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威发布┃糖尿病患者的睡眠 饮食 运动和并发症

聚焦健康中国 糖尿病(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康梅)

专家告诫:

紧张焦虑的状态本身属于情绪应激状态,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有影响,可以使得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比如像皮质醇一类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这一类的激素,都是明显升高血糖的。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体内激素分泌的日节律将出现改变,实际上也是一定程度的睡眠紊乱、睡眠剥夺,会影响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所以应当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

央视直播截图

北内分泌科郭立新主任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就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给大家作个解答。

郭立新:

第一,现在居家为主,很多人吃的比较好,生活不规律,还经常有加餐,活动量明显减少,血糖控制不好怎么办?

疫情期间应该合理膳食,既保证营养摄入增强抵抗力,同时也要营养均衡不要过度,不要使体重明显增加,进而加大血糖血脂控制的难度。要选择升糖指数相对低的食物,避免吃油炸食品。进餐顺序也很重要,比如可以先喝汤再吃菜、肉,最后再吃主食,这样餐后血糖不至于升高太多。而且吃的时候适当细嚼慢咽,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零食摄入,但是如果血糖控制的非常好,可以适当的吃

一些零食,主要是吃坚果类食物,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疫情期间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不能减少,可以原地踏步走,可以做瑜珈,打太极拳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活动。希望每周中等强度运动不低于150分钟,如果相对年轻而且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最好再做大约90分钟的稍高强度运动,同时有30到60分钟的力量训练,就是对抗性的训练。

还要强调两点,一是尽量不饮酒,二是运动要注意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第二个问题,疫情期间有一部分人特别紧张焦虑,或者白天睡的多晚上不怎么睡觉,这样血糖不好控制。还有疫情期间怎么监测血糖呢?

紧张焦虑的状态本身属于情绪应激状态,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有影响,可以使得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比如像皮质醇一类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这一类的激素,都是明显升高血糖的。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体内激素分泌的日节律将出现改变,实际上也是一定程度的睡眠紊乱、睡眠剥夺,会影响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所以应当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

关于血糖检测,如果血糖控制的比较好,用药和血糖监测可以按照原来的方案,如果现在血糖控制的不太好,就要做出一定调整。口服降糖药的人如果原来血糖控制相对良好,现在可以每周两到四次的空腹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监测。如果应用长效胰岛素的,主要是监测空腹血糖来调整长效胰岛素的量。如果是应用预混胰岛素,根据早餐前血糖和晚餐前血糖来调整预混胰岛素的量。根据血糖监测情况来决定用药量大小。对于老人,一般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要适度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第三个问题,患者自己可以调整降糖方案吗?什么情况下必须到医院呢? 

如果血糖监测结果不理想,首先自查一下,是不是由于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比如饮食变化、运动变化以及睡眠节律变化导致的血糖异常。如果是这些导致的,就可以转回过去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对正常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通过转换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善。如果不是这方面的问题,建议首先咨询相关的问诊平台,向内分泌科医生咨询,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门诊平台,通过向医生咨询了解是否有必要立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不建议患者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如果血糖总体平稳,可以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果血糖波动很大,反复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同时出现明显的口渴、多饮、多尿,或者意识改变、神志改变,有的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有的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有时甚至呼吸明显加快,呼气有烂苹果的味道,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这种情况建议立即就医。

(责编 薄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人日常测血糖基本都不高,还需要去医院测糖化血红蛋白吗?
只有老年糖友才会出现并发症?3招延缓并发症产生!
得了糖尿病,还能长寿吗?
糖尿病几十年,血糖好不得并发症,他是这样做的!
这样做,糖友的寿命胜过常人!
糖尿病不想终身吃药?不是不行,只要记住这几个数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