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 张高平     更新时间:2012-5-29 15:41:13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注意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活跃学生思维、增加知识理解、技能发展、素质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下我的见解。
  一、创设故事情境。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编成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教学“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星期天,松鼠妈妈带着小松鼠去森林里采松果,小松鼠边采边玩,到太阳快下山了,才采了4个,松鼠妈妈采得又快又多,数了数有25个。”随着画面的出示,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这样的教学不但满足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欲,而且,锻炼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活动情境。操作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律进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学习工具或实物通过拼、摆、量、画等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以及对某一结论或遐想进行验证的实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亲手实践操作来认识事物,摄取知识,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可以让学生带上土豆和小刀,并跟着老师切一刀认识面;再切一刀认识楞;再切一刀认识顶点。在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比比看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装沙做实验,从中得出结论。学生在这种设身处地的活动中,不仅主动性强,而且对事物的认识也比较深刻。
  三、创设练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在新旧知识连接处设置一定的障碍,使学生在异常的练习过程中,突然遇上用原有知识和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用启发性语言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使之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于是,渴求知识的欲望迅速将他们带到追本溯源、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竞争式学习情境。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激励学生:下面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1÷7、6÷2、10÷3,当学生遇到10÷3除不尽时,会不知所措,此时,教师揭示课题便水到渠成,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四、创设问题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从疑问开始,学习中如果对某一问题产生疑问,就会引起更强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以疑获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秘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后,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两根木棒,用布遮住一端,上面露出部分对齐,上面的一根露出部分占全长的1/3,下面的一根露出部分占全长的1/4,问:哪根木棒长?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知道1/3>1/4,所以很快地做出判断:露出部分占全长1/3的那根长。教师揭开谜底:露出部分占全长1/4的那根长。学生感到十分惊讶,产生了急于知道产生判断错误的愿望,很快进入了探究问题的角色。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便有效地激发了出来,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也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创设问题情景时,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具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
  五、创设应用情景。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把数学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应用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一次次实际应用中,深切感受到数学课本里的数学知识都是有用的。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既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常新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元角分初步认识”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各种面值的钱,我说:“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逛一逛‘新天地商场’(同时出示了自制的小商场,上面有许多的学习用品和玩具,以及相应的价格),你们认真学习了这一课的知识后,就可以用自己手中的钱来买这些商品了。”为了能准确地买东西,学生学习得十分投入。学习了新知识以后,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再出示‘新天地商场’,由四个小组各选一名学生做营业员,其他成员做顾客,然后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中,人人争做优秀营业员或文明顾客,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地数清自己手中的钱,买卖秩序井然。活动的进行,也让学生从中感觉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课堂活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探索问题,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实践操作
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浅谈互联网+教育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一些误区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