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 5 2”模式打造“劳动教育”三个课堂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神木市第十三小学始终秉持“立德修身,精业明理”的校训,坚持“以行养德、以文润心”的文化理念,以“1+5+2”(强化一种思想认知,开展五类动手活动,延伸两项社会实践)的劳动教育模式,全力打造“劳动教育”三个课堂。

一、规范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深耕第一课堂

学校为每个年级开设了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程,重点围绕学生“认知日常生活常识”“培养生产生活能力”“树立正确劳动观点”“了解人类生产历史”“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情感”“增强热爱劳动觉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无私奉献品质”等内容有效强化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同和自觉意识。

二、务实推进“劳动实践活动”,丰盈第二课堂

一日一岗位。从一年级进校的第一天开始,所有学生必须自己打扫教室卫生。要求每天下午放学后20分钟内完成,执行期间只允许老师示范指导,不允许家长代替。将班级管理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详细分工,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

一周一责任。全校所有班级从高年级到低年级轮流进行校园卫生清理值周活动。要求每班现场开班会讨论为什么校园会脏,如何杜绝学生人为破坏环境整洁。教师示范指导打扫的正确方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和操作技巧,每天打扫完后全班现场总结经验。

一月一主题。学校每天开设一小时的“手工制作”劳动课程,包括剪纸、轻粘土制作、纸绳画、装饰画、魔方、衍纸、国画、七巧板、钻石画、科学实验、刮刮画、创意手工等。学校对课程进行一月一轮换,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学习掌握一项手工技能。

一期一收获。学校在校园内开辟出一片500多平米的“蔬菜种植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通过共同合作,亲身体验松土、播种、施肥、除草、喷药、采摘,见识幼苗破土而出的历程,体会耕耘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一年一成长。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在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使每一位学生能够见证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三、合理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延伸第三课堂

延伸家庭——家务劳动主动做。学校根据年龄特点,与家长签订不同内容的《家务劳动合同》。对低年级学生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高年级学生养成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从中感受父母的辛劳,增强学生孝敬尊长、热爱家庭的意识和行为,培养责任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辐射社会——公益劳动积极做。组建学生志愿团体开展社区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和公德心。在“学雷锋月”“植树节”“劳动节”“重阳节”等特殊节日里,带领孩子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志愿服务;秋收时节,带学生赴劳动基地开展打枣、收玉米等劳动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学校力争使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努力成为勤劳善良、文明规矩、孝敬尊长、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在今后的成长路上都能“阳光、自信,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段延锋

单位:神木市第十三小学

编辑:王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劳动教育怎么抓?把握这三个方面,劳动教育无处不在!| 支招
这些学校用劳动教育影响孩子一生
班主任实施劳动教育贵在得法
赞!这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做法值得学习
官方发布!2个案例入选!劳动教育进校园就要这样搞
劳动的缺失即教育的缺失——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