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说我听:讲“礼”又讲“法”,才是我们的传统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孔子在《论语·秦伯》篇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很多人对这段话多有错误的理解,认为是愚民的思想。

其实,孔子的意思是:对于民众的启迪教化,首先要让他们对诗歌产生兴趣,然后在礼法的作用下让他们进退有度、言行得体,最后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提升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如果民众自己可以做到,统治者就可以放任他们去发展,如果民众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者能力,统治者应该循循善诱和帮助他们这样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由此可知,礼在古人心目中,是极其重要的。

孔子还在《论语》中说,“人不学礼,无以自立”。圣人、君子、小人、无赖的区别,就在于他们遵守礼法的程度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能够严格按照礼法行事,绝不会失礼,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时刻提醒自己,遵循礼法,小人之所以被称为小人,是因为他们背弃了礼法,而无赖则完全无视礼法,甚至以践踏礼法为荣。

礼数无处不在,如长辈和晚辈之间行什么礼,平辈之间行什么礼,文人之间行什么礼,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一个普通官员为例,早上起床后要与妻子行礼,见到下人要答礼,遇到同事要行礼,见到上级要行礼,见到下级要答礼,回家见到父母要行礼,见到子女要答礼,逢年过节还要行祭礼。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不仅是礼法的践行者,而且是礼法的捍卫者,任何一个人失礼法,都会遭到他们的排斥和攻击。所以在古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对礼法抱有敬畏之心。

礼法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也表现在人与天之间。所以古代帝王,对于祭天、祭地、祭祖仪式,都有非常严格的礼法规定。

而在我国古代,最早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的行为的是礼,而后才有法。“礼”、“法”不分家,“礼”、“法”一家就成了我们的特色。

由此,讲礼讲法就成了规范我们行为的传统了。

所以,讲礼又要讲法,讲法又要讲礼呀!

立即订阅

李老师喜马拉雅FM专辑

《中小企业绩效薪酬推演战术》

10节课每日更新600+分钟时长

深度分析中小企业薪酬绩效管理实际问题

帮助大家解决绩效与薪酬管理困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鲁文化的理想人格境界与魅力(之五)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
诸子于“仁义礼”的重合与分歧
《荀子》解析版
千古名文《荀子非十二子》原译文「考量春秋战国诸子得失」收藏!
勇哥也要学《论语》321-33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