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海波解《伤寒论》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好了,这会看83
杨海波解《伤寒论》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好了,这会看83条就清楚了,单纯咽喉干燥没有表证的,你就不能用上述三个方法去发汗,按说见了麻黄见了桂枝都不对,为什么?咽喉干燥是阳明热症,有的可能消水喝水多,有的没到那个程度也是阳明热,阳明热有实火,还有实火造成的伤津虚热,合起来热热相加就更重,你再用发汗的方法去伤津,只能加重阳明热象,所以不可发汗。
但是仲景会犯这么糊涂的毛病吗,上来就这么一句,这一段条文前边肯定有一个前置条件,所以老杨给重新补充上来。
【杨海波重编条文】(伤寒,或伤寒或中风),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汉代的医生比现在厉害,仲景是高手,但是别人家也不会太差,用发汗法,是不是表证,人家还能看错了吗?所以当初肯定是表证不解,要么是伤寒表证不解,要么是出汗的中风表证不解,这会儿医生就去发汗,仲景说不行。为什么?
表证不解不发汗怎么解表?你只看到了表证,没有看到里热的趋势,仲景说,这样错了,伤寒或者中风不解,伴有阳明热了,你这一会发汗要加重病情的,这是太阳伤寒加阳明或者太阳中风兼阳明的事,看不到阳明热,你这么发汗肯定出事,这种情况很多见,那怎么办?你不发汗,表证不解,还有咽喉干燥。
 
咱给他完善一下方子,汗出,恶风寒,咽喉干燥,脉浮缓数(或脉浮弱数)。
这种表证中风,加咽喉干燥是表证热中风,阳明热伤津,咱用栝楼桂枝汤,栝楼不是全瓜蒌,说的是天花粉,就是桂枝汤加天花粉,这瓜蒌桂枝汤是医圣张仲景治柔痉的方子,太阳中风病机下的颈椎不舒服,这个柔痉就是表证中风不解颈部津虚,相当于虚热,酸酸胀胀的,发硬的不舒服的,所以桂枝汤加了个天花粉,这样我们是不是表证中风加咽干用栝楼桂枝汤正好,二者病根是一样的,没有错,很棒。
 
假设是表位伤寒不解,里边口干咽燥的时候,仲景的方子我们可以借一下,我给你完善一下,仲景说的“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这个表位伤寒用麻黄去解,里边的阳明热用石膏去解,麻黄配石膏的组合。
 
没有表证伤寒,假设这个情况是表证伤寒中风合病的表证不解,又看不出像伤寒,又不像中风,兼有上焦阳明热口干,那太标准了,桂枝二越婢一汤。
 
假设是没有表证,单纯就是咽喉干燥,可能有一些表位的病,像咽痛、咽干,昨天讲咽喉病篇,是不是用一味甘草汤,桔梗甘草汤或者阳明的粳米配石膏熬水喝,或者我又说用胖大海、射干、百合、麦冬熬水喝都可以。
 
假设咽喉这个病位比较深累及到气管,咽喉干燥,又有咳嗽热咳的事,看作热咳或者热痰,那么是不是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都可以解,对吗?好了,83条就这么十来个字,不到十个字,九个字,咱给诠释的这么多,讲的不是单纯条文,临床医生讲《伤寒论》就是大串烧,最重要了,不是就那个书上扣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类方辨析之表证类(三)
叶氏医案 | 栝楼桂枝汤
【《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厥阴病的经典方】
《金匮要略的尴尬处境与我的破解》
经方医学答疑(十六)——脉浮、脉沉,葛根、栝楼根。
喉咽不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