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景国胜: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写在前面:

作者从分析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经历的发展阶段入手,总结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重点提出加快湾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快线A的规划建设,加强不同层次轨道交通深度融合。创新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间的衔接组织,实现三网深度融合,满足广州在大湾区、都市圈、市域等不同层次轨道交通出行需要。

景国胜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院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渐突破地域限制,向都市圈、城市群空间发展转型,城市的通勤圈迅速扩大。《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提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轨道交通对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力、引导都市圈产业经济和国土空间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出行长距离、客流规模化的双重要求下,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中国主要城市在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时,均将轨道交通快线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其占线网总规模比例达到30%~50%。

广州作为较早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设计、运营方面起步较早。总结归纳20多年来的实践成效,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等新发展要求,思考提出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方向,形成层级更加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对提升广州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实践

从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在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中的作用出发,广州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见下图),每个阶段功能技术特征明显。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情况

 1 

城市空间外拓时期

——站站停的传统模式

2000年,番禺、花都撤市设区,为适应城市空间布局的拓展,贯彻落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7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里程206km,这一时期的轨道交通模式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 国家铁路(普铁)”。

2005年,广州地铁3号线成为中国首条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开通运营,设计速度120km/h,规划采用大站点间距模式,快速联系花都、白云、天河、海珠、番禺四大组团及连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东站等重大对外交通枢纽,兼具承担通勤客流和对外客运枢纽集散客流双重功能。地铁3号线全长约68km,日均客运量超过100万人次/d,高峰断面客流量高达4.9万人次/h,客流满载率超过130%。

受历史客观发展原因,广州地铁3号线并未完全按规划设想建设,例如站间距加大不明显,在中心区站间距仅为1.5km、外围区约3km,采用站站停运营模式,与普通地铁差异不大,未能完全发挥轨道交通快线应有功能,难以满足组团间快速联系需求。

 2 

城乡一体化时期

——快慢线的运营模式

2010年,广州向市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为“一主六副”。为强化各区与中心区快速联系,构建“环 放射”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21条轨道交通线路,里程905km。轨道交通环线串联中心区重要功能节点和大型交通枢纽,与约70%的线路相互衔接,有效减轻了市中心线网换乘压力;放射线用于强化中心区与各区的联系。同时,通过城际铁路网与周边城市对接,这一时期的轨道交通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 国家铁路”。

广州地铁14,21号线等若干设计速度为100~120km/h的轨道交通快线构成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骨架,采用“快慢线运营”模式丰富运营组织,实现轨道交通网络更密、速度更快、服务更广、功能更强的规划目标。以地铁14号线为例,由广州中心区向东北部放射,重点支撑从化副中心等外围地区发展,全长约93km,设计速度120km/h,平均站间距4.4km。2018年,已开通外围区东风至嘉禾望岗的轨道交通快线一期工程,长约54km,采用“快慢线运营”模式,快线停5站、旅行时间38min。通过嘉禾望岗站到达广州中心区可换乘地铁2,3号线,最快需75min以上,尚未实现广州中心区与从化的直达、快速联系。同时,嘉禾望岗站接入地铁14号线一期工程后,日换乘量从原来16万人次/d增加到25万人次/d,增幅56%,高峰期换乘地铁3号线方向的入城客流约占地铁3号线客流的35%,让本已接近饱和的3号线(燕塘—广州东站段)处于运能极限状态,已成为广州地铁网最脆弱的环节。

 3 

枢纽型网络城市时期

——高标准高速直达的轨道交通

2016年,广州明确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发展目标,构建优化沿江水系的多中心、组团网络空间。轨道交通网络修编重点为支撑和引领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城市副中心建设,同时注重向周边城市延伸对接,轨道交通快线是重点关注内容,目前正在研究。

南沙作为广州唯一的副中心,与广州中心区的空间跨度达60km,采用传统轨道交通快线(设计速度100~120km/h)的旅行时间与小汽车相比并无竞争力,难以满足相互间的联系要求。为了支撑南沙的发展及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广州提出建设地铁18号线,串联天河、海珠、番禺、南沙四大组团,实现南沙至广州东站30min互达。地铁18号线全长60.8km,设站9座,平均站间距7.6km,采用160km/h的8节编组市域列车,采用大站停5站、旅行时间30min,站站停43min的快慢线运营方式。该线已于2017年动工建设,计划2022年投入使用,同时预留进一步分别向清远、珠海的延伸条件。


大湾区时代交通需求态势

进入新时代,国家、广东省等对广州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发展格局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核心发展引擎,需要从区域层面进一步研判交通发展态势及存在的不足。

 1 

满足高频次、规模化的城际出行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经济规模将不断增大,融合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逐步形成,各城市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跨界商务往来及通勤需求将急剧增长,城市中心区、城市毗邻地区以及机场、火车站等重大交通枢纽成为客运需求新增长点,相互间的交通联系及服务要求趋向于城市交通需求服务特征。

以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环珠江口“6市2区”为例,包括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深圳、香港、澳门,预测2025年城际对外需求总量达1270万人次/d(见下图),约为2016年的2.2倍,广州—东莞—深圳、广州—佛山走廊日单向客流量达到100万人次/d,广州—中山—珠海走廊超过30万人次/d。其中,广佛通勤客流占比由2016年20%增长至2025年30%~35%,将实现更高层次的广佛同城化。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6市2区”客流走廊

 2 

满足各城市中心之间的直联需求

大湾区发展要聚成一个整体,各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就要首先形成有机整体。目前,广州中心区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中心区的快速直达性不足,高铁、城际铁路仅接入到城市外围的广州南站,广州南站45%的客流目的地为中心区,以城市轨道交通普线进行衔接,联系时间通常在50min以上,往往出现市内通行时间超过城际间出行时间的现象。因此,广州至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等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的出行时间至少在1.5h以上(见下图),不能满足大湾区1h出行圈需要。

a 引入广州南站的轨道交通线路

        b 广州南站客流来源分布

广州中心区与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的联系

 3 

满足高铁、城际铁路和

城市轨道交通三网融合的需求

规划建设国家铁路(含高铁,以下同)、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含轨道交通快线,以下同)是城市群、都市圈、市域层次空间组织以及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实现快速、便捷联系的重要举措,需促进不同轨道交通方式间贯通运营或者便捷换乘实现三网融合,提升轨道交通网络整体运输效率。

然而,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出现三网不能融合和相互挤压的情形。以广州市东部南北向重要发展走廊的轨道交通规划为例,从大湾区发展需求来看,该走廊需布局广佛环线城际铁路,设计速度160km/h,目前该段正在建设中,起到串联广州、佛山众多重要组团以及组织运营大湾区2000km左右城际网络的功能;从城市内部发展需求来看,走廊沿途为广州南站商务区、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CBD、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迫切需要规划建设大容量、高速直达轨道交通支撑走廊高效联系诉求。受该城际铁路技术标准、体制机制等原因限制,目前该走廊难以新增轨道交通快线进行复合利用,不能直接满足走廊重要组团间便捷联系的需要。


广州轨道交通快线布局思路

以轨道交通快线为切入点,重构由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组成的高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打造深度融合的广佛一张网、穗莞多通道、与其他城市中心直达的轨道交通衔接体系。

重点提出加快湾区铁路和轨道交通快线A的规划布局举措,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层级,形成多模式深度融合的轨道交通系统,满足不同层次轨道交通出行需要(见下表)。湾区铁路包括国家铁路和城际铁路,重点对其延伸引入广州市中心。轨道交通快线A定位于广州中心区(主城区)与副中心、外围城区及邻穗城市中心间的高快速联系,设计速度160km/h以上。

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层级构成

 1 

以湾区铁路完善高铁和城际网络

加强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合作共赢,促进大湾区枢纽的布局形态由“一群枢纽”向“一个枢纽群”融合发展,提高大型交通枢纽在更大层面的服务能力。规划湾区铁路与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协调(见下图),主要包括广深港广州南站至广州站联络线、广州站至广州东站III-IV线、广汕高铁新塘至广州东站V-VI线等,里程超过60km,实现高铁、城际铁路进中心,促进广州市中心与湾区各主要城市中心快速直达。

广州湾区铁路规划示意图

 2 

以轨道交通快线A组织重点功能区

新一轮广州空间结构将形成“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交通重点需以高快速轨道交通实现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间的互联互通乃至直连直通,实现主城区至副中心、外围城区30min互达,副中心与外围城区及外围城区之间60min互达。同时强化广州与邻近城市便捷轨道交通联系。

广州以主城区为中心的空间尺度最远达100km,重点打造轨道交通快线A,与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普线等积极协调,实现线位走向更贴合城市空间走廊,车站与城市功能区高度耦合。主城区是引领广州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轨道交通快线A重点考虑接入或贯穿主城区,规划提出广从快线、东西快线等5条市域轨道交通快线A(见下图),里程超过400km,实现广州主城区与市域重要组团、邻近城市组团的高快速联系。

a 城市空间走廊分析

b 轨道交通快线 A 规划

基于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轨道交通快线A分析

 3 

加强多轨共走廊

复合轨道交通模式运用

注重轨道交通廊道的复合利用,以更少的交通用地资源满足更大的客流运力诉求。以广州东西快线轨道交通走廊规划研究为例,线路长度约80km,串联佛山中心区、广州主城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挂绿新城以及佛山西站等重大客运枢纽,预测芳村—鱼珠段上下行区间断面客流可达到3.5万人次/h,并呈现明显客流潮汐特征。综合考虑走廊沿线片区不同功能定位、区域快速联系等多重功能要求,提出共走廊布置轨道交通快线A与轨道交通普线,芳村—鱼珠的中间段采用四线并行轨道交通模式建设(见下图,仅为东西快线轨道交通走廊规划的某一比选方案),设计速度分别采用160km/h和100km/h,满足对走廊沿线不同功能、不同层次客流出行需要,提升走廊沿线整体轨道交通服务水平。

a 远期早高峰上行客流预测

b 远期早高峰下行客流预测

c 走廊复线布局

轨道交通快线A与轨道交通普线共走廊运营规划

 4 

创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建设

适应广州的轨道交通快线模式

2017年10月,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成立,每年定期组织召开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大会,推进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迈入新阶段。近期广州地铁集团将承接部分城际铁路的运营管理,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统筹、融合将更为灵活,必然将提高轨道交通一体化服务水平。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构建国家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相融合的轨道交通一张网,串联广州中心区与周边佛山、东莞、中山、清远等城市中心区,促进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统一票务票制,推进安检互认,实现一站式安检服务。

此外,公共交通优先的核心是要确保供给的多样性,是对需求的精准响应,需要从城市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出发,找到健康的发展模式或可替代的模式。通常说来,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技术标准高、造价高,客流相对少、单位产出低,广州需构建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轨道交通快线模式。


写在最后

厘清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含轨道交通快线)的功能技术特点,打造三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可促进广州在更广阔的空间谋划发展,满足更大空间内高效服务的需求。本文重点在湾区层面提出湾区铁路概念,完善国家铁路、城际铁路网络,改变两张皮现象;在城市层面加强轨道交通快线A的布局,加强不同层次轨道交通深度融合。此外,注重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多轨共廊道复合利用建设模式,加强轨道交通网络区域一体化运营,进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的一体化综合施策。



202036期

编辑 | 耿雪

审校 | 耿雪 张宇

排版 | 邵思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十四五轨道交通大爆发,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及城际线网公布
芜湖两城际铁路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加快互联互通“脚步”
省交通厅:城际铁路必须进城中心!18号线到石岐稳了?
深圳推进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建设,明年深拟开通410公里共11条地铁(详图介绍)
佛山地铁规划总体思路首次曝光 禅城可能再次“边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