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病的8大典型舌象
userphoto

2022.08.12 河南

关注

小编导读

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肯定知道舌诊,虽说可以通过舌象看出五脏六腑的变化,但在五脏之中,要数脾胃与舌象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胃病的典型舌象有哪些?如何治?用什么方?跟着小编一起学习名医蔡柏教授的临床经验吧!

舌诊,属中医诊断学的望诊范围,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舌诊,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身体内部疾病的变化常显于舌,而舌头与胃肠同是消化器官。中医学认为,“舌为脾之外候”,舌苔乃胃气上蒸舌面而成,故通过看舌象,可以准确判断脾胃的状态。

蔡柏教授通过长期大量临证,总结出脾胃病常见舌象如下。

舌质红:多见于肝热犯胃或胃热积聚,并且舌苔黄腻或灰腻,厚腻为脾胃俱热或食滞胃肠。

舌体胖边有齿痕:多见于脾胃气虚。

舌质淡舌体胖,苔厚白:为脾胃阳虚。

舌色红或绛,舌面无苔如镜:为胃津干涸之象。

舌红有裂纹或花剥:为胃阴不足,阴虚内热。

舌暗或紫暗或边有瘀点、瘀斑:均为胃络瘀阻之象。

而舌苔有色泽、厚薄、润燥等变化。

有苔:表示胃气存在,有抵抗病邪的能力。

少苔、剥苔、无苔:表示胃气受损或胃阴损耗。其程度,少苔较轻,剥苔、无苔较重。

舌苔由薄变厚,表示病邪逐渐加重,舌苔由厚变薄,表示病邪逐渐减轻。

《灵枢·经脉》篇指出,足太阴脾经“散舌下”。必要时,临诊还需查舌脉即舌下系带两旁的静脉,如增粗、增长,迂曲暴露,色紫、色暗,其外侧小血管呈囊柱状、粗枝状或囊状凸起,均提示有瘀阻。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具有对水谷受纳和消化,以及对精微的吸收和施布作用,将水谷转化为人体需要的物质基础——津液、营卫气血。故而,若脾胃虚弱,失于运化,则水饮射肺而见咳嗽、痰喘;水凌于心则胸闷、心悸;土壅木郁则胁痛、鼓胀;水蓄于肾则腰痛、水肿。

于是,蔡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提出“脾为百病之源”,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临证治病,当先理脾胃,脾胃健,则百病可治。

蔡柏教授深耕杏林数十载,结合岭南地区及雷州半岛地域特性,认为湿邪为患尤重,湿性黏腻不爽,最易妨碍脾胃升降之气机,故对于中土脾胃疾病的治疗重在于“运”。土运则湿化,故蔡柏教授提出具有岭南特色的“运土祛湿”之学术思想,并据此提出以下治疗法则。

健脾祛湿法:参苓白术散。

理脾行气法:柴芍六君汤。

温中祛寒法:理中汤、附桂理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燥湿利水法:五苓散合平胃散。

健脾通便法:蔡氏健脾通便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氏全息舌诊与用药(二)
脾胃病,中医特别重视看舌象
脾胃病:为什么中医特别重视望诊,尤重是“望舌”,原来这么重要
中医“望舌”与八纲辩证有关系?看病有帮助?
看舌辨病,舌诊能看出哪些疾病,为什么中医如此重视舌诊?
陈建杰教授治疗慢乙肝经验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