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责任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责任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组长:李烈明   副组长:王发高、朱  霖、王世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而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智慧的开发者,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是以培养人为目的。教师是靠自身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情操,以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广阔的胸怀,高尚的追求,影响学生的志趣,启发学生的思路,锤炼学生的能力。只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富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在教育生涯中绘出一幅最新最美的画图。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创新要靠人才,人才来源于高素质的教育。高素质的教育,关键在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终身受益的。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祖国的未来。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加强教师责任感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思想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个好教师应该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不断探索、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使今后的社会更加理想、更加完美。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光荣而崇高的事业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立志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职责,百折不挠,奋勇直前。”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难以改变,从而造就了教师所特有的道德人格。只有这种道德人格的魅力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力量所在。教学工作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所感受到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感染学生,还是引导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信服,这种信服力正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的。

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促使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责,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终身负责。因此,作为教师应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不断进取,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创造出闪光的业绩。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远大的职业理想,把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当作自己的天职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很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道德规范,塑造别人首先要铸造自己。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全部心血无私奉献给青少年一代,这是教师这一崇高职业对每一个教师的要求。

热爱祖国是献身教育的强大动力和基础,而献身教育又是热爱祖国的集中表现和实际行动,两者互相联系而成为师德首要的和基本的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自己首先必须具备高度的这样的道德情感。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不仅要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而且要有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这既和教育工作的特点有关,又和改革开放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密切联系。因此,立志献身教育的教师,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应该成为事业的创造者。 

教师是否精通业务,德才兼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政治素质的优劣。所以说教师能否勤奋学习,德才兼备,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问题,因而也就成为教师的重要道德规范。教师要努力学习政治,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推动历史前进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教育者要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当好学生。”这就是说,教师要有丰富、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年代,注重知识更新,了解学科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充实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眼界,培养造就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教书育人”既是教师的职责又是其应尽的道德义务。学校教育重点在“育”,“教”是为了“育”。能否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和道德义务,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的尺度。如果只教书不育人,实际上是一种失职,一个有育人责任感的教师不仅课堂上注重教书育人,在和学生的交往中,随时都注重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必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教育。了解学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对学生负责感的具体体现。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如果教师只会要求学生而不懂得尊重学生,那么一切要求都会落空。教师不是依靠封建式的家长作风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是靠自己的人格和优异的工作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正确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尊重和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克服心理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远大的职业理想,自觉地把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当作自己的天职。

3、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古人说得好,治天下之政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行教育之业在教师。不精通业务的教师很难教好书,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没有高尚品德、良好作风的教师,很难育人,同样也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教师的职业行为就是要忠于职守,以身作则,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时代。21世纪是激动人心的,是充满竞争的,它不仅要求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就是以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在学生的心田“播种”,播种一颗火热的责任心。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一种性格。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们只有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在行动过程中,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以实际的解决为主要任务,随时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成效

自古以来,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教师在学校中处于教学工作第一线,与学生有着最直接、最广泛、最经常的联系,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一个具有献身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必然对教育事业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有效劳动。一个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恪守职责、业精德高、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不断探索、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终身受益的。

(一)以名师工程促进教师责任感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人类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中介”作用。尽快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跨世纪的合格教师队伍,以适应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为造就一支思想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名、优教师队伍,使我校尽快成为全国一流的名牌中学,我校以名师工程促进教师责任感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1、名师工程的目标

“名师工程”是一项艰苦、复杂、长期的工程,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保证学校长盛不衰的千秋大业。在名、优教师的培养上,我校针对不同对象,做到科学、有序,形成了三个系列。

A.教坛新秀的培养

在具有五年左右教龄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坛新秀。教坛新秀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有一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验,所带班级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厚;体、音、美教师要能承担起校内有关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2)具有开设市级以上(含市级)公开课的能力,积极承担对外开课任务;在市级以上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3)有一个校级以上的研究课题,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含课件)在市级以上交流、获奖或发表。

B.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根据市教委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计划,力争五年内在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教师中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使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占一线教师总数的10%左右。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对所教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造诣,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2)具有扎实、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用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果,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年有论文在市级以上交流、获奖或发表。(4)积极承担指导新教师和同组教师的工作,在教研组内能发挥核心作用。

C.教育专家的培养

在高级教师中培养6——8名特级教师和2—3名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和教育专家除了符合学科带头人的各项条件之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要有积极探索、敢于实践的进取精神,对所教学科有明显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2)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其教学思想和经验在杭州市以上范围内得到介绍和推广,每年至少2—3篇既有教学理论,又有教学实践的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以上,教育专家要有专著出版。

2、名师工程的实施策略

1)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夯实其成为“名师”的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名教师应当有渊博的学识,较高的理论素养,扎实的教学功底。努力在教育思想上由考试型向育人型转变,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为加快名师的培养,我们一是做到选好苗、护好苗,苗子选定后,及时给教师确定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二是对列为培养对象的教师,在继续教育的时间、经费上给予优先安排;三是帮助其确立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

2)为教师的成名成才架设台阶,使其脱颖而出

当名教师一靠自身素质,二靠机遇。这个机遇从物化的角度讲,就是为教师创造出名的条件,出名的场所。在“名师”培养过程中,我们一是大力开展拜师学艺、外出取经和教学大比武等活动,逐级选拔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逐级推优举能,帮助其站稳脚跟,打响牌子,拾级而上;二是注重大面积提高和小面积培育同步进行,注重“名师”的学科分布和年龄之间的平衡;三是鼓励教师业务进修,处理好面向长期的学历进修与针对当前的继续教育之间的关系,努力为教师创造培训、进修、提高的机会;四是通过开展“说课、上课、评课”教学大比武,组织上公开课、观摩课等活动,千方百计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五是做到教学上“成名”与思想上“创优”齐抓。

3)给教师委以教学上的重任,为教师创设登台亮相的舞台

“名师”不仅是教学水平高、教育能力强的教师,更应该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育人者。在“名师工程”的建设中,我们一是做到充分信任和使用教师,让他们担任重要的教学任务,要求他们注重教学心得的积累和提炼,定期拿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促使其努力成为教学骨干;二是同时要求有关教师定期拿出教学成果,通过主持教研课题,开办专题讲座,上公开示范课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而,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压力中奋进。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人才生产线”的队伍建设思路,“名师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校现有省教坛新秀1人,市级教坛新秀5人,系统级教坛新秀1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先进女职工1人,市百名师德优秀教师1人,市“三八”红旗手1人,市十佳优秀班主任1人,市十佳优秀青年教师1人,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浙江省特级教师7人。目前一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并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的优秀教师,这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责任感教育为重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近年来,我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师资结构给学校工作带来了朝气和活力,但也给如何保持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带来了新问题。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我校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教书育人工作,以责任感教育为重点,把培养青年教师,优化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

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影响,都将是终生难以磨灭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以一种崇高的人格风范来昭示和影响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手里没有也不可能有教不好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和师魂。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几年来,我们以责任感教育为中心开展了对青年教师进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教育,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和开展“树教师形象,献身教育”的大讨论,并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向青年教师提出了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的要求。通过这一系列学习、座谈及交流活动,使青年教师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认识,经受锻炼,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对学生以诚相待、尊重学生;学会倾听,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会宽容,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才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抓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高素质的教师应是“专家型”的人才。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教学专家,他们有真才实学,有丰硕成果,思想开阔,视野宽广,明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教育教学原则规律,懂得教育教学心理学,并有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受到学生们的尊重。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一是通过总结推广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请部分中老年骨干教师在全校上公开课、示范课,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青年教师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二是组织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教研组成员、学科组成员,对青年教师进行大循环、地毯式的听课活动;三是要求青年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的手段,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等一系列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比赛;四是要求青年教师掌握必要的外语知识为双语教学作准备;五是要求青年教师摆正学历与学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把教师业务学习列入工作评价考核内容,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学习或进大学进修,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教案、学案比赛,说课比赛,青年教师专业知识竞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比;六是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教育教学论文研讨会,让青年教师有机会总结交流自己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探索教书育人的途径和规律,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3、抓青年教师的工作态度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全部心血无私奉献给青少年一代,这是教师这一崇高职业对每一个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师决不只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情操,以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广阔的胸怀,高尚的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工作态度是贯穿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的一环,也是青年教师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它是衡量青年教师是否自觉投身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把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科学献身精神;勇于开拓精神,作为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灵魂来宣传,并通过组织一批优秀教师为青年教师讲课,与他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和为办好学校的献计献策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更要树立起强烈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效益。

4、注重锤炼青年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为了锤炼青年教师的人格魅力,我们要求青年一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二是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既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三是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四是始终以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做当之无愧的强者,既陶醉于成功之中,更不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从不断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

5、强化激励机制

2001年,经过教代会讨论,我们重新制订了《浙大附中教职工工作职责考核条例》《优秀班主任奖励制度》、《学科竞赛奖励办法》、《高考奖励办法》、《会考奖励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办法》等,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实行从量到质的考核尝试,较好地体现了奖勤奖优、优质优奖的原则。在考核中重在一个实字,对教职工工作态度提倡实干;工作过程强调落实;工作结果讲求实效,考核结果与评优挂钩,为青年教师提供公开、平等竞争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个人与群体的优势与特长,勇于超越别人。这一系列措施,培养了青年教师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较好地调动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以责任感教育课题带动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研组的战斗力,而教研组的战斗力是由教研组凝聚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形成的。其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构成教研组战斗力的硬件,而教师责任感是构成教研组战斗力的软件,软硬件相互依存,离开任何一方就会失去另一方存在的意义。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以两手抓教研组建设,即一手抓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手抓教师的责任感教育,把责任感教育渗透到了教研组建设的各个方面。

1、把责任感教育和教研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从一定意义上说,评价是行为的指挥棒。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行为的方向和深度。同抓其他各方面工作一样,为了促进教研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了评价机制的促进功能,制定了教研组评价条例。把组员的责任感,以及组内成员间的团结互助、教研组的集体战斗力等明确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由于评价是以集体的综合表现为依据的,教师的个人能力只有转化为教研组集体的合力,才能获得满意的评价结果,有效地促进教师责任感的形成和教研组集体战斗力的增强。

教师个体的技艺,要上升为教师素质,进而凝结为教研组的集体战斗力,离不开“责任感”的催化作用。通过规范教研组考核制度,增强了教研组强化组内建设的内驱力,教研组建设被内化成了各教研组的自身需要,责任感教育已成为教研组活动的必修课。自考核制度颁布实施以来,达标教研组的比例逐年增加,且增加的速度呈逐年加快的态势。

2、以责任感教育带动学校大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为探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全校性的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活动,并把责任感教育引入活动之中。我们一是有意识地把研究活动与青年教师的评优、教坛新秀的评选结合在一起,这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青年教师参与研究的责任意识;二是要求校学术委员作为指导者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并把学术委员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对其考核的依据之一列入考核项目。在活动过程中,创立了学校搭台、青年教师唱戏、学术委员指挥的课堂教学研究模式,使全体教师都能以积极地心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责任意识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以责任感教育带动以老带新活动

新教师的培养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而新老挂钩,是学校传统的新教师培养手段之一。但过去在实施新老挂钩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新老交往平台和新老互动载体,最终使得新老挂钩变得徒有虚名。

为了增强以老带新的活动效果,学校以责任感教育为切入口,以创设新老活动平台、增加新老活动载体为手段,对以老带新活动进行了重新构思和设置。首先在以老带新活动启动之初,隆重地举行启动活动仪式,公开聘任指导教师,公布新老结对名单,以增强新老教师的责任意识。在活动过程中,经常让老教师给新教师开设各种讲座;经常举行新教师座谈会,让新教师谈感受、谈困惑、谈体会;经常让指导教师给新教师布置任务;让指导教师过新教师的备课笔记;让新教师分析指导教师的教学特点;每学期结束,由指导教师为新教师撰写评语等等。改变了以往新老教师间只有通过听课进行沟通的单一模式,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让新老教师不断感受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事业。

伴随教师责任感提高的是教师对自身要求的提高,以及教研组对自身建设要求的提高。几年来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并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由我校教师独立编著或主编,并由正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教育教学专著共6部;编写并投入使用的校本教材共4部;在论文评比中获得全国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5人次,省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4人次,市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24人次,三等奖38人次;在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全国级优秀课题1项,省课题一等奖1项,省课题二等奖1项,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省二等奖2人次,市一等奖12人次,市二等奖8人次,、市三等奖12人次;在优质课、公开课、说课比赛中获得省一等奖1人次,市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4人次;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中获得全国特等奖1人,全国一等奖3人,全国二等奖2人,省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9人。

4、以责任感教育带动教学常规的落实

从历年落实教学常规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两个老大难问题。教师方面存在着一个随意性大的问题,学生方面存在一个落而不实的问题。由于学校缺乏一个统一的常规实施细则,各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操作,而不同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责任意识以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不同教师对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大不相同,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失去了教学常规本质的“规”的本来意义。在学生的学方面,由于学习常规所规范的主要是学生的一些日常学习行为,而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和学生个体在以往的习惯是密切相关的。但由于不同学生的经历不同,学习习惯自然千差万别,要在短时期内统一他们的日常学习行为有很大的难度,结果落实常规往往被演变成了一种阶段性的运动,其结果往往是运动中轰轰烈烈,运动后“涛声依旧”。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把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来贯彻,把责任感教育渗透到落实常规的各个方面,从责任感的高度来看待常规的落实,同时辅之于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中,我们一是贯彻好常规,因为常规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每一个环节提出的工作规范和质量要求。二是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倡教师科学地教、学生主动地学,用教师的时间去节省学生的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学校领导采取听课、评课、检查、交流等各种手段、检查、督促教学过程每一环节落实和到位,从而保证了整个过程和每一阶段的工作质量。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等进一步得到了规范;竞赛辅导、课外活动等得到了明显地加强。伴随教师责任感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常规教学以及提优补差工作都取得了显著地进步。近几年来,在各级体育、艺术、科技、学科奥赛等学生比赛中,我校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5、以责任感教育带动备课组建设

备课组负责本年级本学科具体教学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在一定意义上,备课组是学科教学的前沿指挥中心。教研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指导和落实各备课组的建设。

在备课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备课组工作缺乏“创劲”,甘当教研组的传声筒,工作缺乏创新意识。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以责任感教育课题研究为契机,从明确备课组职责入手,制定了备课组工作要点,落实备课组责任制,并把备课组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教研组的达标考核直接挂钩。由于备课组职责的明确和责任意识的加强,备课组工作的积极性和创作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现在,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除能完成一些基本的教学事务性安排之外,还承担起了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由于目前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备课组为单位,承担起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这是在新形势下,教研组建设中的一个创新之举。

教研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和集体战斗力,最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责任感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在根本上催化了我校的教研组建设工作。近几年,我校的教研组建设,在责任感教育课题的带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以责任感教育课题带动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责任感教育系统中,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教育与训练,都需要通过他们去贯彻、落实。特别是目前大量青年教师进入班主任队伍后,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就更显得刻不容缓。为此,我们根据责任感教育的需要,针对班主任队伍的现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队伍建设。

1、建立渐进式的培养机制

作为教师,都有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只要能给以适当的引导、点拨,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加以培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设置一本以“责任感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校情手册》

在手册中,包含学校的校风、校训、学生责任感教育系列,以及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相关制度等。让班主任们一上任,就对学校责任感教育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为班主任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最基本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使他们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强化责任感教育意识,自觉地围绕责任感教育去开展班主任工作。

2)确定几位示范性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队伍,难免参差不齐,有老有新,有长有短。为此,我们一般在每个年级,确定几位示范性的班主任,为其他班主任提供示范性的教育计划、教育措施;开设示范性的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示范性的教育总结、教育评定。从而,为全体班主任提供一种借鉴,一种思考,一种模式。使班主任们自觉的结合各自班级工作的实际,互相切磋,共同探讨,从而获得全体班主任责任感教育工作的提高。对于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则一般都确定一位负责传帮带的教师,以老带新,使之尽快步入责任感教育的正轨。

3)注重校内外结合的教育实践

责任感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实践,这既包括校内从早到晚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以及具体细致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落实的主导性途径,也包括校外一些大型或小型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学校通过各种制度、各项竞赛,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考核、引导,推动班主任投身到责任感教育的实践中去,使他们在大量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把握责任感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认识到责任感教育的社会意义,从而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他律转化为自觉,开展了大量的、细致的、耐心的、长期的、经常性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应。

2、完善长效性的激励机制

责任感教育,绝不是一个短期性的活动,而必须形成一种观念、一种习惯,特别是作为学校来说,学生培养都有三年这个培养周期。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责任感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也应该按照这个思路,建立一个长效的激励机制,以适应这种长周期教育的需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树立责任感教育的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身边的。因此学校,一个是建立每月的班级考核评比制度,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一个是抓好每月的例会制度,定期交流各班情况,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一个是在每年的年度考核、评比先进时,都向班主任队伍倾斜,特别是评选市级以上先进时,都优先考虑班主任,从而启发、昭示、激励全体班主任,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责任感教育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注重理论总结和升华

对班主任队伍,学校每个学年,都要求班主任结合自身开展责任感教育的实际,进行认真的总结,并撰写论文。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定期自我反思、经常动脑动笔、善于总结提高的习惯,一般一学期写总结,学年写论文。同时,要求班主任每年读一些教育教学专著,以便结合自身实践,不断改进理论认识,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以期促成班主任队伍向既有实践能力又有理论水平的方向发展。

3)大胆提拔和重用班主任

在班主任工作中,许多班主任表现出杰出的管理才能和教育水平。学校就大胆提拔和重用他们,让他们到学校各级领导岗位任职,给他们一展身手的舞台,也给他们应有的权力和职责。从而使全体班主任感到干有奔头,干有出息,而不是把教学当主业,班主任工作当副业,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责任感教育,并从语言、行动或精力上保证对责任感教育工作的投入。

几年来的实践,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效应。使全体班主任以至全体教师感到:政治上有奔头,业务上能冒尖,生活上很温暖。也正是在这种舒心、称心、安心的工作环境中,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教育水平、富有奉献精神和顽强意志的班主任队伍,涌现出一批“超前服役”的青年骨干班主任,成为学校责任感教育以至教育教学上的顶梁柱。形成了阶梯式、科学化的班级责任感教育系列。培养了一大批富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通过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及系列的责任感教育实践,几年来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马春风,以及刘佩颖、王粹宜、钱伟华等一批省市先进个人。而且先后有几十名班主任的近百篇论文在全国、省市有关报刊上发表或在专题学术讨论上交流、获奖,在学校形成了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队伍工作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涌现了荣获杭州市人民政府2002年“人民好建议奖”唯一集体奖的高一(1)班,在全校以至全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把责任感教育推向了全市,推进到全市的市民中去。

综上所述,我校教师责任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全体教师通过在责任感课题中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多次碰撞,转变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确立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教育思想;树立了平等、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了考上大学就是人才的观念,确立任何学生都有才,都有发展潜力的教育观念。树立起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整体优化的课程观,全面的人才观,正确的质量观。新的“知识观”和“人才观”的形成,使之在教学过程中从重知识传授转换为重能力培养,特别是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由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潜心钻研教学理论,灵活地运用教材,灵活驾驭教学方法等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时至今日,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见解,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宁十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纲要(修改)
小学2015—2016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和措施
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方案
观风堆小学2014年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