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征文‖打悠千

山上的花正顺序开放,新叶青翠欲滴,小鸟叽喳好奇,温柔的风扑面而来。

岁月就这样,带我们又来到了一年清明。

清明——这两个字多好。

看那“清”字,青草一片,在水一旁,透露出春的气息。

而那“明”字,因日月交相辉映,使人眼前一亮,黑暗和蒙昧告退了,大地被光明覆盖。

清明时节,是春气萌动热烈的时节,敬祖,寻根,怀念,惜春,它携着深邃,从遥远的过去一路走来……

故乡、故人、故事,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跃然于眼前,而清明,给了思念最郑重的仪式感。

大众日报 客户端联合大众日报丰收副刊推出主题征文活动“清明时节”,向每一个远行的生命行礼,相聚和别离的命题,在今天再次开启。

在繁忙的日子里,停歇一下脚步,看看天空,念念过往,思考一下来去归处。

征文要求:

字数不限,有配图和视频更好。

投稿邮箱:

liujun0519@126.com

□ 张维明

清明这节日,记得从爷爷奶奶一辈嘴里说出来,都叫过 寒食 。头一天,叫“一百五”,也叫小寒食;第二天,叫寒食;第三天,叫大寒食。

“ 一百五 ,燕子来到济南府。”这也是那些一辈子都没有到过济南府的爷爷、奶奶每年都要重复唠叨的话,所以每逢临近“一百五”这日子时,孩子们就格外注意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一旦发现燕子那灵巧的身影,便大呼小叫起来:燕子回来了!一百五,燕子来到 济南府 了!小时候的印象里,这可爱的小燕子,不是被春风送来的,而是被这首世代相传的童谣召唤回来的。

“一百五”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各家各户都有人扛了锨头,去老林给祖坟添土了。各姓人家的老林里,无不坟茔累累,柏树森森。那新坟里的亡故者,后人余哀未尽,添土修坟,自然是格外庄重;就是那不曾谋面的老祖宗的坟墓,作为后辈,也忘不了在那坟头上添上几锨新土,尽尽后辈的孝心。

寒食这一天,节日气氛更浓。家家户户携了供品上坟烧纸,就不用说了。在我老家,还有一种仪式:编柳圈、插柳条、吊“老公花”。

春风轻拂,柳吐新芽。在河边砍一些柳枝,把细软的柳条折下,编成柳条圈,戴在儿童的头上、脖子上,也戴在狗的脖子上。据说,寒食这天,小孩子戴了柳条圈,祛病消灾;狗儿戴了柳条圈,一年不招狗苍蝇。柳枝插在大门口、屋门口,驱灾辟邪。

“老公花,吊屋笆,蝎子蚰蜒不敢到家。”这是一首童谣,也是年年都是不能缺少的仪式。老公花,又叫白头翁花。它生长在野外的崖坡上、沟沿上,并不很好寻找。好在它是宿根,今年有,明年总会还长。所以,老人总是出去一会就能找到,往往在头一两天,就把老公花预备好了。早晨,用细柳条编一个小圆圈,用三根细线把柳条圈吊起来,拴在柳枝上。再用另一根线,把老公花拴好,吊在柳条圈的正中央。最后,踩着梯子,把柳枝插在饭屋的屋笆里。青青的柳条圈、紫红瓣黄蕊的老公花,稳稳地悬在屋子里的半空中,令人顿生春光满屋之感。

我们这代人,有谁会忘记那 清明节 的鸡蛋呢? 记忆中,奶奶、母亲把开春以来仔细攒起来鸡蛋,一大早就用小锅煮了。还烫手呢!孩子就一人一个或两个地抓在手里了。一年就这么一回,没人舍得马上就吃。用母亲针线笸箩里染线的红红绿绿的颜色或者彩色的过门钱蘸水,把鸡蛋染成红的、绿的、蓝的……然后拿到街上,在小伙伴们之间互相炫耀……

当然了,过清明,最难忘的还是打悠千。

“打悠千”是老家方言。但是,“悠一悠,不长秋”。是说清明打了秋千,秋天便不生病。把秋千叫作悠千,还是有说处的呢!

过去老家的悠千,分两类。那架在大街上或者场园里的又高又大的悠千,主要是供青年男女玩乐的。小孩子一坐上去,大人稍微一送,就荡得很高,胆小的孩子还真是打不了;另一类是家长专门扎来给小孩子打的悠千,简单、实用。儿时的印象也最深。

如果哪家院子里有两棵树,凑巧又挨得很近,那这悠千扎起来就再简单不过了。在两棵树杈上,绑一根横杆,拴上两根麻绳,再绑上一个踏板,一个简易的悠千就扎好了。有时,连踏板也不凑手,没关系,绑上一个小板凳做踏板就是了。孩子们一样玩得兴高采烈。有的人家,院子里只有一棵树,那就麻烦一点,在旁边再埋上一根竖杆就是了。有的人家,院子窄巴得很,一棵树也没有,怎么办?也没关系,那大门楼的过道里,上面有几根木杆横着,扎了个箔棚不是?在这横杆上,拴上绳子,吊上个小板凳,不也是个悠千?只是这样的悠千在荡时,必须开着大门,必须摘掉门蹄子。小孩子打这样的悠千时,一回悠进门里,一会荡出门外,出出进进,时隐时现,别有趣味……

孩子打悠千,大人有空时,陪着。大人上坡或忙时,就姐姐哄着弟弟,或哥哥带着妹妹。你帮我,我送你,轮来换去,照样玩得高高兴兴。当然,有调皮的小子,也有任性的妮子。有的孩子占了悠千,悠来荡去,就是不肯下来。小伙伴们就不乐意了,就大声抗议了:

“还打呀!成悠千摽子啦!”

“悠千摽子!悠千摽子!”

“悠千摽子!”那意思是,你和悠千绑成一块了。这话不好听。谁被叫作“悠千摽子”,一时之间,大概就没人愿意和你玩了,也不会有人送你打悠千了。还是自觉一点,乖乖下来,让别人也打一回的好。

孩子们争着打悠千,打起架来,哭哭啼啼的时候,也是有的。小孩子嘛!不一会儿又和好如初。

西邻二爷爷的闲园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树半腰平平地伸出一根粗树枝,天生是拴悠千的好地方。每年的清明节,这树上都少不了要拴一个悠千。那时,树上杏花正开得闹哄哄的,一群蜜蜂,在那杏花堆里嗡嗡嗡地唱个没完没了;树下,从早到晚围着一群孩子打悠千,欢声笑语一片。有一天,下起小雨来,悠千闲起来了。雨停,几个孩子争抢着去打,我有幸夺得头名,得意忘形地往悠千上一坐,哗啦啦!树上晃下的水滴淋了一身,飘落的杏花落了一头,惹得伙伴哈哈大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写大练兵 • 《柳笛里跑出来的春天》佳作联播(四月打卡1) || 总第1613期
美文丨嫩柳摇黄湖两岸
美丽乡愁丨难忘过寒食
清明节插柳的风俗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扫墓祭祖?你知道吗?
又是一年清明时,这么多习俗第一次听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