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封国学堂堂主的来信

曾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推广中医。

说,很简单,做,很难,做一天很简单,长期做很难。

王阳明讲,道学,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对于常人而言,人欲里面,最难克治的莫过于名和利,曾老师能够把钱放下,得到的自由非一般人所能及。

有人担心,曾老师教学不收钱、看病不收钱,没有收入,怎么生活?

曾老师回答,如果明码标价去求财,是赚不到钱的,真修实干的成才,最后,财源会滚滚而来,哪里会缺钱?

曾老师这么说,并非像现在商业机构玩的免费招数,先把粉丝搞起来再大肆敛财,他不过是揭示了“因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现象。果然,人们被曾老师感动,把他讲课的内容整理出书,于是曾老师就有了版权收入,曾老师教学需要农场,村民居然无偿乐于提供,就连当地学校、政府、机关里的大量热心人士,也出资支持曾老师义诊!

曾老师本人的生活又比较简单,里外这么一算,他哪里会缺钱呢?你看,曾老师所做,不仅“拒绝不应当拥有和得到的东西”,甚至更进一步,连应得的也一并舍弃。试想,这样的人,谁会拒绝?诚如曾国藩所讲,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这真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以上摘自此堂主文章

老师好,我的儿子罗崇允今年13岁,在我办的学堂读书,上次和我们一起去拜访过曾老师。回来后,他表示很佩服老师,想去普及学堂学习,我让他好好想想,结果一个月后他仍表示想去。古人有易子而教的传统,加之曾老师无论人品还是医术都令我佩服,把儿子放在曾老师旁边学习我是放心的。

所以,我支持他去找曾老师学习。如果他勉强可教,希望曾老师能批准将他收下。另外,受曾老师“古时蒙学不收钱”观念的影响,接下来,我们的学堂也将采取免费的模式,哪怕一年损失近百万的收入也在所不惜,尽最大努力将阳明心学、国学及新教育思想传播出去,以帮助更多的家庭。感恩曾老师的感化,使我有勇气踏出这一步。祝福您们!

回:《勤严并著,一等学子》

凡事三思方可行,百折不回头。让孩子思考一个月,仍然心怀热忱,要背乡学艺,这是“我要学的境界!没有困难能挡住“我要学的人。

我当时学医有种冲动,即便名师在天涯海角,即便我手中无车马交通工具,我凭两条脚,也要前往访道!

《孙思邈传》上面讲:“不远千里,服膺取决。

一个学子要有两大品质,一是远在千里外,也能吃苦耐劳前往。只要有道,千里也不嫌远。

第二,要有服膺之感。有个成语叫拳拳服膺,师长所讲所行,你能头部点头,心里也点头,行为也点头。

我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但我们都在努力变很好。

每个人他不一定要找水平最高的人来学,他应该找他最佩服的。只要孩子觉得他在一个人面前可以放下身段行为,懒惰傲慢统统放下,那这人将是他的贵人。

《百症赋》上讲:“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

古代学金针术,除了立大志外,还必须至人神授,《标幽赋》上讲到,你要领会此中幽微,需要做到四点: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王阳明家训,即诫训何曹书,曰:“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气。”

下人深,方得真。

我到外地访师时,遇见有道的地方,真是吃不饱、睡桥下,天天扫地、刷厕所,都觉得心有余欢,赶我我都不走。

我的师从经历,就充满喜闻乐受这四个字。《大医精诚》讲:“医方卜噬,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这神授,有一说是神仙传授,但我更偏重于二说心领神会,心神喜悦状态下,承传术业。如同慈母带小儿,无论屎尿、晚上吵闹,都欣然乐受,所以关心可以无微不至,学问能够无处不通。

聪明才智,在我看弟子,只能排第三品质。第二品质是吃苦耐劳,第一品质是敬师乐业。

也就是说,一等学子,敬师乐业;二等学子,吃苦耐劳;三等学子,聪明智巧。

我们学医的目标,是定的有点高,通往古之大医,不是大医手笔的行为,一一会舍弃,标准是《大医精诚》!

常有弟子,来了几个月,连赤脚满地跑,都怕沙石扎脚,那勿避险戲这四个字他怎么能做到?

天冷的时候要早起,天热的时候仍然要头顶烈日干,怎么会管它昼夜寒暑?

旭日东升干,头顶烈日干,披星戴月干,是学子最基本的吃苦耐劳精神。

我时常见到信誓旦旦要来学大医的,一旦打赤脚暴晒,他就退得比潮还快。

想起《三字经》上寄语:“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白天那么繁重的体力活,身体已经疲劳了,却仍旧艰苦奋斗,精神卓越,因此打柴汉有宰相之姿,放牛娃有太守气象。

精神越用越出,不要疲劳时吝啬。

智慧越苦越明,不要逆境中沮丧!

真有道可以学,饥渴疲劳算得了什么?经历过战乱,贫穷疾病的人,他对学问的饥渴,非常人所能想象,他对老师的敬重,不是一般人能感知,他可以立雪不动,能够断臂求法。可以舍身忘躯,可以奋不顾身。

孙思邈讲,这样可以为苍生大医,你不这样,恐怕难逃含灵巨贼!

什么叫一心赴救?

一心就是一条心帮他治好,没有想我如何成名,如何谋利。如果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天下就定矣。如果你在我这里,读书的时候不想到谋财利,炼武习劳时,根本不考虑吝啬力气,那么,没有人能够阻拦你的成就,没有人能拒绝你的加入。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得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你想一下,大医连疮痍下痢,人所恶见的臭秽都不回避,还一肩担起,你说他会拈轻怕重吗?

所以你看,在田地里,看到粪水就怕的倒退,你说这是学子的样子吗?看到劳苦就闪避,你说这样的学子,谁敢接受呢?

所以我每天肩头皮没磨破,手皮没磨粗,脚皮没踩铲踩烫,我都不会轻易放过。

人说,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别那么拼。

我说,跟古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比,这真不叫拼。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以前哪有A4纸,哪有笔记本,自己得采蒲草落叶来编织,削竹简来记录,什么洛阳纸贵,不论贵或不贵,你有钱也买不到的书啊!那只能利用草木竹子,来抄书保存,那该费多大的劲。

但世间事都是这样的,苦乐相依,福祸相倚,好像来之不易的辛苦,因为你倍感珍惜,获得精深学问的快乐!

有学子在这里一待,住老房子就愁眉苦脸。我笑着说:“德往上比,欲往下比。你要跟古代的物欲比一下,就好多了。你跟这圣哲,王阳明农场格竹,一个勉强能躲雨的屋都没有,还要做出知行合一的伟大学问!”

我觉得,光勤奋还不够,要勤严并著,勤奋要跟严格连在一起,才有巨大的威力。光勤奋,没有媲美古人的自信跟严格标准,还是差很远的。

勤劳的人千千万万,能勤严并著的,凤毛麟角。我不会很赞赏勤劳的人,除非你够严格,严格要在心上。

陆九渊可以上山搭个简易稻草房就讲学,一年十人,二年百人,三年千人,俨然已有文风化境,学堂转俗的大气象!

所以书院、私塾、学堂,不可以在外相上太执着,像孔夫子当年没有说我要盖个夫子学堂他每天只考虑四件事,德有没有修,学有没有讲,有意义的事有没有坚持做,过失有没有不断地去改?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而不能改,是吾之忧也。这是孔门四忧。

我们读历史名贤传记,这些大雅,有力大人,都有卓尔不群的气度。

什么叫卓尔不群?

无论何种境缘,都显露出自强、自立、自信,这就是不俗、不群、不凡。

你就用仁智勇,可以在草芦里修成龙章凤姿,用快准狠,能够在田园间练就虎背熊腰。有仁智勇的标准,在遥远的异乡,你也如师亲临心授,有快准狠的作风,在桥下田园,随处都是栖凤阁,腾龙台。

人家拜师是拜师父的技术学问,我是拜师父的精神原则,处事风格。人家看球赛是看明星漂亮的投球,我是看他整体的配合,矫健的身姿,迅猛的反应,以及背后的训练体系。

古人讲,要寻师访道,道是万事万物共通的规律,你不要寻师访术、访学、访套路、访偏方秘方,这种肤浅的收获,不会有太大的利益。在这竞争热烈的时代,若不寻师访道,何以傲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所以,我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我不是很好,但我在不断变好。我不是很好是谦虚认识到不足,我不断变好,是自信,我掌握了原则要领,有把握不断上进。

至于一个弟子,能不能访师成功,看两点:一看能不能以师志为己志,二看能不能慕贤当慕其心。

在我这里,只有三样东西,一是早睡早起,二是天天背诵圣贤经典,讲解其中微言大义,三是农场习劳,功夫堂炼武艺。这三样,几乎像一日三餐饭一样,是不变的。

所以,不是下极大的决心,千万不要轻易寻师访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店百训》下之第23关:自满
读经十年,细说从前——读经教育进入理性发展新阶段
书信马拉松||回肇庆望子成才母亲的信
【丝路新散文征文】田福民|学子(7)
(5)在家孝顺父母入学尊敬先生----聊聊古人尊师重教那些事儿
在新教育路上的一点体悟(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