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秋色:從天竺空靈到龍井尋夢

上期游记·LastTravel:

江南秋色:從妙趣法華到靈隱尋蹤

[下天竺法镜寺]

初闻山里木叶已秋,周末天气晴好,遂往龙井茶山寻访秋色。先至天竺,秋日乾坤朗朗,暖阳普照,抛洒漫山的秋色,不经意间,将那林木的光影投落,轻轻绘于寺间驼色的院墙之上,与古老的咒语交融,沁入一丝浅浅禅意;寺前的石狮静伫,弓着背,咧着嘴,恬笑于半明半暗、来往众生之间。数年前寻访中印寺未果,上个月得人指点,而今终于立于寺前,一垣照壁,半池老水,数间旧房,围成一孤残院,柴扉紧闭,现已辟为佛学研究(生)院。

[上天竺法喜寺]

[中天竺法净寺]

十里琅珰至龙井茶园一带聚集梅家坞、龙井和狮峰三处西湖核心茶园,可谓杭城赏茶最佳处,驻足岭上,俯眺远近山水,树木无遮,陇陇绿茶沿山体重重折折,层层铺排而下,延至山谷之间,一簇簇房舍犹如菇群生长,散落于茶树林间,与起伏的山峦伸向城际的西子湖。热天里,这里阴阴夏木与茶园组成沁人心脾的绿意与清凉,寒日里,火树红叶是这片天地里美轮美奂的暖色与温情;在秋光的折射下,游移的山气蒸腾出氤氲朦胧、明灭不定的光影,如烟似纱,笼罩着近树远山,几从火树从山的褶皱间、光的阴影里绽放,给青碧的茶园增添了跳动的层次感,也为凄清的寒山注入了灵动之律。

[龙井茶园]

杭州不乏故事,名茶亦有别传,西湖龙井茶也有一段演义,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品尝龙井新茶,并携带回京,献给抱恙的太后,太后饮用此茶,只觉唇齿留香,味道甘冽隽永,倦意顿消,病体痊愈,乾隆大喜,册封西湖龙井寺前的“十八棵御茶,龙井茶因此盛名远扬,成为中国名茶之首。龙井茶为绿茶,从树种的选培、植肥的时间、茶园的修护、茶叶的采制与售卖都是有些讲究的,生为茶农的后代,深知茶事苦辛,龙井茶分品质与档次,一芯的嫩芽品质最好,一芽一叶次之,明前茶档次最高,谷雨后次之,这就造成茶叶采摘低产量、高频率,而清明至谷雨正是春寒多雨时节,因此这段时间茶事的反复辛劳可想而知,另外,由于茶叶的交易一般在晨昏之间,采回的茶叶或即时鲜卖、或晾少顷以待烧制,是不可久置的,为了卖一个好价,茶农不得不起早贪黑的采茶、制茶、售茶,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与克重,茶叶渐分多个品种,除了未经改良的老树种,还有茶香浓郁龙井四十三,芽叶肥厚的白茶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树种渐被废弃。

[天竺路无名小屋]

劳动从来不是载歌载舞,生计也无关画意诗情。田园多治俗事,生活本亦世俗,多数时候枯燥乏味,从来不是轻易的事情,茶的采制与养护并无视频与宣传中那般清鲜脱俗,茶之道,不知苦,何由乐?一片茶叶一春辛,半推人事半由天,品味茶汤一叶清苦,既有清圆禅味,也含艰苦之劳作。采茶是整日里目之聚、足之定、手之勤,机械无趣,制茶是长夜中腰之曲、脸之熏、手之焙,劳身损心;龙井茶树长的快,这就需要修剪,若大一片茶园很费气力;不同年份茶园也须针对性的防病杀虫除害,施肥也是苦差,姑且不论肥料价格日益高企,茶树对肥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茶农负担渐重;新年一过,茶事渐开,采茶、制茶、售茶、除害、施肥穿插进行,绑架茶农大部分时间,几无闲时。

【注】自百丈怀海制定从林清规之后,修行渐与生活合流,清清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菩提,茶禅一味,中天竺寺便是一座以以茶为禅的禅寺,无怪乎赵州和尚逢人便说:吃茶去!

[狮山龙井茶园,以下横屏查看]

[西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井茶产区调查:1天90元难招工人 天价茶系炒作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情韵》(17)龙井问茶
觅春茶 | 春风十里不如茶香四溢
最好的龙井茶不止在西湖 还有这里| 寻茶
采茶时节,清香飘过的茶都
西湖深处有龙井(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