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太罕见了!1982年的“老上海”,居然是这个样子

1、上海沉香阁路,80年代的老弄堂就是这个样子。弄堂是在住宅区里面连接各家各户各街坊的通道,喜欢这种老上海的味道,八十年代是新旧上海的交接年代,好怀念八十年代的老上海啊!!

2、1982年,上海巨鹿路菜场,人们穿的衣服十分朴素。当时菜场的确都是这样的,下雨天是脏的要死,踩都踩不下去的节奏。那时的猪肉鸡鸭鱼肉味道现在基本上吃不到了,现在如要说回忆,大多数人在回忆这味道!

3、上海小学生,上学时代是儿时难忘的记忆,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学生时代满满的回忆

4、其实82年的上海,和全国各城市一样,没有现在这样现代,但是物质丰富,商品琳琅满目,虽然那个年代百姓收入不高,但物价不高,人的精神面貌都很积极,都有希望。

5、那时候买菜都是挎着菜篮子,很有仪式感的那种。 这就是真正的环保。 那先现在,塑料马夹袋满天飞……上海人很自律,自觉排队购物,秩序井然。怀念那时的提篮桥,长寿路西康路的大自呜钟,曹家渡,静安寺,房子破旧点,吃喝拉撒什么都是真。你看那时候市场买菜人们都拿着竹编的篮子,说明那时已经开始环保,每家都会拿篮子去买菜,拿镬子保温壶去买豆浆,酱油料酒都是拿瓶子去零拷。没有塑料袋也不影响生活。那时海里的生物也不会担心被塑料伤害到。

6、那时随便拍的一张照片都是有光的,人有光物有光景有光!现在呢,暗淡无光无魂魄!!!我还是喜欢那个时候的场景,朴素,醇厚的人事关系,在现在是找不到的。

7、这张照片是云南路金陵路口往西拍的。后面的尖塔是大众电影院。是一对情侣,男人一手推脚踏车一手拎个气压热水瓶。女人手上拎着一二件新衣服,自行车笼头上挂了男式女式各一双皮鞋,自行车后书包架上绑着羊毛毯等床上用品,是置办结婚的物品。未婚夫妻在一起采购结婚用品,因为拿的气压式热水瓶。那个时代流行新房里要有这件东西,上海宁叫做“扎台硬”!就是显摆的意思。一般的人家是不舍得买的,因为比较贵又不实用!

8、那时上海遥遥领先,北京长安街还赶着马车,其他城市很多路都是泥巴路,也未开始经济建设,但有人情味。六十年代上海就有实验段地铁了,在衡山公园附近,只是苏联专家说上海土质松,不适宜造地铁而已。这是我们那时候的上海,质朴,东西少,有票子和钱的话不缺东西,相对其他省市,上海真是个标杆。

9、八十年代上海生产三大品牌黑白电视机:飞跃,凯歌,金星。当时我家有个九寸的电视机,以前最早是九寸的,屏幕前盖一张软膜,忘了是干嘛用的了,后来又改装成12寸的。冒充彩电,最上面蓝色,中间黄色,下面咖啡色

10、1982年的上海小朋友,已经穿得五颜六色了。光阴似箭,如今四十四年过去,那时幼儿园小朋友外面穿的毛衣或针织衫大多数都是妈妈忙里偷闲织出来的,很漂亮

11、以前金陵东路名称鞋帽一条街,永安街这条街闹早上很闹猛的有卖菜的小贩还有很多小吃尤其是生煎馒头,那味道目前再也不会有了,目前这条街也动迁了都被迁到乡下去了

12、1982年,一家上海食品商店,这里聚集了熙熙攘攘购买糕点等食物的人群。

13、1982年,上海在老弄堂里的一角,这样的一幕是很多人难忘的记忆了,这些都已经是过往云烟。

14、1982,上海少年宫,

15.运货的汽车正在开往哪条路?

16、胸前带花的就是新郎新娘,在上海至今都是这个传统。看80年代上海照片,感觉十分熟悉亲切,照片上新郎新娘应该是胸前戴小红花的,再回首,我已经75岁老人了,岁月不饶人啊。那个时候娶到老婆都是自己的没人偷,那个时候欢乐是发自内心的没杂念,那个时候看在眼里都是真实的没有虚幻!

17、82年,麻将还是少数人算方的麻将,"二摸三冲"还未流行,朴克还是双百分、拱猎牵羊,路灯下偶见杀关、大怪路子,大热天,可以搬块门板搁在马路人行道间睡觉,上海虽不富有,但足以温饱。一切是那么祥和,那么温馨

18、摆地摊的不是郎中,是挖鸡眼的。在当时来说很多小商贩们都是这样摆摊做生意的,非常的热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迁居民为啥重新聚集
老上海的痕迹(四十九,老门楼,老弄堂,阵阵儿歌声,不了儿时情)(上)
上海人心中的浇头面前10名
【每天老照片】--3702--八十年代上海老照片:大都市下的小市民 光鲜背后几家共用浴室
榜单丨上海那些藏匿在弄堂里的本帮菜馆
吐血整理19家本帮小馆子!正宗的上海米道,交关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