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秋易生病,3碗汤提升孩子抵抗力!

今天是教师节,先祝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俗话说,‘多事之秋’,孩子在秋季确实是很多事的。虽然已经入秋很久了,但岭南地区天气还是很热。最近,我在门诊也发现来看病的孩子多了好多,感冒、咳嗽、腹泻等等一些秋季疾病开始显露了。今天,我就来说说怎么提高孩子的抵抗力,预防一些秋季常见病。

入秋已经一段时间了,最近秋老虎横行,岭南地区的气温高企,但不难发现空气的湿度渐渐降下来了,甚至有点干燥。有家长反映,孩子早上起来有几声咳嗽,嘴唇也变干了,总喊口渴,这都是秋燥悄悄肆虐的表现。

夏季转秋季,本来天气就不太稳定,孩子抵抗力差,感冒、咳嗽、发烧、腹泻等等都会陆续找上门来。孩子脏腑娇嫩,在换季的时候身体是很“虚”的,有三种虚在秋季尤为突出,家长要针对不同的症状来帮孩子辨证调补。




 

感冒咳嗽警惕肺虚,秋后养肺是关键

明代《育婴家秘》中记载:“小儿肺常不足。”孩子脏腑娇嫩,尤其是肺腑功能较为虚弱。肺气与秋季相通,是一个喜润恶燥的脏腑。但秋季燥邪当令,秋燥侵犯人体最容易耗伤肺津,消耗肺气,对肺腑是个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肺腑功能就会更加疲软。

肺主皮毛卫外,主管人体的皮肤和毛发,是人体最外部抵御外邪的防护网,肺腑得不到滋润,呼吸系统的疾病就会找上门来。临床上,孩子在秋季发生感冒咳嗽的几率是很高的,就算没有感冒咳嗽,也会容易出现口腔和鼻腔干燥、流鼻血、皮肤干燥、嘴唇干燥、口干舌燥等等的情况。

● 家长要怎么做:

1、清淡饮食是原则,适当加入养肺的食物:孩子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切忌盲目地“贴秋膘”,也不要着急给孩子进补。可以给孩子吃点白色的食物,白色入肺,可以补益脾脏,益肺气,养肺阴。大多数白色食物如杏仁、雪耳、百合、白萝卜,都有润肺益气的功效。

养肺的食材,家长可以用好南杏仁。《本草纲目》有记载,杏仁具有润肺、消积食、散滞气的功效,而南杏仁更滋润,更适合干燥的秋天帮孩子滋润肺腑。南杏仁性微温,味甘,归肺、大肠经,能润燥补肺,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以搭配同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川贝,组成川杏卫肺方,每周给孩子喝1~2次。




 

川杏卫肺方

材料:

川贝3克,南杏仁5克,陈皮2克,茯苓8克,五指毛桃10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

1. 所有药材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煮 30 分钟;

2. 转大火煮沸后,加入猪瘦肉,再煮 20 分钟即可。

功效:

清热润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具有补益肺脾、化痰止咳。

宜忌:

◆ 适用于肺炎恢复期。

◆ 3 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食疗方的使用,建议先学习必修课《儿童脾胃课》及《儿童食疗课》)


2、掌握一套补肺推拿手法:家长可以在每晚睡前给孩子做做推拿,日常保健可以补脾经100~300下,补肺经100~300下;孩子咳嗽时可以分胸八道4~6次、分推肩胛骨100~300下、揉膻中1~2分钟、肃肺4~6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口干舌燥警惕阴虚,每周1次清润汤水

燥是秋季的主气,具有干燥、收敛的特点。夏季转初秋,夏季的暑热还没完全褪去,燥邪和暑邪会联合起来侵犯人体。燥邪干涩,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加上最近天气很热,孩子在户外跑一跑出了一身汗,津液耗损得更为严重。津液长期耗损,就会伤阴,容易形成阴虚体质。

在秋季,我们的身体就像是放在煤气炉上的热锅,大自然的热就像是炉火,锅内的水就如人体的津液,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津液,热锅就会慢慢被炉火烧干了,出现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手脚心发热等等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家长要怎么做:

1、饮食要以清润为原则,多吃点清润的食物和汤水:秋季期间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在饮食上加入莲藕、百合、银耳等清润养阴的食材。在孩子消化好的时候,每周可以吃1~2次甘凉清润、润燥润肺的汤或糖水,广东地区很受欢迎的莲子百合糖水、莲子银耳糖水等都可以给孩子吃。

食疗方方面我推荐双雪百合汤,这道食疗方是由鲜百合、雪梨、银耳组成的,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每周可以给孩子喝1~2次作为日常保健。




 

双雪百合汤

材料:

鲜百合20克,雪梨1个,银耳(雪耳)10克。

做法:

1. 银耳洗净泡发;

2. 雪梨去皮切块,与百合、银耳共入锅,炖煮至酥烂即可。

功效:

清润养肺、生津润燥。

宜忌:

◆ 适用于病后舌红、口干、易咳的症状。

◆ 3 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食疗方的使用,建议先学习必修课《儿童脾胃课》及《儿童食疗课》)



2、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一个养阳的好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养阴的过程。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阴气最盛的时间,此时进入深度睡眠,可以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秋季腹泻警惕脾虚,四季不忘健脾胃

秋季的燥容易侵犯孩子的脾胃,脾喜燥,但喜欢的是平和之燥,而不是秋季迅猛的燥。如果燥气太过,会压制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喜润恶燥,燥气再伤胃后,造成脾胃俱伤。脾失健运,胃不受纳,所以虽然是“燥”,但水谷得不到运化,反而变成了“湿”,导致孩子拉肚子,临床上,秋季腹泻是孩子秋季高发的疾病之一。

另外,孩子的脾和岭南地区的“湿”整整斗争了一个长夏,即使到了秋季,脾脏功能还不能很好地恢复。加上,孩子脾常不足,脾脏功能天生就疲弱,而脾是后天之本,是孩子抵抗力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健脾胃这件事儿在四季都不能忽视。

● 家长要怎么做:

1、关注消化情况,抓住时间健脾胃:家长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闻口气、看睡眠、看大便、看舌苔,发现2个或以上不正常,要及时给孩子消食导滞。消化变好时,给孩子健脾胃,秋季可以每周用2次安秋方,既能健脾消食,又能养阴润肺,有效改善孩子秋季的积食问题,亦能顾护脾肺,预防咳嗽、腹泻等秋季高发疾病的发生。




 

小儿安秋方

材料:

炒谷芽10克,炒麦芽8克,陈皮1~2克,乌梅5克,莲子5克,百合8克,猪瘦肉适量

做法:

1. 将莲子去心,把所有材料洗净,并加入锅中;

2. 大火煮沸,小火慢炖约 40 分钟,晾温饮用。

每周 2 次效果更佳。

功效:

养阴润肺、健脾消食。

宜忌:

◆ 适用于易嗳气泛酸、口气大、睡眠不安、大便不调的症状。

◆ 3 岁以上辨证服用;1 ~ 2 岁喝汤不吃渣。麦芽过敏的孩子慎用。

◆ 最好在无病痛时用。

◆ 蚕豆病可以用。

(食疗方的使用,建议先学习必修课《儿童脾胃课》及《儿童食疗课》)



2、掌握一套健脾推拿手法:家长可以在每晚睡前给孩子做做推拿,日常保健可以补脾经100~300次,推三关50~100次,运板门100~200次,运内八卦100~200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黄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虽然说的是大人秋季养生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放在孩子身上也同样适用。在秋季里,孩子的作息要和鸡的节奏一样,应该早睡早起;家长要顾护好孩子的情志,让孩子情绪保持安定平静,缓解秋季悲伤的心情;要让孩子的肺气保持通利调畅,否则会到了冬季还会发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家长们谨记着这几句话,顾护好孩子的脾胃,养肺润燥,就能让孩子顺利度过“多事之秋”。

▍推荐课程

▍留言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虚体质食疗调理:要知道这些饮食禁忌
1道美味糖水,让孩子秋天不咳嗽、少生病!
秋季,千万要记得给孩子养肺!
孩子上火、大便干、流鼻血……预防秋燥,备好1茶3汤就可以了!
处暑后,健脾祛湿、清肺润燥同步走!2个保健方请收好
夏天宜吃红色食物,这3种不容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