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的龙泉窑是怎么想出「露胎」这种装饰的?
userphoto

2023.09.07 山东

关注

*本文为「大肉庄」原创内容

在「虫二——中国历代陶瓷特展」出现的这件龙泉露胎仙鹤纹八方盘,一看就非常的仙风道骨。

再来几张图片,仔细瞅瞅有多仙~

龙泉露胎仙鹤纹八方盘  | 2023年5月肉庄「虫二」特展

而它的仙气呢,

不只是来自于这个形似道教「八卦图」的造型

更是来自于这几个装饰的加持

👇

有双鹤两只

祥云一对

上海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也都藏有类似的“仙盘”

元 龙泉窑露胎贴花云凤纹盘   | 上海博物馆

元 龙泉窑露胎贴花云凤纹盘 | 芝加哥美术馆藏

看起来就跟别处瓷器上的装饰不一样,却在宋末及其以后的龙泉瓷器上颇为常见。

就连龙泉窑的顶流产品“双鱼洗”,也有用这种装饰手法进行强调“双鱼”这个概念的。

龙泉窑青釉双鱼洗  | 2023年5月肉庄「虫二」特展

元 龙泉窑青釉露胎双鱼纹盘;2023年3月纽约佳士得

成交价:USD 13,860

我们今天呢,也就趁着咱们「虫二」特展的尾声,来聊聊龙泉窑的创意之举:露胎装饰

1.

什么是「露胎」装饰?

「露胎」这个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瓷器上没有施釉过的部分露出来

关于这个含义,苏富比、佳士得近几年在「露胎」器物的英文翻译上,也比较贴切:Biscuit-Reserved这里的“biscuit”不是饼干的意思,而是专门指“素胎”,也就是没有上釉的部分,也可写作“bisque,连起来理解就是要“保留瓷器未施釉的部分”。

元 龙泉窑青釉露胎开光八仙纹梅瓶  

2020年9月纽约佳士得,成交价:USD 882,000

元 / 明 龙泉窑青釉贴瑞兽纹香插  

2019年9月纽约苏富比,成交价:15,000 USD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达到让瓷器看起来有局部未施釉的效果,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做法也可以得到此效果。

比如缩釉或流釉,这种就不像是人为有意进行从而形成的装饰效果。

元 龙泉窑青釉玉壶春瓶  | 英国V&A博物馆藏

比如因为露胎叠烧而产生的露胎效果,所谓露胎叠烧指的是将器物内底中心和底足部分都除去釉,露出胎体,用垫饼支撑,叠装入窑烧制。

元 龙泉窑 露胎叠烧青瓷 | 龙泉东区安仁窑址

图源:周莉《传统龙泉青瓷露胎装饰研究》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不足之处”就是会让器物局部未上釉,从而入窑烧制后露胎部分便会呈现朱红色。 

元龙泉窑露胎盘  | 浙江省博物馆藏

虽然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正是这两种“意外”现象,启发了当年龙泉窑的窑工,将错就错,从而使得如此“美丽的错误”发展成为特别的装饰技巧,意外而来的“露胎”效果由此成了刻意为之。

不过在我们下文的讨论中,将暂时排除这两种意外之喜,重点讨论人为有意识进行的「露胎装饰」

2.

「贴花露胎」与

「印花露胎」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技法特点的不同,将龙泉窑露胎装饰分为贴花和印花露胎两大类

一般认为「贴花露胎」的做法是要先通体施釉,然后将模印的露胎图案粘贴在已上好釉的器物表面,烧成后会呈现火石红,青釉和胎的颜色反差就会使得露胎的图案格外醒目。

我们前文提到的几件“仙盘”也是用此方法

元 龙泉青釉贴花露胎花鸟纹盘 | 大英博物馆藏

左:元 龙泉窑青瓷露胎印花盘 | 浙江省博物馆藏

右:元 龙泉窑青釉塑贴四鱼纹洗 | 故宫博物院藏

元 龙泉青釉露胎鱼纹盘  | 大都会博物馆藏

看起来是很不错,但窑工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此种方法它并不通用。

我们所看到的贴花露胎一般都是被用在了盘碗上,露胎图案就可以被贴在接近于水平的盘心或是碗心,使得釉即便是在高温状态下也不会有很大的流动空间。

元代 龙泉露胎贴花盘  | 芝加哥美术馆藏

但是遇到了有坡度、立体感更强的瓶、壶等立件器型,如果还是采取贴花的技法,露胎图案很有可能会随着高温下釉层的流动而发生较大的位移,从而影响烧制效果。

所以该怎么办呢?「印花露胎」的办法便由此应运而出。

最为标准且精致的「印花露胎」需要在器物的外壁开光不施釉,然后在开光部分使用印模印出露胎图案,烧制之后便会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元 青釉露胎八仙纹八棱瓶  | 大英博物馆

我们通过对比不同博物馆所藏的龙泉窑露胎八仙纹器物,就会发现虽然是不同的器物,但它们开光部分的八仙图案相似度极高,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当时入窑烧制之时,有较为统一的印模之存在。

美国费城博物馆

元 青釉露胎八仙纹八棱瓶  | 费城博物馆

弗利尔美术馆

元 青釉露胎八仙纹八棱瓶  | 弗利尔美术馆藏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

元 青釉露胎八仙纹八棱瓶  |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藏

再来看看2020年九月纽约佳士得拍卖的这件

元 龙泉窑青釉露胎开光八仙纹梅瓶  

2020年9月纽约佳士得,成交价:USD 882,000

可以再来仔细看看费城博物馆八仙的印花样子,与其他出处的八仙比较,是不是非常接近?

元 青釉露胎八仙纹八棱瓶(局部放大)  | 费城博物馆

其实这种高度的相似不仅证明了印模的存在,也为我们展示了元明时期龙泉窑高超的产业化生产水平。

3.

意外之美:

「露胎」与「褐斑」

就像我们在前文所提到的,「露胎」这种装饰技法很有可能确实诞生于“意外”之中。甚至还有学者推测,一开始龙泉露胎装饰的出现是为了掩盖、弥补留下叠烧的破绽。

但匠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不管是受到启发还是为了弥补不足,他们都能将这种“意外”转化成为一种稳定、成熟的技艺,甚至形成一种可以复制、传播的模式,使之传承下去。

这就不得不让人提到龙泉窑的另一大装饰特色:褐斑装饰,也被称之为「飞青」,即将含铁量较高的着色剂不规则地点染在青釉瓷器上,器物烧成后就会呈现出褐色彩斑。

最初也很有可能诞生于意外,后来被匠人们有意识地发展成了成熟的褐彩装饰技法。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蒜头瓶一对

2016年11月香港佳士得

成交价:HKD 12,060,000

而这两种受“意外”启发的装饰技艺,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格外适合于龙泉窑的釉色。

不管是露胎烧成的火石红色,还是铁褐色的斑点,都能跟龙泉窑如玉般静谧的青釉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使人过目难忘。

元 龙泉青釉露胎龙纹盘  | 费城博物馆藏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环耳瓶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所以不管再看多少次,我都还是会被当时的龙泉窑匠人身上的这种淡定与大胆所折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都博物馆 温温玉色照瓷瓯 龙泉窑青瓷艺术展
元龙泉器独创“露胎贴花”釉面装饰法
元明时期龙泉窑牡丹瓶鉴藏
龙泉窑在元代时突然出现了一些露胎器物和飞青?
宋、元、明——龙泉窑的大航海时代,世界的龙泉窑
飞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