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里的药物煎煮方法
《伤寒》里的方子只需要煮一次,放4–5碗满满的水煮成两小碗药(文火慢煮,煮大约40-60分钟),分两到三次服用。以9点左右服一次,15点左右一次为佳。

《伤寒》里的药大多是煮一次,不像现在一付药煮两次,而且也没有文火武火之分,大部分都是全程文火慢煮。

一付药煮两次是因为现代研究表明第二次煮出来的药汤按照成分学分析有效成分与第一次基本相同。

但是小蒙反复对比《伤寒》内方子的煎煮时间,发现大部分的药放的水跟最后药汤的比例都达到了4:1甚至7:1左右,可见仲景煎煮药物时间之长。而如果我们按现在的煎煮方法,先武火煮开,再文火煮半小时,这样得到的药汤与放入的水的比例大多只能达到2:1或者3:1。由此小蒙妄测,仲景煮药的时间远超我们现在煎煮所用的时间,已经达到了煮两次的效果,所以《伤寒》里的药都是煮一次。

有一些治疗阳证以及病位偏上的方子,比如治疗太阳病的桂枝汤,阳明病的白虎汤、承气汤,治疗少阴咽痛的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等,都可以适当少煮一会,甚至一些像五苓散之类的方子是直接吞服药末。

而治疗阴证的方子,比如治疗少阴病的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厥阴病的当归四逆汤等,则适合文火慢煮。

//
《伤寒》里有很多要先煎后下的药
//
补益药多煮一会更佳,外感药少煮一会发散力更强。先下的药物有:麻黄、葛根、大黄、茵陈、茯苓、栝楼、附子、酸枣仁;后下的药物有:桂枝、生姜、豆豉、甘草、芒硝、阿胶、肉桂 等。

先煎:

麻黄:先煮半小时。麻黄在古方中需要先煮,去上沫。麻黄久煎可以减轻对心脏的刺激。虽然一般认为发汗药不宜久煎,但适当延长麻黄的煮药时间,其发汗作用相应增强。

葛根:先煮半小时。葛根先煮可能是为了加强它的发汗作用。

大黄:大黄有先煮有后下。在大陷胸汤、桃核承气汤中先煮,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抵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后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煮药时间越长,大黄泻下作用越弱,收涩止泻作用越强。所以大黄在大承气汤中后下。

茵陈:先煮一个半小时。先煮有利于茵陈的利胆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减少肠胃刺激性。

茯苓:先煮半小时。可能是为了不助水邪。

栝楼:先煮约30-45分钟。

附子:先煮半小时。减轻附子毒性。现代医家大多用炮附子,而且小心翼翼。但是仲景用生附子并且只煮25-30分钟。李可老中医用百克附子治疗厥逆,收到了惊喜的效果。

酸枣仁:先煮15分钟。

后下:

桂枝:15分钟即可。

生姜:15分钟即可。生姜汁可直接拌入药汁中。

豆豉:10分钟左右即可。

甘草:甘草麻黄汤中后下。

芒硝:一两沸。现在芒硝习惯是煮完了再放。

阿胶:烊化。

肉桂粉:一两沸,或等药煮完以后直接拌在药汤里。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多用其气清之力发汗、宣肺,不宜久煎以免气味挥发;消化系统疾病煎煮时间长短依具体病症决定,一般补的久煎,泻的大火快煮;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以补为主,多小火慢煎。

实证宜大火快煮,虚症宜小火久煎。但是阳厥时,为了发挥附子的最大功效,宜生附子25-30分钟。

       事实上一些久煎的药物比如说附子,现在一般都是先煮半小时,再跟其他的药煮半小时一共一小时。但是如果再多煮煮比如煮了两三个小时的话,效果会更好。小蒙就碰到过好几个因为忘记时间烧干了加点水继续煮的病人反映那贴药的附子的效果特别好。

//
《伤寒》里有少阳病的特殊煮法
//
《伤寒》中大柴胡汤、小柴胡汤都是去滓,再煎。

《内经》里有“少阳为枢”的说法。少阳处于阴阳之交,是阳病转阴的枢纽,是半表半里,半阴半阳的疾病,是一种阳病症状和阴病症状交替出现的特殊病证。中医擅长取类比象,因此治疗少阳枢机不利的方子,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都是去滓,再煎。

本文参考

1998年12月15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煎药方法浅析 2002年《 甘肃中医》 第15卷第 2期  鹅毵纂珠  喻函荣《金匮要略》

仲景方药的煎煮法与服法总结-适合于伤寒论、金匮要略

《伤寒论》方药煎法浅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类方讲伤寒》
真假《伤寒论》|一起聊聊你对“经方”的体悟与认识,送几本白云阁版《伤寒杂病论》给大家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30 集文字视频 (三)21--30集
​陈明讲伤寒①
我的几点伤寒心得
经方真境界——化病于无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