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镜今鉴——楚国那些事(八)


 楚成王熊恽之画像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在位十三年后去世,长子熊艰继承了王位,史称楚堵敖。

       熊艰执政的第五年,楚国史上血腥的“王位之争”,再一次发生。熊艰即位后,感到弟弟的德行高于自己,视胸怀大志的熊恽为心腹大患,一心要杀了他以绝此患。熊恽感到了威胁,就逃到随国厉山,争取到随国民众的支持,率众杀回上郢处死兄长,夺取了楚国王位,史称楚成王。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记录了楚成王即位之初,采取布施仁德恩惠,与诸侯修好结盟,向周王朝进贡以获取周襄王认可等等措施,来巩固他篡夺的王位,开启了长达四十七年的执政生涯。

       楚成王在楚国的历史上,堪称是一个居功至伟的君王。他文治武功兼备,争锋齐桓公,斗法宋襄公,率楚军一路北上直逼中原腹地,后虽遭到了北方崛起的晋文公城濮之战的打击,暂时中止了挺进中原的步伐,但他保全了楚国的实力,延续了楚国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势头,无伤他的赫赫威名。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神勇果敢的楚成王,一生中叱咤风云、跌宕起伏的精彩片段。

       先看看楚成王与齐桓公之间,争霸初期的两次外交交锋: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画像

          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这八个中原诸侯国组成的“八国联军”,兵临楚国边境陉地,即现在的漯河以东。其实,姜小白自己是有私心的,就是他把淘气的新老婆送回娘家——蔡国去反省,被蔡候误以为他送回自己的妹妹,是要断绝齐蔡两家的关系,就把妹妹蔡姬嫁给了楚成王,让他蒙受了羞辱。他就以蔡国背叛周天子投靠楚国为由,组织联军打败蔡国,又乘势要讨伐楚国,借机实现称霸中原的野心。

       楚成王和令尹斗子文,面对气势汹汹的八国联军,沉着冷静、毫不畏惧,做好了抗击他们的部署以后,派出大夫屈完前去交涉。临危受命的屈完来到联军面前,不卑不亢地质问齐桓公:齐国居于东海之滨,我国位于南海之畔,相距甚远、毫不相干,不知您为何大兵压境?齐国宰相管仲替姜小白答道:你们目无天下,多年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导致周王的祭祀活动无法进行;更何况周昭王被你们使诈害死,这件事你们脱得了干系吗?屈完毫不理会管仲的扎势,从容不迫地申明:没有朝贡是我们的过错,以后一定不会再有疏忽;至于昭王之死,不是我们的责任,你们去问问淹死他的汉江水,就清楚了。屈完掷地有声的辩驳,使管仲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屈完不辱使命,凛然锉败联军的气势,加上楚军的战力强悍且严阵以待,让齐桓公有所忌惮,遂率联军退到召陵,安营扎寨与楚军形成对峙。

       局势僵持到夏天,楚成王接到了齐桓公谈判的邀请,又派屈完出使联军大营,代表他与齐桓公谈判化解僵局。齐桓公命联军列出庞大严整的阵型,邀请屈完与他同车检阅。车行阵前齐桓公对屈完说:你仔细看看,我们的军队阵容强大、威力无比,若想攻城拔寨简直易如反掌,你们有能力低挡得住吗?屈完毫不示弱地回答:尊敬的齐国君主,您若是以德绥诸侯,则没有人不服;倘若是以武力相威胁,楚国会以这方成山为坚固的城墙,以浩荡的汉江水为护城河,全国军民协力抵抗,您的兵马再多,又有什么用呢?齐桓公见屈完镇定自若、底气十足,权衡再三后对屈完说:我们出兵,难道是为我个人吗?为的是继续与楚文王时,齐楚两家就已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不如我们双方收兵,两国还是友好相处怎么样?屈完也顺势答道:承蒙君王您惠临求福,安抚我的君王,两国能友好相处,正是我君王的愿望!随后,屈完做出按时朝贡周天子的承若,与齐桓公签订盟约,史称“召陵之盟”,双双退出战场。这场外交斗争,《左转·僖公四年》中做了详细的记载。

       楚成王和令尹斗子文,沉着镇定、审时度势,用坚定的抗战决心、立足于打的基础上争取和平的策略、扎扎实实做好战争准备,绝不幻想仅仅靠谈判桌上的妥协、忍让去祈求和平;加上外交官在谈判中有礼有节、不辱使命,从心理和气势上,成功打掉敌方的嚣张气焰, 从而赢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完全胜利。 

       楚国先祖们,成功逼退“八国联军”的范例,为我们当前面对山姆大叔为首的敌对势力,正气势汹汹地大兵压境、狂妄地叫嚣“不惜一战”所带来的威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它让我们牢牢记住“能战方能言和”、“战场上得不到的,仅靠谈判也绝不会得到”这些硬道理,及早进行全民战前动员,排除一切投降妥协的杂音和消极避战情绪,扎扎实实做好战争准备;同时,下大力气整顿外交系统,坚决把那些毫无气节、滥竽充数、甚至是吃里扒外的败类清除出去,重塑一支能不辱使命、能切实维护民族利益、祖国和人民放心的外交官队伍,才能争取到实现以战逼和、以战促和,来求得最大限度的化解危机,捍卫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最佳结果。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话说虽未与齐桓公率领的八国联军打起来,但楚成王敏锐地意识到,中原诸国已经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对中原诸侯们各个击破、甚至可以长驱直入的有利形势已经消失,就迅速制定了“向北防御、向东南发展”的新战略,利用登基初期拜见周天子,周景王赐他腊肉时,对他授权:“委托你镇守南方、平定夷越各族的动乱,不使他们侵扰中原各国”这个充分的理由,把进攻的重点转移到了东南方向,扫荡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使楚国又增加大面积富饶的国土和大量的人口,也把那里的农桑技术、丝绸刺绣、建筑工艺等先进的技艺和文化,一并接收过来,使楚国的综合国力又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十年后,一代英才管仲去世,失去得力助手的齐桓公心力憔悴。不久后,这位“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第一霸,在几个儿子争夺君位的混战中,凄惨的死去。

       中原诸国又陷入一盘散沙,秦、晋两个大国也被国内的麻烦缠身,无暇顾及中原。然而,这对于楚成王来说,是问鼎中原的机会又来了,他抓住这难得的机遇,驱动他的战车,向着中原腹地隆隆驶来。

       此时,宋襄公不顾同父异母的哥哥目,“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的劝阻,执意想以自己“仁义标杆”的影响力、率诸侯平定齐国内乱的余威,加上唯有他在诸侯中贵为公爵的尊位,想接过齐桓公霸主的位置,并进而伺机恢复殷商的昔日辉煌。这就造成了他,必然会与志在必得的楚成王,迎头相撞而发生正面交锋。宋国的实力远不如楚国,而宋襄公却要称头联合诸侯抗楚,进一步激化了宋楚两国的矛盾,被不按规矩出牌的楚军,在一次他召集的“盂地盟会”上给活捉了,并押回楚国囚禁起来。后来在鲁僖公的斡旋下,宋襄公才被释放回国。

       宋襄公兹甫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刻下深仇大恨,就引发了后来的“泓水之战”。交战时,他又不采纳哥哥目,趁楚军正在渡河,“半渡而击之,楚军必败”的建议,还说:我堂堂仁义之师,怎么能乘人之危呢?结果,他不仅被一箭射中大败而归,还因箭伤不治,连同他的霸主梦一起,陨落在了开始礼崩乐坏的动荡时代。

       看过复旦大学、社科院等一些机构的专家教授,在评价宋襄公的个人悲剧时,用“迂腐”、“僵化”,甚至是愚蠢这样的词汇来评价他,对此,我却不敢苟同。汲取古人血的教训,不重复他们犯过的错误,这是必须的;但在评价古人时,不能以现在的社会生态和价值观来判断,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理念,来客观地描述某人某事,不宜用今人的标准下结论。就拿宋襄公来说吧,把他作为以优雅为主旨的礼仪文化,被楚国不受礼法约束、不受道德说教羁绊的实用主义猛烈冲击,他不过是这个“礼崩乐坏”时代的牺牲品,更合乎情理一些。这是我近来在研读一些史料时,产生的“用古人的经验教训警示现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以当代人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评判古人的所作所为”这样的感悟,不一定正确,见仁见智吧。

       呵呵,又扯远了。

       那么,再回到历史中,“泓水之战”大获全胜的楚国,又一次一只脚迈上了中原霸主的神坛,他们这一次能实现梦想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华夏.我不是春秋霸主,可我孙子是
召陵之盟:中原诸侯国与楚国的首次巅峰对决!
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为什么推崇一代名相管仲?
楚成王熊恽:君明臣贤,实霸中原,气吞万里如虎的青年时期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宋楚泓之战(二)
楚成王自杀时的凄惨一幕:想吃熊掌被儿子拒绝,谥号不好不肯瞑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