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家长与教师就是一对“天敌”
userphoto

2022.11.30 江苏

关注

【异史氏曰】与一班讨论家校合作与沟通的问题,我同老师们说,千万不要寄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和老师,社会学家魏拉德·沃勒尔早就指出,家长和教师就是一对“天敌”。我们需要努力做到的不过是让家们确实感受到善意与诚意而已。作为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更多地需要的是面对面的接触,想要使接触发挥效能,就要通过积极有效“情绪劳动”策略以自己的谦卑、热诚、尤其是人格魅力让家长们有抵触、对抗转为理解,哪怕是不接受也不至于产生不愉快是沟通交流的前提。千万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以专业人士自居,尽管我们在学校教育方面是专业人士,但必须认识到某种程度上说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是专业的,所谓知子莫若父,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再说,每个家庭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期待一定不可能与学校和老师们达成一致的,这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大不一致。千万不要以为有了“家庭教育法”之类,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毕竟孩子不是学校的,更不是我们这些老师的。所以,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是一定要放下身段,认真倾听家长是声音,那怕是絮叨,是牢骚,至少这已经表明他没有拒我们千里之外,如果在他们絮叨的过程中适时地通过肢体语言如表情、手势、眼神等表达出的理解(其实未必理解、甚至并不认同),但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情绪已经跟他在一个频道上了。要提醒自己任何家长在我们面前总是希望教师能符合赋予的角色期望和行为表现,因此,当听了家长一些偏激的或者无所谓的表达时,千万不要生气(其实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认识到这是我们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自我监控。

教师从事的是“人的工作”。“人的工作”主要是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的主要特点是言传身教,这不仅是建立师生情感纽带的前提,也是与家长沟通的基础,虽然我在前面说了不要以专业人士自居,但事实上至少在教学上我们是专业人士,如此,在非专业人士面前就要充分理解他们的不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情绪则人际互动的产物,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是影响个体情绪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基础,有效地沟通一定是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发生的,如果家长充分感受到我们的善意与诚意,还有谦卑理解的,而不是咄咄逼人的训话要求,那么话匣子就有可能打开,如此,我们也就有了机会。不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吗?家校合作与沟通同样需要让家长感受到我们对孩子的爱心,关怀,这是基本的教育伦理要求,无论是面对未成年的学生,还是充满焦虑的家长我们都应该以关怀者的角色出现(尽管我们可能更需要关怀),这就是教师作为“情绪劳动”者的关怀伦理的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的“容器”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B12 成长周刊
一个高中老师的小情绪:只给学生减负,谁来给老师减负?
如何当好农村小学校长
美国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
“世界那么大,我想他们去看看。”22年!一位从化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心愿
教师现状分析与讨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