦官也获赐新姓。这5人全来自中国边疆地区,且全在军中服务。但郑和很特别,因为他还被选中统率海军展开历史性的探索,当时他才33岁。这位来自云南的穆斯林战俘,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爬到这么高的位置?他做了什么,从而赢得皇上的信赖?永乐帝为何将他的姓由马改为郑?得先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从正确的历史角度说明他的远航。

郑和的崛起,始于阉割这个最难忍受的刑罚。明初,南京的阉人愈来愈多,战胜的明朝将领常将俘虏的阴茎、阴囊割掉,再纳为奴隶。被阉的战俘并非个个都被带到京城,事实上有许多阉人被送给地方官员和皇室成员。当时还叫马和的阉人郑和,因缘际会,被送给洪武帝的四子朱棣,即后来的永乐帝。1381年,朱棣受封为燕王,驻守北京地区,开始在华北蓄积实力。

既有的文献指出,郑和气宇不凡,臂长、腿长超乎常人,在廷臣里显得很突出。他嗓音清亮,黑眼睛柔和而谦逊,正是他主子所中意的特质。郑和长大后,展现出高明的军事谋略,很快就与宦官同僚建立深厚交情,对朱棣展现出坚定不移的忠心。14世纪最后25年间,明朝与元朝旧部在中国北部边境激战,郑和至少两度参战。他走过华北荒凉不毛的褐色大地,懂得如何寻找蹄印和马粪,在一次往北长途跋涉的过程中,他记录下所能找到的每口水井和食物。内战(靖难之役)爆发时,他已是经验老到的战士、燕王的心腹及其阵营中公认的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

1399年10月,内战最关键的阶段,燕王发起攻势,亲自指挥围攻大宁卫。他的敌人由忠于建文帝的李景隆将军领军,以九营新锐之师迎击,围攻北京。在这一关键时刻,郑和于北京蓄水池“郑村坝”附近掘壕固守,阻滞敌军前进,使朱棣得以有足够时间派军来救。朱棣因此击破李景隆部队,重创敌军,扭转战局。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或许是靖难之役中最关键的一役,以严罚失职、速赏有功而著称的朱棣,登上九五之位后,迅即提拔郑和为内官监太监。郑和就此掌理宫中所有营造事宜,包括修葺宫室和陵墓,购置烟火、铜、锡、木、铁器和工具,监督土木工程,但不久即转任他职。1404年大年初一,永乐帝赐他新姓“郑”,以表彰郑村坝一役的胜利。这是罕有的殊荣,马和自此以郑和之名流传于世。

很可能因为掌理宫廷土木工程以及采购金属、烟火的关系,郑和非常熟稔武器和造船。获赐新姓后只几个星期,郑和就接到皇帝命令,组建兵力十余万的水师,以遏止一再袭扰中国沿海的日本倭寇。数份中、日文献记载,郑和亲自去了日本,以争取日本当局合力镇压日益猖狂的倭寇。有一份史料写道,室町幕府将军把约20名倭寇头子交给郑和,另有一份史料说他册封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嘉许幕府将军用心扫荡倭寇。这些史料似乎可信,因为他在监造船只、指挥水师、出使外邦方面都成绩斐然,这些资历使他成为从事1405年历史性远航的不二人选。尽管只有34岁,郑和已有一长串显赫的功绩,规划、指挥、组织方面的长才已展露无遗。

郑和的数次远航,由《武备秘书》中的海图来带路。此书的来源有待商榷,大部分学者认为剽窃自明朝茅元仪所写的《武备志》。中国船长使用这些海图,载着郑和与其随从前往诸多外邦。1886年,英国驻汕头领事费笠士(George Phillips),找到从泉州到苏门答腊沿途的76个地方、从苏门答腊到东非海岸的88 个地方,从而使中国到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的地图臻于完备。1909年,查尔斯·布莱格登(CharlesOtto Blagden)认出这些海图中标出的另外16个地方。20世纪30年代,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荷兰学者兑温达(J. J. L. Duyvendak),还有后来的英国作家米尔斯(J. V. G. Mills),继续调查并认出郑和下属马欢、费信等人所提到的地名。

马欢是穆斯林,可能以通译的身份参与了郑和的三次远航。他的《瀛涯胜览》于1970年由米尔斯译成英文,全书18章;书中提及的国家、地方,已有19 个得到确认。每一章描述一国的疆界、距离、风俗、产物,也特别着墨于政治事件。整体来讲,马欢的著作与《明史》中的叙述极为吻合。

另外,费信至少参加了四次远航,身份不是秘书,就是通译,但他的《星槎胜览》只记录郑和第三次远航(1409—1411)的见闻。费信书中的资料,有很多大概来自1349年汪大渊所写的《岛夷志略》。

费信此书普遍被认为写于1436 年,即第三次远航已过了约25 年后;因此不得不参考汪大渊的著作。从精准性和重要性来看,费信的《星槎胜览》远不及马欢的《瀛涯胜览》,但《星槎胜览》指出40个国家、地方,为郑和与其宦官同僚去过的爪哇、尼科巴(Nicobar)、东非诸地,提供了宝贵数据。

除了地名歧异和航行路线,有关郑和七次远航,下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乃是每次远航的确切日期。《明史》和《明实录》的确给了些确切的数据,但不完整,且有时让人困惑,例如在第二、第三次远航的归来日期上。20 世纪30 年代两个郑和碑文的发现,更让人不知哪个说法为真。这两个碑文促使富路德(L. Carrington Goodrich)、兑温达等汉学家,立即重新检视整个问题。第一个碑文为《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刻于今苏州地区刘家港天妃宫的一块碑上,碑立于1431年3月14日;第二个碑文是《天妃灵应记》,刻于福建长乐南山旁三峰塔寺附近的一块石头上,石头系郑和与其同僚所立,这个碑文据认写于1431年12月5日至1432年1月3日之间。哥伦比亚大学的富路德教授拿到了这个碑文的拓印。1939年,兑温达拜访哥伦比亚大学时,报告这两个碑文的摹本,将它们译成英文。他还写了篇长文,确认七次远航的确切日期。下页表“记载郑和七次远航日期的文献”就是这些学者研究成果的集大成。

谈完七次远航的日期问题,接下来就是船只与船上装备的数量和大小问题。《明史》中的“郑和传”只提到,为出使西洋诸国,明廷命郑和与其同僚建造62 艘大船,每艘船长134 米,宽54米。其他文献提供的资料与《明史》稍有出入,但更详细。例如《郑和家谱》提到第一次远航共有63 艘船出海,其中较大的船长约135 米,宽约54米;中型船长约112米,宽约45 米。因此,《郑和家谱》里记载的船只数量、大小,与马欢《瀛涯胜览》的记载完全吻合。

这些远航船只的建造,不只是为了运输人员和货物,还考虑到作战需要。诚如《明史》里所记载的,郑和的舰队里没有很多较机动、速度较快、适合两栖登陆和在大海上与敌船对战的小型船只,着实令人难以置信。在《瀛涯胜览》中,马欢常提及大䑸宝船。汉学家对“䑸”一词一直感到不解。有些汉学家推测“䑸”源自爪哇语zong,意为大船。还有些汉学家主张,“䑸”即是junk,即中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帆船的普遍称呼。问题的关键在于63 艘船是否全是135米长、54米宽,还是只有少数船为大船,大部分船属中型、小型船。七次远航出海的船只,从48艘到249艘不等,而各次远航动用的人员则一直是2.7 万人左右,伯希和因此断定“䑸”意为舰队,而非个别大船。

因此,“䑸”由为数较少的九桅船和为数较多的中型、小型船组成,船只总数在50至100 之间。郑和的调度手法,一般是将整个舰队分开,从中派遣数支小船队到远离主航线的地方。例如有次远航时,郑和派宦官洪保为特使,从卡利卡特(《明史》称古里)前往麦加,最后一次远航期间(1430—1431),他的同僚王景弘率领一艘或更多船只到南台湾,遇到台湾土著。

显然,郑和远航除了政治、军事目的,还有商业目的。因此他的舰队在装备时得考虑到各种需要。一艘九桅或八桅帆船,除了载运大批人员,还有大量商品;船上还备有远航期间大量人员填饱肚子所需的物资。因此,九桅和八桅帆船大概是15世纪亚洲海域最可靠、最有效率的船。但郑和的舰队也需具有战斗功能。《明史》和其他文献提到,郑和打算以他的水师达成多方面的任务,且确实这么做了。例如,第一次远航期间,他的舰队与旧港恶名昭彰的海盗头子打了场海战;第二次、第四次远航时,他利用优势的海军兵力,击败、俘虏了斯里兰卡、苏门答腊两国国王。

鉴于这些军事记录,我们不得不思索一旦在外国发生海战时较小船只的重要性。小船较轻、机动性佳,能在进出港或遇紧急状况时以桨前进。这一特性使小船比大船速度更快,更为可靠。小船利于攻势作战,且自卫能力强。事实上,大船和小船都是郑和远航所需要的,因为两者功能各异且互补。郑和统率的舰队里,很可能包含了以下5种大小不同的船型。

这一数据或许可以说明为何几乎每次远航出海船数不同,人员数目却一样。根据散落四处的记录,我们知道第一次远航动用了63艘船,第二次249艘,第三次48艘,第四次63艘,但第七次100多艘(第五、第六次动用的船只数目未有记载)。另外两份珍贵的文献或许也有助于厘清船只总数的问题,即《武备志》和李昭祥论明朝造船的著作《龙江船厂志》。李昭祥于1551年掌管南京附近的龙江船厂,郑和的船大部分是该厂所造。根据这两部文献和其他史料,郑和与其远航同僚可能用到数种大小的船只,最大者为135米长的九桅船。关于郑和舰队的船只种类,未有明确的描述存世,但关于人员却有相当详细的资料可参考。郑和的部下,一如他们的成就所表明的,乃是能干且专业的一群人。他们似乎通过政府机关正式招募来。舰队的管理层全是带有文官品秩六品到正四品的宦官。但随郑和七次远航的宦官人数和姓名,在各史料里又不一致。人数从刘家港《通番事迹记》碑文所记的6 人,到《郑和家谱》所记的70 多人不等。在《明朝传记辞典》(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中,富路德列出属于管理阶层的以下宦官:王景弘、侯显、李信、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

在大舰队里,特别是有武装以备作战且用来执行许多特殊任务的大舰队里,肯定有数组专业人员。专业人员的最高层当然是军事人员。第七次远航时,明廷派了都指挥使朱真(正三品)、王衡(正四品)等高阶军官同行。另有一些军官也奉旨参加郑和的几次远航。

在这些文献里,可见到数十位品秩从从五品到正五品的马姓、刘姓、张姓、徐姓千户。这些千户似乎大部分来自边疆地区。他们的汉名通常是为朝廷立功后由朝廷所赐。《太宗实录》记载了他们远航期间的功绩,其中数人因此得到晋升。其他下级军官,例如百户、总旗官,则达数百。

郑和的舰队也载了数群专业人员——从宗教领袖,到负责船上所有人员之身心安康的医生。还有些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例如承办伙食者),负责货物、压舱物的装载,管理食物、水、酒、木柴等储备品。郑和的舰队需要众多的船员,不只是为了有事发生时抗敌保船,还为了操作张帆索具。就今日的标准来看,当时的张帆索具粗陋、不便使用。在祝允明(1460— 1526)的《前闻记》中,有一段文字描述了第七次远航的人员:宣德六年(1431)下西洋的人员,包括“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辨事、书算手、医士、铁锚匠、木艌匠、搭材匠、水手等共27550人”。根据《明史》等史料,我们知道第一次远航时动用了超过27800人,第三次远航时有2.7万人至3万人参与,第四次远航时约28560人,第七次远航时约27550人。第二、第五、第六次远航动用的人数则未见记载。

显而易见,郑和的舰队比葡萄牙、西班牙的舰队规模都大。葡萄牙人千辛万苦在1434 年绕过撒哈拉海岸的博哈尔多角,64年后,达·伽马才航抵印度的马拉巴尔(《明史》称马八儿)。达·伽马率领大概不足30米长的3艘船和170名船员,1498年5月进入卡利卡特港,因此著称于世。明朝的远航舰队,倚赖数百年来中国人与印度洋沿海地区的商业往来,从南京到浡泥到尚吉巴,在苏门答腊、马六甲、斯里兰卡、阿拉伯海沿岸和麦加,接待使节,发送御赐礼物。葡萄牙人只有洗脸盆、珠子之类商品可供与当地人买卖,因而迅即转而使用武力和恐怖手段,向印度强索他们所追求的财富。经济自给自足而志得意满的中国人,则带着礼物而来。例如,斯里兰卡的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3 个族群,都得到明朝皇帝赏赐,包括金约3000件、银1.5万件、丝300匹,还有香油和宗教用的上漆装饰品。

在数量、财富、能力、技术、先进程度上,当时的中国人都超越了葡萄牙人。但中国最后一次大举远航是1433年;因此,两个世代后葡萄牙人进入印度洋时,未遇到足以和欧洲人争夺印度洋霸权的亚洲强权。若明廷继续这类航海活动,世界史和东西方关系大概会是另一番局面。于是,对于这些发生于哥伦布之前的远航,历史学家心中生起了数个疑问。中国人如此卓越,为何没有动机经由非洲抵达欧洲或越过太平洋发现美洲?当然,最大的疑问是15 世纪中叶之后,为何中国再没有进行海上探索?

永乐帝于1424年8月12日去世,而在这之前,就有朝官质疑这些受到过度吹捧的明朝远航活动。文人悲叹宦官的得势,竭尽所能、明里暗里欲打消这一计划。著名士大夫夏元吉带头猛批郑和的远航,称这类活动会拖垮财政。夏元吉因主张停止下西洋而入狱,但第四位明朝皇帝洪熙继位(1424年9月7日)前几天,夏元吉获释,朝廷下令停止所有出海任务。因此,第六次远航后到第七次远航之前,郑和驻守南京,负责留都的美化。可以说,在他的船只闲置生锈时,文人与宦官之间展开了密谋、欺诈等钩心斗角的行动。赢者通常是能得到皇帝最强力支持的一方。1430年夏,第五位皇帝宣德帝决定重振皇威,下令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这是郑和最后一次冒险,但他已经老了,从非洲、阿拉伯诸国回来后不久就去世,时年65岁。接下来的岁月,几度有人主张重启远航壮举,但再没有出现像永乐帝这样的支持者。第八位皇帝成化在位年间(1465— 1487),有位宦官提议审阅郑和的航海路线和记录,但彻底搜寻仍完全找不到郑和的档案。后来查明郑和的档案已全遭兵部车驾司郎中刘大夏烧掉。有人引述刘大夏的话说,郑和七次下西洋耗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不值得再为。一把火烧掉郑和远航壮举的档案,也昭昭证实了久久未消的一个猜测,即《明史》并未全盘道出明朝宦官的事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出土一石碑,揭开郑和船队真面貌,学者:颠覆传统认知!
郑和舰队的宝船究竟有多大?工人挖出一座古墓,揭开了真相!
东西兴衰与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中国通史 第七十八集 郑和下西洋(1)
拥有最大的船,却最早掉队,从木头出发看明朝远离海洋探索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