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上)
目 录

第一节  总论

一、相关术语

二、影像学技术细节规范

第二节  卒中中心影像学单元建设标准

一、背景及概述

二、卒中中心影像学单元建设标准

三、卒中中心影像学检查流程及质控标准

第三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指导规范

一、检查技术

二、技术规范化应用

三、影像学评估

四、报告规范

第四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影像学指导规范

一、检查技术

二、技术规范化应用

三、影像学评估

四、报告规范

第五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影像学指导规范

一、不同检查技术的检查目的

二、技术规范化应用

三、影像学评估

四、报告规范

第六节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指导规范

一、脑出血影像学指导规范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指导规范

第七节  急性静脉性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

一、检查技术

二、技术规范化应用

三、影像学评估

四、报告规范

第八节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

一、检查技术

二、技术规范化应用

三、影像学评估

四、报告规范

概述

《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将以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基础, 充分考虑中国脑血管病诊治临床需求,同时紧密结合国内外脑血管病诊治的最新指南和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围绕脑血管病相关影像学扫描、诊断及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出适合我国脑血管病国情的影像学指导规范及行业标准。

《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为总论,总论首先对术语进行概括,其次对影像学技术细节进行规范,两部分均为后续章节相关部分范本,后续分章节将根据需要不再对这些术语及技术细节进行描述,或仅进行补充性细节描述。

第一节  总论

一、相关术语

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表详见表 9-1。

表 9-1 脑血管病影像学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二、影像学技术细节规范

(一)CT 检查

1. CT 检查前准备

(1)停用二甲双胍:由于二甲双胍主要经肾脏排泄,一旦发生对比剂肾病,将会产生二甲双胍蓄积和潜在乳酸酸中毒风险,加重肾脏损害。目前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及我国相关共识均建议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对比剂后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停用48~72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对比剂前48小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使用对比剂之后还需继续停药48~72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

(2)碘过敏试验:鉴于碘过敏试验对于由非离子型对比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预测的准确性极低,以及预试验本身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原则上不建议采用碘过敏试验来预测碘过敏反应,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3)对比剂选择:推荐亲水性较好的非离子型次高渗碘对比剂,或非离子型等渗碘对比剂。依据国内相关指南,选择合适的碘流率(iodine delivery rate, IDR)。碘流率为每秒所注射的对比剂碘量(gI/s),即碘流率=碘对比剂浓度(gI/ml)×对比剂注射流率(ml/s)。在患者体重相同的情况下,动脉血管的强化程度取决于碘流率,因此应根据受检者体重选择不同的碘流率。

(4)射线防护:扫描前为患者佩戴铅衣或铅围裙,做非检查部位辐射敏感器官的防护工作。非必要情况下,禁止家属陪同。若病情需要,家属须穿戴铅衣陪同。

2. CT 平扫(NCCT)

【检查前准备】患者仰卧于检查床,摆好体位,必要时采用头部固定带制动。

【检查目的】检查出病变并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定位:以听-眶上线之间的连线为基准行平面扫描。范围:从后颅窝底部向上扫描至颅顶。

层厚:至少为8~10mm层厚,连续扫描。幕下结构建议采用3~5mm层厚连续扫描。

扫描参数:CT 扫描参数依据所用设备不同而有所区别,可参考表 9-2 中的参数。

表 9-2 CT 扫描参数

3. CT 血管成像(CTA)

(1)头颈部 CTA 和头颅 CTA

【检查前准备】

明确禁忌证:同 CT 增强检查禁忌证。有碘制剂过敏史者,有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患者躁动,无法配合检查者;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者见统一说明。

摆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摆好体位,必要时采用头部固定带制动。

静脉穿刺针:建议至少采用20G×1.16in(1.1mm×30.0mm)规格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自右侧肘正中静脉穿刺。

【检查目的】检查出血管病变并评估侧支循环情况。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对比剂:推荐采用亲水性较好的非离子型次高渗碘对比剂,或非离子型等渗碘对比剂,成人按体重计算用量为0.7ml/kg,约为50~8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用量为2ml/kg。

高压注射器设置: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流率4~5ml/s;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保证全部对比剂在11秒内注入。对比剂全部注入后,以相同流率注入30~ 50ml生理盐水。

扫描方法:启动高压注射器的同时启动 CTA 扫描程序,在 bolus tracking 软件的监测下完成 CTA 扫描。

表 9-3  单时相 CTA 与多时相 CTA 特点对比

图 9-1 多时相 CTA 扫描

第1期从主动脉弓扫描至颅顶部;第2期及第3期均为颅底扫描到颅顶部(实线箭头方向),虚线箭头代表在两期 CTA 扫描间隔期的床位移动方向。

扫描参数:在CTA扫描前需要有一个层厚3~5mm的头颅CT平扫,用以评估有无出血或其他高密度病灶。根据各个医院设备状态不同,选用相应的层厚及范围,具备8~16cm宽探测器的多排 CT,建议使用容积轴扫描,层厚0.500~ 0.625mm。建议行增强前后同参数的多期扫描,选取最佳动脉时相与平扫进行减影,获得最佳的去颅骨及钙化的纯动脉血管图像,该技术对虹吸部动脉血管、大脑动脉环的狭窄及动脉瘤显示尤为重要。

【图像后处理】

目的:显示前循环的颈内动脉(ICA)及其分支、后循环的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和大脑后动脉(PCA)等。

图像后处理基本要求:为获得清晰的颅内前后循环动脉血管及分支,需要采用增强前后的原始减影图像来重建颅脑动脉血管,在急诊状态下,至少提供一个最大密度投影(MIP)的 CTA 参数图像。MIP 图的优点为图像处理速度快,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显示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少。提供全脑及目标血管的血管三维容积再现(VR)和 MIP 图像。

单时相CTA:在急诊状态下,至少提供一个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的CTA 图像,显示脑卒中相关责任血管情况。

多时相CTA:在急诊状态下,至少提供三期 MIP 重建的 CTA 图像,显示脑卒中相关责任血管及侧支循环情况,如图 9-2 所示。单时相与多时相 CTA 的比较请见表 9-3。

图 9-2 三期 CTA 的 MIP 重建图

CTA 原始图像:将 CTA 原始图像重建为5~10mm/层(与 CTP 扫描选择层面层厚一致),用于观察新鲜梗死区。

需要注意的是,头颈部 CTA 与头颅 CTA 的技术方法和目标存在差异,前者范围大,一般采用增强后螺旋模式扫描,显示主动脉弓上分支及颅内动脉,后处理一般采用各设备商提供的去骨追踪法提取动脉血管,不足之处是虹吸部、大脑动脉环及颅内动脉分支,因骨骼及钙斑的干扰显示不如减影后的头颅 CTA,而后者的不足之处是范围相对窄小,不能评估弓上分支及颈动脉分叉的血管病变。根据各个医院设备状态不同,如果选用8~16cm宽探测器的多排 CT,建议使用容积扫描的增强前后同参数的多期扫描,选取最佳动脉时相与平扫进行减影,获得最佳的去颅骨及钙化的纯动脉血管图像,该技术对虹吸部动脉血管及大脑动脉环的狭窄及动脉瘤显示尤为重要。

(2)颈部 CTA

【检查前准备】同头颅 CTA。

【检查目的】检查出血管病变。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对比剂:同头颅 CTA。

扫描延迟时间:采用以扫描范围内动脉为兴趣区,动态监测兴趣区内 CT 值, 当 CT 值升高至预设阈值时自动触发扫描;或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试验,根据时间-密度曲线的 CT 峰值时间计算扫描延迟时间。

扫描程序: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至颅底大脑动脉环层面,头颈部 CTA 可自主动脉弓至颅顶。层厚0.5~1.5mm,重建间隔取层厚一半。

【图像后处理】提供扫描范围全视野、主动脉弓上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分叉、颅内前循环、大脑动脉环、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全景/部分剪辑/局部放大的三维重建图像(推荐 VR 和/或 MIP 图像);沿左、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走行以及左、右侧椎基底动脉走行分别进行曲面重建。如果颈动脉有狭窄,测量狭窄度并标注。重视观察 CT 血管成像的原始数据,重点观察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

(3)头颅 CT 静脉成像

【检查前准备】同头颅 CTA。

【检查目的】清晰显示静脉窦及脑内静脉,显示细小的静脉窦及深静脉分支情况,评估是否具有静脉窦或者静脉的栓塞。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范围:从后颅窝底部向上扫描至颅顶。

扫描延迟时间:通过高压注射器自肘正中静脉团注非离子型次高渗碘对比剂,或非离子型等渗碘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5~4.0ml/s,总量80~100ml(1.5ml/kg体重),依据静脉窦充盈最高峰来计算扫描延迟时间。

【图像后处理】对原始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进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的重建,此外还应进行最大密度重建(MIP)、容积再现(VR)。

(4)CT 灌注成像

【检查前准备】明确禁忌证:同 CT 增强检查禁忌证。如有碘制剂过敏史、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患者躁动,无法配合检查者;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者见统一说明。

【检查目的】显示核心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评估血脑屏障(BBB)破坏情况,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对比剂:同头颅 CTA。

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流率5~6ml/s。

扫描:启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的同时进行 CTP 扫描。

范围及层厚:根据医院多层螺旋 CT 装备水平,可选择全脑容积或者部分灌注成像。全脑容积灌注成像为覆盖全脑,从后颅窝底部向上扫描至颅顶;部分灌注成像为根据 CT 平扫结果,在病变区域选择1~4层感兴趣层面进行扫描,为保证图像质量,幕上病变尽可能选择基底核层面和侧脑室体部层面进行 CTP 扫描。

扫描程序:16层螺旋 CT 能够扫描12mm厚的脑组织,64层螺旋 CT 扫描范围为40mm,256层螺旋 CT 扫描范围增加至80mm,320 层螺旋 CT 扫描范围为160mm。层厚0.5~2.0mm,重建间隔取层厚的一半。管电压80~120kV,管电流120~150mA,开始注射对比剂后4~8秒做动脉期连续扫描,扫描速度为1s/360°,间隔时间1秒,扫描时间50秒。如果患者血流缓慢,脑循环时间延长需适当增加扫描时间。为了减少扫描时间延长导致的放射剂量增加,可以采取分2~3个阶段扫描的方式。比如第一阶段40秒,每1秒扫描1次;第二阶段35~45秒,每2~3秒扫描1次;如需要获得微血管通透性图,则要再进行第三阶段2分钟扫描,每10~15秒扫描1次。

【图像后处理】一般应用 Perfusion 专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以单点取样方式分别在正常侧大脑中动脉与上矢状窦选择输入动脉与输出静脉,并由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可得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残余功能达峰时间(Tmax)、表面通透性(PS)等参数图。图像的定量分析可以采用半自动及自动分析方法。半自动的方法一般由医师根据肉眼观测的异常区域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得 ROI 内各灌注值;数据的分析采用相对值,以对侧正常区域的灌注值为参照,计算异常侧与正常侧灌注值的比值。在一些脑灌注后处理软件中,也可以通过设定阈值, 自动标识出梗死核心区和缺血性半暗带,并计算体积。各 CT 设备厂商均配备相应的后处理软件,彼此之间兼容性差,参数表达也存在一定差异。自动分析可以借助第三方的软件,自动得出异常区域的体积等。

(二)MR 检查

1. MR 检查前准备

(1)患者检查前应先清空随身携带的各种物品,去除患者体外金属物体, 告知受检者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不动,否则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所需的大概时间,检查过程中如有不适应怎样通知操作人员。确定有无 MR 扫描禁忌证。

(2)禁忌证包括:有钆制剂过敏史;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患者躁动,无法配合检查;患者或家属拒绝此项检查;急诊危重患者;无临床医师陪同的患者等。

(3)静脉穿刺针:建议至少采用20G×1.16in(1.1mm×30.0mm)规格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自右侧肘正中静脉穿刺。

(4)对比剂:使用钆对比剂,推荐大环状对比剂。对比剂用量推荐使用0.1mmol/kg 进行个体化用药。

(5)线圈:通常应用普通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扫描,现有临床常用线圈一般为8通道线圈,但20通道以上或32通道线圈可得到更佳的图像质量。

(6)检查体位及定位:受试者取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部置于头托架上,放置头线圈,以内外眦连线为中心定位,对准十字定位灯的横向连线。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对准十字定位灯的纵向连线。头部两侧加海绵垫以防止头部运动。

(7)检查中止: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躁动,无法继续扫描;对疑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MR 平扫发现脑内出血或其他非缺血性病变,将不再进一步进行MRA 及 PWI 扫描;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对比剂过敏反应者;患者病情变化,需要立即停止检查进行抢救者。检查中止将适用于所有的 MRI 检查。

(8)关于植入物行 MRI 检查的说明,请参考《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 MR 平扫及增强扫描

【检查前准备】见 MR 检查前准备。

【检查目的】检出病变并明确诊断。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定位:以颅脑前后联合之间的连线为基准平面进行横断面扫描。

范围:上起颅顶头皮,下至后颅窝底部。建议增加一个序列的矢状位或冠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包括 T1WI、T2WI、T2-FLAIR 和 DWI。推荐层厚5mm,如果有三维各向同性的薄层扫描更佳。增强扫描需至少一个方位增加脂肪抑制,推荐三个方位扫描均增加脂肪抑制序列。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MR 检查中,DWI 及 T2-FLAIR 是必扫序列。

【图像后处理】DWI 需有双 b 值(0、1000),以得到 ADC 参数图。

3. SWI 序列

【检查前准备】同 MR 检查。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根据定位像进行轴位全脑扫描。以下参数作为参考:采用三维高分辨率磁敏感成像技术,TR=40毫秒,TE=25毫秒, FOV=230mm×230mm,矩阵320×320,层厚1~3mm,层间距0mm,带宽25kHz, 翻转30°,采集次数1。

【图像后处理】对脑内静脉血管,尤其是脑小静脉,需进行 MPR 或 MIP 轴位重建图像。

4. MR 血管成像

(1)非增强头颅 MRA

【检查前准备】同 MR 检查。

【检查目的】检查出血管病变。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扫描序列及参数举例如下:非增强头颅 MRA 推荐采用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定位线设置为胼胝体膝和压部连线,检查采用无间距连续扫描,横断位采集,回波时间(TE)=2.5ms, 反转角20°,层厚1.4~1.6mm,激励次数(number of excitation,NEX)=1。

【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充分显示双侧 ICA 颅内段、MCA、ACA、双侧椎动脉末段、基底动脉、双侧 PCA 及大脑动脉环。同时要重视观察原始数据,有助于准确评估血管情况。

(2)头颅 CE-MRA

【检查前准备】见 MR 检查前准备。

【检查目的】明确有无头颅动脉狭窄及其程度。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范围:从后颅窝底部向上扫描至颅顶。

采用3D CE-MRA技术,由于脑血流的快速循环,头部动脉与静脉强化的时间窗窄,容易受到静脉信号的干扰,推荐用试验性团注法计算扫描延迟时间,行冠状面采集。钆对比剂用量0.2~0.6ml/kg,高压注射器流率设置为3ml/s,注射对比剂结束后以同样流率的生理盐水20ml冲洗。

【图像后处理】提供全脑及目标血管的三维 VR 和三维 MIP 图像,以显示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状况;对病变局部切割放大显示;对动脉狭窄处进行狭窄程度测量并标注。同时要重视全面观察原始数据,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的病变。

(3)颈部 CE-MRA

【检查前准备】同头颅 CE-MRA。

【检查目的】判断主动脉弓上头颈部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闭塞情况,了解颈动脉斑块状况。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推荐测试扫描:推荐记录每例患者的对比剂从肘静脉至颈动脉的循环时间。临床上个体之间的循环时间差异甚大(8~28 秒),准确的循环时间能确保血管成像的成功。测试扫描的另一优点是可检查注射套管是否通畅,静脉管壁是否损伤,能避免在后续造影中对比剂大量外渗至软组织中。自动触发或透视触发也能准确捕捉颈动脉内对比剂的峰值时间,且能简化扫描程序,但它易产生环状伪影, 不能预知注射导管是否通畅。因此,推荐先测试、后造影的程序。

3D MRA 采集时间的选择:对比剂从颈动脉循环至颈静脉的时间窗是4~8s, 扫描的K空间中心部分最好落在这个时间窗,才能获得最佳的动脉血管成像效果,避免静脉的重叠。因此,所选3D扫描序列的采集时间最好不超过18秒(K空间时间段为9~12 秒),为保证高矩阵(512×512)的高分辨率,可采用并行采集技术缩短扫描时间,否则只能牺牲三维方向中两个方向的分辨率来缩短扫描时间。也有研究认为,在颈血管 CE-MRA 检查中,高分辨率图像对血管狭窄的评估及头颈部细小血管分支的显示更好,高分辨率的扫描可长达2分钟以上,即使有静脉影重叠,工作站的后处理仍可剔除静脉影,突出动脉显示。

对比剂用法:颈动脉 3D CE-MRA 对比剂总量25~30ml,流率2.5~3.0ml/s。扫描延迟时间可简化为:D=TV-A-TA/4TV-A为从穿刺静脉到靶血管的时间,TA 为所采用的快速扫描序列的扫描时间。

扫描要点:扫描范围下缘应包括主动脉弓,上缘包括大脑动脉环,采用头颈联合线圈,加颈部脊柱线圈,冠状面采集。呼吸伪影对主动脉弓上分支起始部的显示有一定影响,但屏气扫描也会产生增强前后的采集误差,原则上采用非屏气扫描,如怀疑伪影导致动脉假性狭窄或显示不良,可择日再行屏气检查。

【图像后处理】提供扫描范围全视野、主动脉弓上、左右颈总动脉分叉、颅内前循环、大脑动脉环、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全景/部分剪辑/局部放大的三维重建图像(推荐 VR 和/或 MIP 图像),以显示颈部和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状况、以及一、二级侧支代偿情况;对病变血管局部放大显示;对动脉狭窄处进行狭窄程度测量并标注;同时要重视观察原始数据,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病变。

(4)非增强 MR 静脉成像:

时间飞跃法静脉成像(TOF MRV)、相位对比法静脉成像(PC MRV)。

【检查前准备】同 MR 平扫。

【检查目的】初步了解颅内静脉窦及较大静脉的情况,是否有静脉窦闭塞, 是否具有侧支循环形成。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TOF MRV 根据定位像进行斜矢状位扫描,轴位上定位线向左或右侧倾斜 20°~30°,冠状位倾斜 20°~30°,以减少扫描平面与血流方向平行而造成的信号丢失。扫描范围为全脑。

【图像后处理】进行 MIP 重建,并进行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旋转,以便全面观察颅内静脉、静脉窦。

(5)钆剂增强 MR 静脉成像(CE-MRV)

【检查前准备】同 CE-MRA。

【检查目的】清晰显示静脉窦及脑内静脉,显示细小的静脉窦及深静脉分支情况,评估是否具有静脉窦或者静脉的栓塞。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可参考扫描参数及流程如下:应用钆对比剂0.2ml/kg,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给药,流率为2.5ml/s。首先进行头颈部3D快速小角度(fast low angle shot,FLASH)序列平扫,然后进行冠状位峰值测试(test bolus)扫描,注射对比剂后实时观察双侧横窦远端信号,当横窦内对比剂达最大浓度时启动 FLASH 序列,共扫描3次,扫描范围为全脑,采用3D快速小角度(FLASH)序列扫描,主要扫描参数如下:TR/TE,2.6/1.1 毫秒;翻转角(flip angle)20°;带宽(band width),930Hz/pixel。

【图像后处理】利用减影功能,选择注射对比剂后第一期源图数据减去注射对比剂前数据,得到减影后的图像。利用工作站3D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及 MIP 重建。

5. MR 灌注成像

(1)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

【检查前准备】同 CE-MRA。

【检查目的】了解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感兴趣层面选择:根据所使用 MR 成像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全脑覆盖的MR 灌注扫描。

MR 对比剂:根据患者体重采用钆对比剂。

高压注射器:流率设置为4~5ml/s,对比剂用量为0.1~0.2mmol/kg。

扫描:通常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cho-planar imaging sequence,EPI)采集大脑横轴位图像,多期扫描(如60期),在前几期(如第6期)开始采集时启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在前几期采集过程中可观察图像有无明显变形或伪影,如有异常,可及时停止扫描查明原因。

【图像后处理】使用相应后处理软件,首先进行图像运动校正,其次选择动脉输入函数,可以得到CBF、CBV、MTT、TTP、Tmax等参数图。

(2) 动脉自旋标记(ASL)

【检查前准备】同 MR 平扫。

应用1.5T或3.0T磁共振扫描仪,头线圈或者头颈联合线圈。患者取仰卧位, 头部置于头托架上,以内外眦连线为中心定位,头部两侧加海绵垫以固定头部。需注意颈部有无干扰磁场的金属物品,如有需去除。

【检查目的】评价脑血流情况,脑侧支循环情况等。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ASL 受到标记效率、衰减时间及标记延迟时间的影响,推荐应用可以覆盖全脑的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ulsed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pCASL)技术推荐参数为:层厚4mm,TR=4632 毫秒,TE=10.54毫秒,标记后延迟时间(PLD)=2000 毫秒,层数为36,FOV=24cm×24cm,矩阵 128×128,采集时间4 分29秒;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 可采用多标记后延迟时间的扫描策略进行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患者侧支循环评估,如采用 PLD 为1.5秒及2.5秒的策略。

【图像后处理】3D ASL 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获得反映脑组织灌注情况的 CBF 图,可添加伪彩色进行观察。

6. 磁共振管壁成像(MR-VWI)

(1) 颅内 MR-VWI

【检查前准备】同 MR 平扫。

为了同时满足高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SNR),颅内动脉 MR-VWI 通常在3.0T或以上的 MR 机器上完成。通常应用普通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扫描,现有临床常用线圈一般为8通道线圈,但20通道以上或32通道线圈可得到更佳的图像质量。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三平面定位扫描:采用快速序列进行标准三平面定位扫描,获取头部定位图像。

血管定位像扫描:推荐应用横轴位 3D TOF MRA 成像,以便后续管壁成像提供目标血管的定位图像。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①高空间分辨率;②2D/3D 采集;③多对比加权;④血液和脑脊液信号的有效抑制。

成像范围:包括大脑中动脉 M1 和 M2 段,大脑前动脉 A1 和 A2 段,颈内动脉破裂孔段(C3)到交通段(C7),大脑后动脉 P1 和 P2 段,基底动脉和椎动脉 V4 段。

多对比成像序列:T1WI、T2WI、3D TOF T1WIT1WI注射对比剂剂量 0.1mmol/kg(0.2ml/kg)。

【图像后处理】

3D TOF-MRA:同头颅 MRA 图像后处理。

3D 管壁成像:垂直于目标血管走行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以轴位显示管腔及斑块,重建层厚 1~2mm;根据病变情况可平行于目标血管走行进行 MPR 和/或曲面重建(CPR)。

(2) 颈动脉 MR-VWI

【检查前准备】同 MR 平扫。

患者取仰卧位,颈部自然伸展,左右线圈对称置于患者颈部,线圈中点与观察野中点(颈动脉分叉:约胸锁乳突肌中点水平)一致,头部两侧加海绵垫以确保在扫描时保持头颈部静止。告知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要运动、吞咽、咳嗽等, 配合固定体位。

MR 设备:1.5T或以上场强的 MR 设备,推荐应用3.0T的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及颈动脉专用线圈提高图像信噪比。

【扫描参数及技术要点】

三平面定位扫描:采用快速序列进行标准三平面定位扫描,扫描定位中心位于下颌角。

血管定位像扫描:推荐横轴位 2D TOF 成像,以 C3/4 椎间盘或下颌骨下缘为中心进行定位。

MR 成像范围:横轴位2D序列扫描包括颈动脉分叉为中心上下各 20~ 25mm。3D序列尽量增大扫描范围,一般可包括以颈动脉分叉为中心上下各50~55mm。检测动脉包括双侧颈总动脉末端、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外动脉起始部。以二维扫描序列为例,定位时以颈总动脉血管分叉为中心,由于左、右颈总动脉分叉部的位置高低会略有不同,因此建议以颈动脉狭窄程度较重的一侧,或者通过 TOF 序列初步观察到具有斑块内出血或者溃疡的一侧为定位侧,如此选择的目的,是便于多次随访复查时与较严重一侧的病变做比较。

多对比序列成像:颈动脉斑块MRI 常规的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3D TOF 及增强 T1WI 扫描,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加扫特殊的管壁成像序列,如 MP-RAGE 等;由于上述多序列成像扫描时间长,因此目前临床工作中建议至少要完成平扫及增强 T1WI、3D TOF 这三个序列,扫描时间约25分钟。进行增强 T1WI 时, 注射剂量为0.1mmol/kg(0.2ml/kg),延迟时间为5分钟。

【图像后处理】3D管壁成像可垂直于目标血管走行进行 MPR,以轴位显示管腔及斑块,重建层厚1~2mm;同时根据病变情况平行于目标血管走行进行MPR 和/或 CPR。

第二节  卒中中心影像学单元建设标准

一、背景及概述

脑卒中是重大的致死、致残性疾病,导致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脑卒中患者急性起病后病情变化快,强调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和检验科等多学科、多环节的协同配合。影像科精准评估对制订诊治方案和分流途径至关重要。基于此背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医学影像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组,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撰写卒中中心影像学单元建设标准,以期推动卒中中心影像学单元的规范化建设以及脑卒中的规范化诊治。

二、卒中中心影像学单元建设标准

(一)防治卒中中心标准

1. 基本条件及组织管理(医院层面)

(1)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 成立以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分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与学科职责及工作制度。

(3) 成立脑卒中诊疗团队,成员包括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检验科和康复科等专业的医务人员。医院设立脑卒中急诊诊疗窗口, 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顺畅。

(4)建立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和协作关系。建立与高级卒中中心会诊、远程脑卒中救治及患者转诊的机制和制度。

(5)在急性脑卒中的急诊影像学检查流程中,先诊疗后付费与脑卒中医师陪检制度是绿色通道的基本要求。脑卒中医师在陪检过程中起到安全保障、与影像医师共同协商和及时提供治疗决策、知情同意以及人员协调等重要作用。

2. 建设要求(影像科)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脑卒中影像学检查绿色通道,急诊影像学检查区域最好建在急诊区域内,至少应该尽量靠近急诊区域。

(2)防治卒中中心推荐配置16排及16排以上级别的 CT。具备实现头颈部 CTA 扫描的能力。后处理平台能够对颅内大血管状态进行分析。以 MR 作为影像学评估手段的防治卒中中心,推荐配置至少1.5T场强的 MR 扫描仪,能够完成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MR 血管成像(MRA)等扫描序列。影像学检查为静脉溶栓和后续转诊提供支持。

(3)配置处理脑卒中或影像学检查相关并发症的急救药品和器械。

(4)同时配置影像技术人员和影像诊断、护理岗位。

3. 服务要求(影像科)

(1)能够24 小时×7天提供 CT 检查及诊断服务。脑卒中患者优先行 CT 或MRI 检查。

(2)急诊诊疗过程中,至少完成 CT 平扫。推荐开展 CTA 或 MRA,为转诊提供支持。

(二)高级卒中中心标准

1.基本条件及组织管理(医院层面)

(1)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成立以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分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与学科职责及工作制度。

(3)成立脑卒中诊疗团队,成员包括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检验科、心脏科、康复科和重症监护等专科的医务人员。医院设立脑卒中急诊诊疗窗口,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顺畅。

(4) 脑卒中诊疗团队定期召开质控会议,持续改进诊疗质量,并客观记录。

(5) 在急性脑卒中的急诊影像学检查流程中,先诊疗后付费与脑卒中医师陪检制度是绿色通道的基本要求。脑卒中医师在陪检过程中起到安全保障,与影像学医师共同协商,及时提供治疗决策、知情同意以及人员协调等重要作用。

2. 建设要求(影像科)

(1) 卒中中心影像学检查区域的规划,以“方便、快速”为第一原则。急诊影像学检查区域最好建在急诊区域内,至少应该尽量靠近急诊区域。

(2) 高级卒中中心推荐配置64排及64排以上级别的高端 CT。具备实现多时相 CTA 和全脑覆盖 CT 灌注成像的扫描能力。后处理平台能够对侧支循环和脑灌注状态进行分析。以 MR 作为影像学评估手段之一的高级卒中中心,推荐配置1.5T及1.5T以上场强(3.0T 为佳)的 MR 扫描仪,能够完成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MR 血管成像(MRA)、MR 灌注成像(PWI)等扫描序列。影像学检查将为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提供支持。

(3) 配置处理脑卒中或影像学检查相关并发症的急救药品和器械。

(4) 同时配置影像技术人员和影像诊断、护理岗位。

3. 服务要求(影像科)

(1)能够24 小时×7天提供 CT 检查及诊断服务。脑卒中患者优先行 CT 或 MR 检查。

(2)急诊诊疗过程中,常规开展 CTA/MRA 和 CTP/PWI。

(3)诊断岗位能独立、熟练地完成 CTA/MRA 和 CTP/PWI 的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4)诊断岗位需要与溶栓、取栓医师共同完成图像判断,规范化地完成影像学诊断报告。

(5)配置脑卒中影像诊断质控医师,定期参加卒中中心质控会议,持续改进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流程。

(6)脑卒中影像学诊断质控医师应积极参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随访。加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栓后再通和再灌注的影像学评估。

(7) 高级卒中中心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为下级卒中中心提供远程会诊。

(8) 高级卒中中心影像科需要指导下级卒中中心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体系的建立,规范脑卒中患者的诊疗工作。

三、卒中中心影像学检查流程及质控标准

(一)急性脑卒中影像学检查推荐流程

本指导规范中对急性脑卒中影像学检查流程进行了推荐,具体流程可见本指导规范第三节中“技术规范化应用”相关内容。流程的制定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影像科医务工作者对急性脑卒中救治进行系统性学习及梳理,以帮助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扫描及诊断进行合理决策,但目前针对急性脑卒中临床管理流程的一些具体环节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本指导规范所提供的流程可能无法涵盖所有情况,各单位还需根据相关指南及其更新情况,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二)卒中中心影像学单元相关质控标准

1. 检查时间 

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到达急诊到开始做影像学检查的时间。

2. CT 及 MRI 图像检查成功率 

主要是 CTA/MRA 和 CTP/PWI 检查的成功率。重点关注图像质量。

3. 影像学诊断报告规范化 

推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指导规范内的结构式诊断报告模板完成报告。

【文章出处】
摘自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编制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版)》,原载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如何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查流程及影像学评估一文读懂
李澄教授:《颅内 MR 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脑血管临床检查技术概述(下)
中国脑卒中血管影像检查指导规范
卒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规范学习系列: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指导规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