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实录1】《桥》执教者:何捷

何捷,福建省青年名师,作家。全国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协成员。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福建地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创始人和倡导者,近年来提出“写作教学进行时”这一全新作文教学主张。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好,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桥》,请问大家在家里读过了吗?

生:读过了。

师:老师教过了吗?

生:教过了。

师:不要这么讲嘛,既然教过了,那我们今天就以考核的方式来学习,好不好?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啊,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目标,来,读!

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师:你知道吗?刚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我坐在后面听,我对你们班其他的发言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对你们班的齐读,我非常喜欢,我觉得六年级能把书读成这个样子,天下少见。我能够再听一遍吗?来,一二读!

生(齐读)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师:读得非常好,你看这一句话,我们能读成这样,那么这三个词,你们怎么读呢?第一个词!

生:情节。

师:要铿锵有力,要果断,第一个词!

生:情节。

师:二!

生:环境。

师:三!

生:人物。

师:从小到大,我们对人物最熟悉对不对,一直读到六年级,我们第一次看到所谓的情节,是不是这样?于是我们的学习顺序颠倒一下,先来关注小说中的,什么?

生:人物。

师:非常好,小朋友!既然你们已经学过,何老师就不再卖关子了,好不好?我就问,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微型小说,全文634个字,却分了27个自然段,而且有的段落才7个字。就这样短短的一部微型小说,其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物。是谁?(举手)主角是谁?

生:是老汉。

师:行,是老汉。还可以怎么表达他?或者说?

生:是他们的那个党支部书记。

师:行,是老汉,是党支部书记,还可以怎么表述他?

生:他是一位父亲。

师:行,父亲,老汉,党支部书记,一人有三重身份。第四重?

生:他是全村最勇敢的人。

师:行!第五重。

生:是一个老夫的丈夫。

师:行,你先暴露了他和老太太的关系。行,第六重。

生:是党员心中鲜明的形象。

师:谢谢你。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具有正能量,第七重,你们是六年级几班?

生:3班。

师:3班已经讲到第七重了,十重顶天。

生:是人们获得希望的靠山。

师:行啊,老汉是一座山,是靠山,第八重,我就看能不能逼出第八重。来!

生:是一心只为他人的代表。

师:行,第九重。很失望,非常失望。好的,第九重。好的,来。

生:我觉得他是党员的榜样。

师:第十重不说了,圆满了。是的,你们比何老师厉害,因为我只说出了两重。读!

生:那位老汉,村党支部书记。

师:这篇小说的厉害除了鲜明的主角之外,还有一些模糊的群像。你在故事中读到哪些人?

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代号。来,代号一。

生:党员。

师:有一群党员,非常好!代号二?

生:有一个人。

师:每次到你发言,我都很纠结,下次再这样,我就不请你了啊。行,每部小说中都有一些人嘛。叫什么呢?

生:我觉得还有一个小伙子。

师:是的,那还有一批人叫什么呢?

生:村民。

师:那还有你刚才你说的那个身份。

生:老太太。

师:对了,老太太。这时候该说又不说了。同学们,一二读。

生:村民,小伙子,老太太。

师:厉害的六年三班,居然说出了九种身份,那么这个问题,不是问题。请问,在你们心中,读了这么多遍之后,你认为这个老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请简单说出你的判断。你请!

生:他是村民心中德高望重的一个人。

师:好的。一个词,什么词?请回复!

生:德高望重。

师:三班厉害,会听课。再来,你请。

生:他是一个称职的人。

师:行,第二个词。是什么?

生:称职。

师:行,非常好!请!

生: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

师:这句话叫什么?

生:一心为他人着想。

师:太棒了三班,再来,还可以怎么说,你请!

生:善良的人。

师:善良,对不对。同学们,你们说了这么多,在何老师心中,都不如“善良”这个词来的朴素,掌声鼓励!

生:(鼓掌)

师:还有要说的吗?没有比“善良”层次更高的,请把手放下。一定要说吗?我就不明白,哪个词比善良更重要?

生:我感觉他是为了心里的一种执念而大义灭亲的人。

师:转过来,两个不理解,一,执念?

生:就是说他心里觉得自己是党员,甘为人民服务,不管怎么样,是自己的什么关系,就是甘心为人民服务。

师:这是很执着的信念,对吧?大义灭亲这个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

生:我觉得是褒义。

师:我觉得是贬义。

生:但是,因为那位老汉觉得人民的生命可能就是自己党员的一种标志,一种鲜明的形象,我觉得他应该是为了人民服务,不管是自己的亲人还是什么,都应该为他们服务。

师:同学们转过来,其他人不要再说了。我料定你们班,没有人说得过她,对吧?因为这位孩子说的已经非常高级了,这个词无所谓褒义贬义,关键看对象是谁?如果单纯说大义灭亲,褒义贬义?

生:也许是贬义。

师:倘若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起,褒义贬义?

生:褒义。

师:掌声鼓励,请坐。六三班水平太高,何老师很为难。接下来,我来考核六三班的朗读水平。我是这么读的,为什么?我们要来探索一下这位老汉究竟是什么人,对不对?众说纷纭,褒义贬义,众说纷纭,接下来,由何老师来领读,同学们可以一边听,一边跟着我来读,你们注意来读什么呢?你们只读好整部小说中老汉说的几句话。但是,你们之前一定要听何老师是怎么读这个小说的。全班的读法要和我融为一体,要像是一个人读的。小朋友,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我读的时候,静静听,到你们读的时候,就发力好吗?

生:好。

师:准备!

师:小朋友,我对你们的朗读,并不是非常满意。因为你们没有把握住这里所有提示语对你们的提示,你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听,你们还没有进入这个文本,不过我相信,经过这一轮的学习,可能能行。请,读一读这道题。

生:齐读

师:你看,找的是哪三个方面?一!

生:动作。

师:二!

生:语言。

师:三!

生:神态。

师:孩子们,这部小说很奇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基本融合在他说的这五次话中,对吧?唯独有一处独立对老汉外形的描写,请你找出来,就这么一处!很好,这才是读过的样子,第几自然段?你为我们读一读,能行吗?能代表全班吗?孩子们,请听,她找的是哪一段?

生:读第8段。

师:是不是这段?全文只有这一处,单独对他的描写。一二,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又读了一遍之后,你心中对老汉的形象是否更加丰满,是否更加明确?有一点点吗?那行,孩子们,我相信第三轮来读,更加明晰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请看,我们来朗读老汉所有的发言,请注意,特别注意提示语。刚才啊,我已经把提示语读出来了。是大家没留意,请看第一处的提示语,叫什么?

生:沙哑。

师:怎么处理?该怎么读?才能模拟出当时的真实,怎么读?谁来指导一下,个别读一读,我非要请个女生不可,因为女生如果攻破了这一难关,男同学不在话下,这是我的想法,谁能行?好,你试试看。老汉沙哑地喊话……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师:掌声鼓励,不错,有点喊话的味道了,注意,这句话要从桥头喊到桥尾,要从村头传到村尾,所以要有穿透力,明白了吗?这样的喊话,略带沙哑,压低声音,听明白的请举手。我们全班来试一试。同学们,老汉沙哑地喊话……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不满意,还是没有进入当时那个情景。不过经过这三轮指导,你还没进去,何老师不怪你,因为你坐在安稳的环境里,对不对?你很难体会。来吧,再试第二句。这句该怎么读?你看提示语,一二三,提示语。

生:冷冷地说……

师:我相信这句话很适合你们朗读,是本色出演。准备,压低嗓音,老汉冷冷地说……

生:“可以退党,到我这报名。”

师:第三,我相信第三次朗读,你们会进步,因为这次的提示语非常简单,你们只要进入情境,理解这个词,一律能读好。请看提示语,心中有数了吗?“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生:“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师:对比读,“冷冷”和“吼道”,你们又进步了!再来!“老汉冷冷地说……”

生:“可以退党,到我这报名。”

师:“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生:“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师:相当好,后面还是一句吼,“老汉吼道……”

生:“少废话,快走!”

师:同学们,看来关注小说中语言描写的提示语,能不能帮助我们树立人物的形象?那么请问,到底老支书在你的心中留下一种怎样的形象?因为这个小说就是描写他的语言,现在语言已经读完,那么他的形象究竟怎样?

生:我觉得他很正直。

师:行,正直这个词语,越来越明晰了,不会出现那个你有争议的词,对吧,模棱两可,理解起来很困难。还有吗?你请!

生:他是一个很沉稳的人。

师:行,沉稳,冷冷地说。这大难来临之前,同学们,提示语重要吗?告诉我,重要吗?

生:重要

师:提示语能不能少?

生:不能。

师:有了提示语之后,人物的形象能不能更好理解?确认吗?

生:确认。

师:没有疑问吗?那我们来看一看这课。《穷人》第十三课,时间关系,就不请大家来读了,请抬头看,清晰的屏幕。啊, 好奇怪啊,整页整页的写对话,几乎没有提示语,还记得你当时读《穷人》时,桑娜的品格,应该记得吧?也是那样的正直,也是那样的善良,对不对?没有提示语,人物的形象为什么也在你的心中立起来了呢?

生:因为他的语言可以表达人物的特点。

师:那么提示语重要还是语言重要?

生:应该都重要。

师:你越来越会说话了。是的,其实你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孩子们,谜一样的提示语啊,一二读!

生:靠语言描写树立人物形象,写好对话不简单,没有固定的规律。

师:六三班,跟着我来,一,有提示语好不好?

生:好!

师:没有提示语,可不可以?关键看你写的是什么人,是什么样的语言,对不对?所以提示语怎么用,谁来总结一下?表示人物形象,提示语怎么样?

生:我觉得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先写一段环境,再写语言,配合着环境。

师:相当厉害,请问这个同学,为什么这么厉害?是不是班上的语文高手?

生:是。

师:高手为什么一个人坐在最后?请坐。我很少见到坐在最后一排的女生有这样的状态。好的,居然她就提到了一个词,读!

生:环境。

师:环境,在这篇文章中,环境十分奇怪,总共就600多个字,开篇就写了环境。你发现了吗?作家谈歌写的这段环境,语言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吗?都读过了,还没发现啊?好的,你请。

生:他都是拟人的写法。

师:很难说,未必都是拟人。大多数也未必。就是他这个语言……你请。

生:这个语言,基本上都是用很短促的,这样的话,可以烘托当时一个紧急的环境。

师:是的,你们的老师肯定告诉过你们,非常短促。请看!确实,这段语言为我们带来一种恐怖的感觉,为什么恐怖呢?因为最让你感到恐怖的不是灾难已经来临,而是灾难怎么样?

生:即将来临。

师:同学们,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请你好好看看这段话,能不能读出灾难即将来临的恐惧感,有没有把握?

生:有!

师:我上课前说过了, 我听了你们班级的上课,我非常满意你们班的齐读,能读好这几句话吗?好,请听音乐,感受一下。(音乐)黎明的时候,一二……读。

生:“黎明的时候……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段环境描写是不是非常有助于加深你们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呀?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的人物一定是怎样的人物呢?就像那位同学说的那样,写人不能单独写语言,我们要营造一种环境,然后再写,那你觉得这样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树立有什么帮助呢?你说你的感受。你请!

生:我觉得他描写这样的环境就能反衬出人物的勇敢。

师:谢谢!环境越危险,人物越……怎么样?

生:反差。

师:相当好,反差!还有吗?你请。

生: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

师:这是我们二年级,三年级就会的那个套路,对不对?必须要写,人必须要活在环境之中,对吧?六年级三班同学的答案,我都非常喜欢,你请。

生:还可以烘托出当时非常焦急的气氛。

师:是吧,当时整个气氛都不好了。你请。

生:这个环境非常紧急,衬托出老汉的沉稳。

师:也是一种反衬,对吧。还有要说的吗?都没有了吗?你请!

生:在这么焦急的情况下,老汉还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揪到最后,这个就写出了他没有对自己的孩子有私心。

师:这就叫落差,落差非常大。好的,你们说的一般般,请跟着,眼睛跟着我。你有什么想法,我特别喜欢知道你的想法。同学们,转过来,高手在这里。

生:我觉得这个环境烘托的也许不仅是当时情况的危急,我觉得也许可以体现出人们都是普通的表现,但是老汉要表现得特别的特殊,他可以顾及到所有人的生命安全,甚至是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师:各位看到了没有?老师们为什么不为这位孩子鼓掌啊?我这么用心地请她,她需要掌声。各位,你们照过相吗?都是用手机拍的对不对?那个相机有一种功能,叫对焦,明白吗?哦?谁来哦一下?

生:就跟电影的聚光灯一下子照在上面一样。

师:所以当时所有的环境,主角一出场,环境就淡化了,主角未出场,环境就很鲜明。你会不会觉得写作文就和拍电影是一个样子的啊?所以这部小说,后来就被排成了电影。有意外吗?好的,同学们,环境重要吗?短促的描写好不好?气氛照得行不行?请看《穷人》好像有意来作对似的,中西双方,同样是小说,同样是环境描写,同样放在开篇,列夫托尔斯泰的环境描写却如此的绵长,从屋外写到屋内,写到一个杯盘碗碟,写到每一个细致的角落,各位有影响你对人物的了解吗?

生:没有

师:那么请问环境描写到底是绵长的好还是短促的好,六三请发言,你请。

生:我看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吧,这个《桥》里面要烘托出一个紧急短促的环境就有要这么写,我觉得《穷人》就要烘托出另外一种环境,就不用这么写。

师:是不是我上完课,你们都说会中间话了?不过我觉得中间话都说得很好 ,我就是想听六3班说真话,中间话也可以,中间话水平最高,我认可。来,你请。

生:就是我觉得……

师:长短哪种好?

生:都好。

师:说下去嘛。

生:就是在《桥》这一课里面,时间非常紧迫,就把环境描写写得比较短,在《穷人》里面他写这个桑娜很焦急地等待她丈夫能够回来,就会显得时间很长。

师:哇,太棒了!当你心里很急的时候,你就会觉时间很慢,你很想熬过这个时间的时候,就会发现时间正在和你作对是不是?当你很享受这个时间的时候,发现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当你眷恋人生的时候,你总觉得燕子去了……

生:有再来的时候。

师:桃花谢了。

生:有再开的时候。

师:这一千多个日子,没了。是这样的吧?各位,你们的中间话说得不错,你不要说了,你一直说,你来。

生:我觉得环境描写有利于烘托人物品格。

师:说来听听。

生:因为像他们之前说的,《桥》这课是为了烘托老汉的品质,他不徇私情,而且还很勇敢。像《穷人》里面,他们是衬托一种虽然很穷,但是很温馨的场景。

师:于是……根据写作的需要,环境描写可以……

生:短促。

师:也可以绵长。这里是中国的杭州对吧,有个著名的武侠人士叫做金庸。请看这样一句话,我代表金庸先生送给你们,一二读。

生: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师:孩子们,这句话很简单,但是要把这句话迁移到写作中,你也许就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就是你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时而长,时而短。短的时候就特别短,长的时候就特别长。一段话可能只有七个字,你去看外国小说,整整一页都在写,翻过去还在写,倒过来还在写。所以根据需要吧,今天我们没有探索出结果,可能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好,最后一个。叫什么?

生:情节。

师:这是不是你们第一次遇到?请看为你们摘抄的概念。一二读。

生:齐读

师:情节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矛盾冲突。

师:这个情节有矛盾吗?

生:有。

师:有,好,你请。

生:这个小说里的矛盾就是老汉将这些党员排在最后,但是党员说党员也是人。

师:这个冲突不够剧烈,你们到现在都还没说出这个小说中最剧烈的矛盾,让我非常失望。你请!

生:我认为是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一般亲人会先让亲人走在前面,但是老汉的儿子他是党员,他却让他的儿子不顾私情排在最后面。

师:这叫大义灭亲是吧?孩子们非常意外,你还记得吗?当你第一次捧起书读这个小说的时候,你读到结尾会不会非常意外?你第一次知道这是一对父子的时候,你会不会非常意外?直到今天你无数次读这篇文章,依然感到意外,对不对?

生:对。

师:但是所有的意外能不能改变这是一对父子?他们就是什么?

生:父子。

师:行,同学们,这么写,我来试试看,一开篇就亮明他们的身份,这个村子里的党支部书记,他是村支书啊,他有个孩子也是党员,一起在乡村里安稳地生活了半辈子。如何?然后后面的情节都一样,这个儿子也会死。

生:我觉得可能不太好,因为刚开始就告诉你的话,这个落差就没这么大了。

师:行,你在追求艺术效果。落差。还有吗?好的,稍等,你不要着急,你请。

生:就是他把这对父子的关系留到文章最后才说,留给人一种悬念。

师:谢谢你,悬念。还有要说的吗?你请。

生:他这个就是可以让读者有读下去的兴趣。

师:是啊,设置了悬念,读者就有读下去的兴趣了,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单独安排了那一组三排什么话都不说的人坐在了一起,什么情况?好,待会要说哦。

生:我觉得这样子显示了前后对比,就是读了之后,让读者有很深的印象。

师:行,同学们,好,你要说的哦,推迟下课也要让你说,同学们转过来,这人说话,你必须转过来听。

生:老汉在前面说了党员要排在后面,党员也是人。但是后面他以他儿子举例子,所有的党员都必须排在人民的后面,保护人民的生命。这么写的话,是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就是党员的形象一定是很正直的,这在什么情况下永远都不会有变化的。

师:她是如何做到从来都与众不同的?我必须说,其实这一课我也读了很多遍,但是我从来没有读到过她这样的感觉,我读到的结果都和你们的差不多。同学请坐,来吧。同学们,请看,就像你们六三班分析的那样,同样的素材可以用不同的安排,对不对?但是请看,一二三读。

生:情节,展示着作者的构思,情节,影响着小说的品质。

师:倘若像何老师这么写,这个小说还有得看吗?倘若像何老师这么写,这个老汉的品质还能在你心中立得那么牢吗?各位,这都是情节安排得妙处,你们六年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平铺直叙了,你们读了这么多的作品,课内课外,课内课外,你们要学点本事走了,听懂了吗?到了初中,你们所学的根本不够用,孩子们记住了吗?来吧,请看。其实啊,我们知道了真相后,你们会发现,好奇怪啊,同样读一个文本,感觉完全不同。来,我请你们酝酿一下,试试看啊,再读一遍文章的结尾,请看屏幕,就这样一段话。准备好了吗?请听……此时你心中已经知道他们的关系,此刻你又知道了这个结局,一二读……

生:课文25~28

师:注意,你们要是一直用一个速度读,是会吃亏的。来,延缓朗读。(指导读)

师:同学们,水平很高,那就再往前走一步,不要靠自己的经验。其实,不仅是这段话,就连何老师刚才读得很生猛的那段话,你回过头再去看,你都会读到落泪。你看,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一只豹子。这个时候,我们再读这篇文章,你会不会读出泪啊?因为这个时候,你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对不对?所以当年我们在不知道的时候,我们会把这句话读得异常生猛啊,是不是这样?孩子们,上过这样一节课,我也不求你们有多大进步,我希望你们在优势朗读上,回到本班,能够更往前走一步,好吗?好的,一二三读。

生:情节,环境,人物。

师:树立经典的形象。好的,同学们,其实啊,小说说白了,就是在说人,情节环境形象,都是为了在读者心中立人,我就最后再问你一个问题,究竟这么多的描写用一个词来形容老汉,你会用哪个词?因为我今天为你准备了作家谈歌本人用的词,我来看看你是否足够敏感,一个词!不啰嗦,你用什么词。

生:善良。

生:不徇私情。

生:大公无私

生:正义。

师:正义,非常好,你请。

生:不徇私情。

师:好,你们用的都是教参中的词语,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谈歌用的词,很奇怪,很朴素,叫做神圣与伟大。谈歌说啊……(图片)他笔下的老汉正是这样的一种人,两个词,请铿锵有力地朗读,第一个词。

生:神圣。

师:第二个词。

生:伟大。

师:孩子们,这是何老师送给你们的临别赠言(图片)好了,这节课上完了,一个人的形象在你们心中定格了吗?有样子了吗?那就再见吧。下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汉真是“冷酷无情”吗?
教学《桥》-借助人物关系梳理情节
《桥》教学解读与设想——统编本教材解读第1121篇
小说
人物-情节-环境,从三要素来看《桥》
语墨小语|卞锋: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