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运动是一种动态,“动”又是一种“静”

《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随曲就伸,无过不及。人则我柔谓之走,人顺我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贯………


太极拳谚云:“静要静如山岳,形静而意不静,静中寓动。无论动静,都要有理、有利、有节……'



“动中求静”是太极拳运动基本理论。太极拳的运动本身是一种动态,连贯、均匀、稳衡的“动”又是一种“静”。同时在心绪上始终保持恬静平和、神态安然。这是太极拳区别于一般体育形体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太极拳谚充分说明,练拳时,一动就是太极态,即阴阳立分;静时为无极态,处处合一。意念一动,又传递身体各部位,分而动之,但协调一致。


在太极拳的诸多理论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虽动犹静”等说法,正确地阐述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反对绝对静止的观点。显而易见,如果将静片面夸大,将目的与手段混为一谈,求静成为练拳的最终目的,那就会走进形而上学的泥坑。



太极拳运动中所指的静,是指全身一动无处不在运动,同时也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譬如,迈步时支撑脚较相对的移动脚就静。另一方面是指太极拳的动作缓慢,似乎在动,又似乎在静,但最主要指精神状态而言。静不是思想空无一物,更不是要练功者迷迷糊糊闭眼欲眠。恰恰相反,静强调要从容不迫地专心练拳,精神不是松懈,而是专心于练习的动作中。静就是要求思想集中,沉着、冷静、镇定地按照练拳的步骤和要求,认真锻炼,使动作保持稳慢柔和,姿势正确不呆板,呼吸自然舒畅,毫不矫揉造作。也就是说,静就是为了更好、更有规律地动。


动与静的对立统一,首先有益于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机能的调整。由于练拳时引起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就使原来思维或单一工作时大脑皮层其他区域所引起的兴奋状态变成抑制状态,从而迅速消除疲劳。如能长期坚持练习,还可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另外,在太极拳论中讲道:“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动中求静。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这些都表明了“以静待动“是太极拳技击的指导思想之一。陈鑫有“中气贯足,精神百倍,静以待动,坚我壁垒”的论述,强调了“以静待动“是“坚我壁垒'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还有那“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太极拳名言,皆出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之理在于“合”,练养时自我处处相合,上下相应,内外合一;临敌时与敌相合,敌慢我慢,敌快我快,不瞻其前,不落其后,故能制敌而不受制。有人认为无论何种情况,太极拳均一味讲缓讲慢,这是对太极之理及太极拳之法的误解。那“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太极拳谚,应该是我们练拳的指南。




近期培训

2018年6月27日—2018年7月4日 第五届陈正雷太极年会暨第八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公告】


太极热线


* 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400 033 2321

联系地址:郑州市文化路112号文化嘉园7楼


分享健康,分享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向太极态的三阶段
通向太极态的三个阶段,你到了哪一段?
练太极拳初期应该怎样呼吸?
太极拳是科学的长寿运动
太极拳的好处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效
太极拳玄机143:知道两仪的意思及怎么做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