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术欣赏(鉴赏)课与《只此青绿》


原创 / 李力加的思考

作者 / 李力加

正文共3776字24图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自2016年开始,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勇、浙派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戴泽华等在各类大型公开课中,都选择执教中国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我在去苏州工业园区教研活动时,也观摩了该主题的教学。与此同时,包括浙江师大美术学方向的研究生等,也在尝试执教《千里江山图》。

2017年9月,《千里江山图》卷在故宫展出,展期中盛况空前,普通观众为了一睹这幅中国传世名作,一般要排队6-7小时,到了画作前面往往只有短短5-10分钟就走过。对于此展的真实情境,我曾在多次讲座中提及,花费这样多时间排队,每一位参观者走到画作跟前,究竟是观赏什么?是附庸风雅?还是为了追“网红”美术作品不得已而为之呢?

2017年10月,“苏浙名师团队现场研究暨浙江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在金华市环城小学举行,由浙江省陈勇、戴泽华、孙芳等、江苏苏州沈兰名师工作室团队两名教师、以及浙江师大美术学方向研究生,共同推出6节《千里江山图》主题同课异构现场课。

2018年5月,在西安“名师之路”全国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朱敬东执教《千里江山图》卷。可见,《千里江山图》作为中国传世名作,其影响力之大。



朱敬东特级教师(特聘教授)执教现场

一、究竟如何鉴赏《千里江山图》卷
2021年10月,我根据2016年以来,多位美术教师执教《千里江山图》卷现场教学为例的研究,结合深入学习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单元主题课程观念及设计思想,作为一个美术欣赏(鉴赏)教学的研究专题,整合出一个新讲座PPT,先后为山东小学美术特级教师培养人选培训班、吉林省美术教研员培训班进行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中,结合上述几位教师的教学案例,提出若干观点,以下节选几幅讲座截图
 
这些截图均是在2017年“苏浙美术名师团队”执教《千里江山图》同课异构本主题时拍摄的。
 
希望美术教师能够对此问题有所认识和理解


我的PPT中提出上述若干要求,虽然能够让诸多听讲座的教研员、美术特级教师培养人选感到“干货”满满,但是,同时又感到为难。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单元主题课程与教学,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讲授法之间究竟如何拿捏呢?
 
此PPT截图中,上图为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勇执教现场,下图为高中教师孙芳执教现场

 图为苏州孔凡草(初中美术教师)执教

这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时任浙江金华市美术教研员李启云在观摩后点评时,提出“山-群山-江山”的观点。
 
讲座PPT截图为浙派名师戴泽华执教现场,结合语文课学习过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欣赏(鉴赏)

以下为讲座中专门给美术教师们提供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思路:

讲座PPT中,结合《千里江山图》,直接给教师建议如何进行单元主题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提出了基本问题,供教师们参考
 
提供给美术教师们一个主题单元课程的文本设计框架

二、《只此青绿》的成功启示我们
在两个省的专题讲座PPT中,我用15帧PPT专门介绍《只此青绿》,希望听讲座的两个省教研员、美术特级教师培养人选等,能够结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视觉图像,进行跨学科链接,构成新的单元主题课程。
 
随机截取2021年10月若干幅讲座PPT图
 

这是2021年10月提出的要求。但当时因为听讲座的美术教师、教研员们大都对此舞蹈诗剧并不太了解,我讲座现场随即提供巡演信息。


讲座结束后,我的PPT以PDF格式分别无偿提供给山东省(齐鲁师范学院)和吉林省(吉林教育学院)两个培训主办单位,请听讲座的美术教师、教研员继续自学。

思考
2022年,央视春节晚会上,《只此青绿》惊艳全场,甚至有观众在网络上说出“被文化膨胀”这样的话。但是,网民的话合适吗?

无疑,央视春晚的传播力无敌。《只此青绿》与中小学美术欣赏(鉴赏)课如何产生链接,构成新的主题单元课程,是一个摆在美术教师面前的难题。

大年初一的“朋友圈”里,诸多美术教师都在转发与《只此青绿》相关的信息、链接等。我在某教师所发《只此青绿》2022年全国巡演信息下留言:

“此剧我在2021年10月份的两场讲座中提及,如何在大观念引导下学科整合,迁移思路,并在PPT中呈现此剧剧照10多幅以上。而且提供美术教师们关注11、12月全国巡演日期。但并没有引起老师们关注和单元设计理念的建构。唯有央视春晚力量让全国美术教师开始醒悟。这究竟是网络的力量还是什么?”

《千里江山图》卷之核心观念
按照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单元主题课程教学设计要求,在思考和整体设计之前,需要提炼《千里江山图》卷蕴含的核心观念,也就是单元主题大概念。虽然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在2014年文件中首次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过程各学科推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几年来所看到的已经执教和呈现的教学,并没有依据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主题单元课程要求,由真实生活情境、大概念(大观念)提炼、基本问题、小问题(问题串)方式展开课堂教学。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在2021年8月首演时震撼面世,几个月全国巡演一票难求,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依据《千里江山图》进行舞蹈创作时,首先提炼的学科观念是“青绿”,其迁移性思维与创造构想,始终围绕“青绿”这一核心观念的主线推进。粗略纵观《只此青绿》视频、剧照,无论是舞蹈语言塑造,还是人物服装、造型设计,舞台布景设计、装置等,都是以“青绿”为轴心。即便春晚之后观众们所普遍提到的“青绿腰”这一舞姿设计和造型,从肢体语言到服装,都围绕充分展现“青绿”主题而设计与视觉呈现。这就给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对应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单元主题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提炼某主题的学科核心观念,应该成为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前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反思
自2016年以来浙江、苏州等多位美术教师(名师)所执教《千里江山图》一课教学,对应2021年8月《只此青绿》推出后的视觉审美影响,特别是2022年春节晚会掀起的“青绿”之“热”,结合即将颁布的国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艺术课程核心素养,这一最新育人规格要求,“审美感知”,是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影视(媒体艺术)等5个学科共同的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因而,在构成《千里江山图》卷单元主题课程时,以美术学科关键能力之“图像识读”为核心,引发学生的视觉审美感知,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无论学生面对《千里江山图》卷每一局部画面,还是面对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帧剧照或某段演出实况视频,其视觉的审美感知需要由图像识读产生思考与基本的审美判断,这一过程的历练与积淀,应该成为单元主题课程设计始终需要围绕的轴心,如同冬奥会开幕式中的“雪花”自始至终贯穿主题。怎样引导学生图像识读,如何生发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否产生一定的文化理解,都是单元主题课程实施的主旨。
 
如,该截图为陈勇特级教师的教学PPT,他将《千里江山图》卷诸多局部分解,并制作成若干实物图版,分发给学生,请学生结合大屏幕的视觉图像变化,审视每一幅图版中作品细节和意境。
 

又如,《只此青绿》中典型剧照,舞蹈演员所有肢体语言及服饰所构成的视觉图像,均是表现了千里江山之意象,学生个体能否由对《千里江山图》卷初步的视觉感知,转换到对舞蹈诗剧中运用的造型图像发生特殊的审美感知呢?

而且,学生能否在视觉审美感知过程,能否经由自己的思考之后,用个人的话语描述出中国传世经典画作与舞蹈诗剧再创作之后,带给自己的某些可观、可思但或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的感觉呢?

再如,以下两幅剧照表现了宋代女官的造型与色彩,与之前剧照中的“青绿”色彩完全不同,学生眼睛的视觉感受过程能否对此做出审美判断和评述呢?
 

对中国传世名作的视觉审美,肯定与现当代视觉图像传达形成的眼花缭乱之感觉完全不一样,怎样观赏,成为本单元主题课程养成学生艺术课程核心素养之“审美感知”的关键要素。以下尝试设计《千里江山图》单元主题课程框架:

《千里江山图》主题单元大概念(大观念):
艺术表现中造型形态对主题内在意义的独特表达
基本问题:
《千里江山图》采用什么美术语言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江山?
《只此青绿》运用何种舞蹈造型语言及舞台效果阐释了《千里江山图》?
主题1:走近传世名作
主题2:何为青绿山水
主题3:山-群山-江山
主题4:如此江山如画
主题5:人民就是江山
结语
2021年10月,在讲座PPT思考与构成时,我现场讲座时的若干提示,可能不会刺激美术教研员、美术特级教师培养对象们的思维神经。因为,在10月到11月期间,我的授课对象们并不熟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如今,大家的眼睛都被《只此青绿》在央视春晚中短短6-7分钟演出视象所震撼,思维也被各类媒介围绕其内幕的传播、演绎所左右,反过来,再思考我所提及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要求,能否有所触动和创想呢?

我期盼着……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理解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校园的水稻》为例
美化你的教学PPT
头条 | 面对“课程整合热”,这些学科将出现哪些新变革?
新课标,新教学,新追问(上)
深挖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育人价值
教师培训 |《中小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实例研究》专题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