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重其事,专家告诉你糖尿病肾病病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相当于中医中“消渴”、“尿浊”、“水肿”、“虚劳 ”、“关格 ”等范畴。临床中糖尿病肾病发病初始阶段,多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表现以消渴证候为主,疾病发展到后期,则阴损及阳,伤及脾肾,脾肾阳虚,临床表现或为尿浊、或为水肿、或为虚劳 、或为关格(关格,中医病名。是指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糖尿病肾病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危害极大。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刘秀萍教授带您了解糖尿病肾病病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患病几率是不一样的。Ⅰ型糖尿病,一般患有10年以上,都需要筛查糖尿病肾病。几率大约是30%~40%。Ⅱ型糖尿病,一旦发现就要筛查糖尿病肾病,一般有5%的患病几率,一定要定期检查尿常规,检测肾脏功能,观察尿液是否为泡沫尿,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糖尿病肾病本虚,多以气阴两虚为主

金代名医刘完素在《三消论》中指出消渴的病机特征为:“消渴之病者 ,本寒湿之阴气极衰 ,燥热之阳气太盛 。”《内经 ·奇病论》日:“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了阴虚为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多因内伤七情 ,气郁化火,热耗阴精所致,糖尿病病程日久则“穷必及肾”,致使肾阴亏耗。“肾为气之根”,“肾藏真精为脏腑阴阳之根”,为元气之所系,病久则促使肾阴亏耗,气阴两虚。

肾气亏虚,统摄固涩失职,精微外泄出现蛋白尿。宋代《圣济总录》曰“消渴日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衰疲,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流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消肾,小便白浊如凝脂,形体羸瘦。”明确提出消渴日久伤肾,肾气不固,气化功能失调出现水肿、尿浊之候。

脾在气血生成,运化水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运化,主四肢,为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脾气虚,运化失司,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以养周身,肾失所养,随着病程的进展演化加重,出现脾肾气虚,肾气亏虚,统摄无权,尿中可出现微量白蛋白或蛋白尿。

脾肾气虚,推血无力,瘀血乃成。阴虚液涸可导致血脉瘀阻,导致肾虚血瘀,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出现。日久脾肾俱损,阴阳俱虚,瘀血、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出现脾肾两虚证和阳虚水泛证,表现为尿浊,水肿;进一步发展为肾阳衰败,五脏俱损,浊毒内停,阴阳双虚的关格证,表现为尿少或尿闭,恶心呕吐等。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气阴两虚得到有效控制则疾病很快得到缓解,否则很快导致脾肾气虚,阴阳两虚,出现尿浊、水肿、关格之证,疾病快速进展恶化。

瘀血为标,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

“瘀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贯穿于整个病程始终。消渴病人阴虚燥热日久,损伤正气,导致脾肾两虚,湿浊内停,脾肾气虚,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血脉空虚,涩滞成瘀。

糖尿病肾病久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与瘀、血、水等病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刘秀萍教授临床研究提示:瘀血阻于脑络而致中风,阻于眼目则视瞻昏渺;阻于心脉而致胸痹;阻于足而致脱骨疽;阻于肢体则麻木刺痛;阻于肾络可出现尿浊、水肿、关格。

刘秀萍教授临床大量病例可见,糖尿病肾病患者广泛存在着瘀血的病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或沉涩。血瘀可以导致水肿。糖尿病肾病水肿中的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病变、水钠潴留与中医学中的血流不畅、脉络瘀阻、水泛肌肤是一致的。《素问·调经论》云:“瘀血不去,其水乃成”,“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瘀血与水肿密切相关,肾络瘀阻造成糖尿病肾病出现的蛋白尿、水肿、氮质血症、肾功能下降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中医学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刘秀萍教授认为在整个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不仅能提高降糖效果,还能减少蛋白尿,以活血化瘀行水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当患者未出现明显血瘀之证时,就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会提高疗效。即糖尿病肾病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应用该法临床效果更佳。

湿热蕴结,可导致病情反复加重

糖尿病肾病日久,易感湿热之邪,“湿热阻遏,日久成瘀”。湿热者,或从外来,或从内生,或有内外合邪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所致者。脾和肾是影响津液输布的中心环节,脾肾失常是下焦湿热形成的主要原因。

湿为阴邪,其性粘腻 ,具有弥漫、留恋之性,易遏阳气,气滞血瘀,热为阳邪,热壅气机,阳气怫郁 ,气郁血瘀 ,湿热互相转化 ,均可致瘀。湿热胶着,缠绵难去,易阻遏气机,气滞而血瘀,致使糖尿病肾病病程漫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湿、热、瘀、毒互结之邪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湿热症的临床表现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尿路感染,其中以尿路感染多见,临床表现或以咳嗽、气喘、痰多不爽或皮肤疔疮或尿急、尿频、少腹拘急难忍为主要表现,导致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病程日久而致肾功能下降,著名中西医临床学家刘宝厚教授云:“湿热不去,蛋白不消。”“瘀血不去,肾气不复。”

刘秀萍教授郑重指出,糖尿病肾病治疗宜分清轻重、标本缓急、证候主次,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收到“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之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辟疆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曹恩泽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国医大师 | 邹燕勤从虚、热、湿、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王耀光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总结
糖尿病肾病论治的几点体会
加味参芪地黄汤.糖尿病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